五台山佛塔宝刹


2014/9/8    热度:517   

  五台山佛塔宝刹

  塔之形制

  塔之形制,是指塔身的结构式样和艺术造型的规制而言。依此来划分塔的种类,古今中外有楼阁式塔、密檐式塔、亭阁式塔、花塔、覆钵式塔、金刚宝座塔、过街塔、塔门、伞塔、五轮塔、相轮塔、多宝塔、瑜衹塔、宝箧印经塔、九顶塔、阙式塔、圆筒塔、瓶形塔、钟形塔、幢式塔、球形塔、高台列塔和组合式塔及塔林等等。就五台山来看有下列类型之塔:

  一、楼阁式塔,其特点是楼层间距大,每层都有门、窗、斗栱等,塔檐有挑出、瓦垅等,一般为空心,有楼梯,可以登临远眺。关于楼阁式塔的渊源,《三国志》卷49《刘繇传》第4载;笮融(?—195), 东汉末年丹阳人,字伟明,以好施闻名乡里。他笃信佛教,“大起浮图祠,以钜为人,黄金涂身,衣以锦采,垂铜槃九重,下为重楼阁道,可容三千余人,悉课读佛经……”这是我国文献中民间建寺造像最早的记载,也是我国楼阁式木塔的萌芽。至于我国现存最早的楼阁式塔,除山西省云冈石窟中造于和平初年的第一、二窟的方形塔柱(这是由印度石窟中的支提发展来的)上浮雕的五层楼阁式小塔外,就是山西朔州城内崇福寺的千佛石塔。该塔造于北魏天安元年(466),是一座九层实心楼阁式塔。而五台山最早的楼阁式塔是建于唐建中三年(782)的南禅寺石塔。该塔在五台山南禅寺大佛殿中。塔基为四角三层束腰须弥座。塔座方形,边长26厘米。上为五层楼阁式塔身。第一层四角有4个圆形的亭阁式小塔作为角柱,四面浮雕佛传故事,第二层正面中间,浮雕佛像1尊,两侧雕像4尊。第三层至第五层的各面,都浮雕佛像3尊。每层塔檐都雕出斗栱、出擔和筒瓦。塔刹由七重相轮和宝珠构成。塔质青石,通高51厘米,是一座四角五层楼阁式的石塔。但其第一层四角的4个亭阁式小塔与主塔又构成了一个中间大塔、四隅小塔的金刚宝座形式,故也称它为金刚宝座塔。它设计新颖,结构奇巧,造型优美,雕刻精细,具有北魏石塔的遗风,可与崇福寺千佛石塔媲美,是唐代楼阁式佛塔中的精品,也是金刚宝座塔的雏形。

  二、密檐式塔,其特点是塔身的第一层颇高,二层以上层距逐渐缩小,塔檐密接;二层以上不设门窗,或有也为虛设或小孔;多为实心,不能登临,间或设有楼梯,也不宜眺望。我国现在最古的密檐式塔是河南登封的嵩岳寺塔,造于北魏正光元年(520),是一座十二角十五层密檐式砖塔。山西省最早的密檐式塔是长子县慈林山法兴寺前院的两座唐造的八角三层密檐式的石塔,而五台山最早的密檐式塔是佛日圆明舍利塔。该塔坐落在五台山杨柏峪村东100米处的灵峰寺遗址上,是一座八角五层密檐式砖塔。塔身实心,高约20余米。塔座为砖砌八角束腰须弥座,束腰部分的转角处以八大金刚作倚柱,肩扛着这座浑雄高大的砖塔。第一层比较高大,正面有精雕细刻的两扇门,上面悬挂方匾一块。刻有“古州和尚舍利宝塔”的塔名。另有两面雕刻蒙文,其余五面也刻有比较小的两扇门。第二层每面雕有佛像2尊,三至五层每面雕有佛像l尊。都是结跏趺坐,作说法印。塔檐均是仿木构的砖雕普柏枋、阑额,承托着斗栱、椽、飞、钩滴、瓦垅和翘起的檐脊。塔檐平面由下而上逐渐内收,檐间间距逐层递减,呈密擔之状。塔顶为八角攒尖顶,上置一宝珠。雕刻细致华丽,形状优美大方,是一座造于元初的仿木构砖塔。佛日圆明(1202—1257),即海云大士,俗姓宋。名印简,山西岚谷宁远人,是元代著名禅师,为临济十六世,曾任元初僧统,深受元初诸帝优渥,有“寂照英悟大师”、“称心自在行”、“光天镇国大士”、“佛日圆明大师”等号。晚年,居五台山华严寺,弘扬临济宗旨,护持台山佛教,所以在他于蒙宪宗七年(1257)圆寂后,于梵仙山南建塔纪祀。

