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张胜温画卷》
2014/9/8   热度:270
国宝《张胜温画卷》 《张胜温画卷》是我国古代美术史上的瑰宝,与著名的《清明上河图》一起被称为“南北双娇”,但从艺术造诣来说,其实《张胜温画卷》还要略高一筹,是我国的国宝文物。 《张胜温画卷》原件为纸本彩绘,总长1635.5厘米,高30.47厘米。画卷上题有“盛德五年庚子”,盛德是宋代大理国王段智兴的年号,“盛德五年”即公元1180年,说明成画时间是公元1180年。 画卷极为壮观,画有628个不同形象的人物,卷首是大理国王段智兴像,以后大部分反映佛教内容,尤其是佛教中的密宗因素更多。整个画卷分三个部分:蛮王礼佛图、法界源流图、十六国大众图,这充分展示了大理国时期艺术