  三、亭阁式塔,其特点是台基上建单层亭子,单层塔檐,上面冠以塔刹。我国现存较早的亭阁式塔是山西省太原市龙山童子寺造于北齐天宝七年(556)的四角单层亭阁式的燃灯石塔。而五台山最早的亭阁式塔是佛光寺东山坡上的北魂祖师塔。它比童子寺的燃灯塔还早。该塔是一座六角单层亭阁式塔,高约5米。塔门西向,用砖叠涩挑砌,门呈长方形上置一梯形,结构简洁,古朴大方,塔心室也为方形,室顶为叠涩砖砌的六角攒尖顶。没有任何装饰。粗犷稳重,朴实美观。

  四、花塔,其特点是塔身上半部装饰着莲瓣或密布着佛龛、佛菩萨、天王力士和动植飞潜等图像,看去犹是一束巨大的鲜花,故名。我国现存最古的花塔是河北正定县建于唐贞元年间(785—805)的广惠寺花塔,山西省最早的花塔是解脱禅师塔。该塔在佛光寺西北二里的塔坪上,建于唐长庆四年(824)。该塔塔座低矮,为片石砌成的方形台座。座上收涩二层,上起方形塔身,边长3.95米。正面开有上呈半圆形的券门,并有曲带作装饰。塔内上部为叠涩藻井。塔身上是九层叠涩塔檐,檐上还饰以仰莲和山花焦叶。上置仿木结构的楼阁式方台两层,并以砖拼刻出巨大莲瓣五重塔檐。檐上又置方形小塔塔刹。全塔通身砖砌,约高10米。塔身古朴无华,上部塔檐莲瓣围绕,看去犹如花束一样,当是宋、辽、金花塔的先驱,而五台山典型的花塔是杲公和尚预修之塔,它在佛光寺西北的塔坪上,解脱禅师塔之西侧,是一座亭阁式的砖砌花塔。塔的下部是一个六角双层束腰须弥座,座的束腰以下已毀。塔身也呈六角形,上面以仿木构的普柏枋和阑额承托着砖雕三抄斗栱,补间一朵,檐头覆盖板瓦。瓦上又盖板砖一层,反叠涩成六波水平台,台上置一硕大的五层八瓣莲花花束,至顶以反叠涩砖收作塔刹。刹顶原来可能是砖石宝珠,可惜已毁。塔身正面有一刻石,上书“杲公唯识戒师和尚预修之塔”。侧面嵌一塔铭,有“泰和五年五月二十七日建”的题记。泰和五年(1205),距今已有800年了,塔还保存尚好,清晰可辩。通身砖砌,高约5米。塔檐浑厚,花束颇大,线条流畅,表面整洁,塔顶犹似一朵盛开的莲花,给人以清心悦目的感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五、覆钵式塔,亦名喇嘛塔、藏式塔,是从印度、尼泊尔传入我国。早在唐宋时即有此塔,元以后随着藏传佛教的传入内地而大量出现。其特点是塔身为一半圆形覆钵,置于高大的须弥座上,钵上是一高大的塔刹。我国现存最早的覆钵式塔是五台山的志远和尚灵塔。它在佛光寺东山坡上,建于唐会昌四年(844)。该塔砖砌,下为一个相当高大的八角须弥座,上面塔身为圆形覆钵,覆钵四面各开一个栱圆形的假门,门颊和上额用石砌筑。门额上为半圆形的“门头墙”。刹座为一扁平的须弥座,刹身、刹顶已毁,估计是一个砖砌的宝瓶、宝珠等形状。塔高5米,形制奇特,独具匠心,是我国现存的覆钵式墓塔中最早的实物,也是现存的唐代古塔中的孤例,具有颇高的学术价值,为国内外专家、学者所重视。

  六、金刚宝座塔,源于印度佛陀伽耶,是供奉密教金刚界五部主佛舍利之塔。其特点是在须弥座上置有中间一个大塔,四隅四个小塔,且在座上往往浮雕着五佛坐骑的图像。我国现存最古的金刚宝座塔,除了山西省朔州崇福寺的北魏千佛石塔和五台山南禅寺的唐代石塔上都雕有金刚宝座塔外,最早的应是五台山圆照寺塔院中的室哩沙哩塔。室哩沙哩,全名室哩沙哩卜得罗,为尼泊尔的著名高僧。永乐十二年(1414)来到中国,觐谒了明成祖后,居于海印寺。永乐十五年(1417),奉命游礼五台山,住在普宁寺。还京后,授予“僧录阐教”,居于能仁寺。永乐二十二年(1424),仁宗加授“圆觉妙应慈慧普济辅国光范弘教灌顶大善大国师”之号。宣德元年(1426),复诏入京,广宣秘密。事后,辞上归山,但宣宗不许,忽于正月示寂。宣宗念其一生不慕名利,戒行弥笃,弘法度人数千,深受朝野僧俗敬佩,“御祭火化,敕分舍利为二”,一塔于北京香山,建寺曰“真觉”;一塔于五台山普宁寺基,建寺曰“圆照”,塔曰“室哩沙哩”。此塔造型奇特,座为石砌方形基台,长12.2米,宽10.5米,高23米。塔基中央为一特别高大的覆钵式的砖塔,高达17余米。基台四隅各建一座覆钵式的小砖塔,形成了一个金刚宝座式的塔。大塔塔座为回字形的双层束腰须弥座,敦厚高大,装饰华丽,稳如泰山。上置上粗下细的瓮形覆钵,上为下粗上细的九级相轮和装饰精致、悬以风铎的华盖,上为一座覆钵式的小塔刹顶。其余四隅的小塔,形制一样,塔座为四角束腰须弥座,塔身为上粗下细的瓮形覆钵,塔刹由九级相轮和华盖、宝珠构成。五塔都是砖砌,通身均为白色。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银光闪烁。锃亮耀眼。该塔建于明宣德九年(1434),比北京真觉寺的金刚宝座塔早39年,亦高1.2米;且和印度佛陀伽耶的金刚宝座塔相似。座子较低,四隅小塔甚小,中央一塔硕大。相反,它却不同于真觉寺的金刚宝座塔塔座特别高大,中央一塔略微高于其它四塔,更不是密檐式的塔身。所以说,圆照寺这座室哩沙哩塔更具有印度金刚宝座塔的特色,是中印文化交流的标志,也是中尼友谊的象征,还是我国最早最高的金刚宝座塔,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七、造像塔,是塔身上雕造着佛菩萨等像之塔。我国现存最古的造像塔是山西省长治县师庄乡羊头山清化寺中,造于北魏太和年间(477—499)的一座5米高的石塔。该塔塔座犹似伏羊,形体肥壮,头尾清晰。塔身方形,四面雕刻佛龛,龛内雕一佛二菩萨,形象生动逼真,体态端庄秀丽,为南北朝时期的雕刻艺术风格。塔刹为一四波水式的塔檐,与塔身相接处呈水平状,顶部坡面平缓,檐部就势雕刻勾滴,造型古朴,结构简洁,雕技娴熟,为国内罕见,故为奇塔。无独有偶,五台山佛光寺天宝四年(745)造的无垢净光塔也是一座造像塔。它为我们研究盛唐时期的佛教造像艺术和塔文化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八、球形塔,是从亭阁式塔发展变化来的,其特点是塔身为圆球形状,但塔檐少有圆形的。这种形制之塔,国内尚存很少,据说福建泉州开元寺内有一座高约4米的球形石塔,但其建造年代无考。而五台山显通寺藏珍楼中则保存着明代的三座水晶塔,均为六角塔座,球形塔身,三层宝珠塔刹。其中大者,塔刹上还置有仰月,塔高0.1米。另外两座小塔,仅高0.05米,为山西、我国现存古塔中最小水晶塔。

  九、莲花塔,是塔身上雕有莲花或莲瓣之塔。在五台山显通寺藏珍楼中,就保存着一座由一块砖雕刻而成的明代莲花塔。它通身砖雕,莲瓣构成,外观犹似一座莲瓣组成的花塔,故名莲花塔,是一件国内罕见的文物。

  十、钟形塔,即是塔身如钟形状之塔。据圆仁《行记》卷3说,武则天在中台顶曾造了两座无层级、无相轮,其体似覆钟,平面圆形,周长4抱许,并高8尺许的铁塔。这是我国最古的钟形铁塔,可惜早毁。现在五台山显通寺藏珍楼中。还保存着一座钟形铜塔。该塔基为一圈覆莲瓣组成的圆形基台,上为圆形的二层束腰莲座,承托着钟似的塔身,塔身下端刻有两圈细纹,中间饰有两条腰带。腰带的上下方都有细小的一圈宝珠。塔脖上置一亚字形如四出轩的须弥座,座的上层雕铸着14个半圆形的莲瓣作为刹座,承托着十三天刹身。上置圆形华盖和束腰莲座,座的下层为覆莲瓣,上层为双层仰莲瓣。仰莲瓣托着一个圆锥形的宝珠。通身铜铸,形似钟,刹身的相轮下大上小,具有元代喇嘛塔的显著特征。造型别致,构图新颖,铸造精细,雕镂细腻,是五台山元代的一件珍贵文物,也是罕见的一座钟形铜塔。

  十一、棱锥形塔,是一种塔身为棱锥形状,且无层级、无相轮、无宝盖之塔。五台县石咀乡射虎川台麓寺山门前就有一座这种形制的革命烈士纪念塔。其塔座为砖砌六角须弥座,上置钢筋水泥作的六棱锥形的塔身,上既无层级,也无相轮,又无塔身、塔刹之分,表面光滑平整,仅仅刻有聂云臻元帅的题词:“民族英雄永垂不朽,纪念英勇抗战死难烈士。”塔高9米,巍峨雄壮,直指苍穹,浩气长存,万代流芳。

 

五明学佛网 工巧明 地理雕塑绘画 建筑历史传记农工商业书法天文舞剧哲学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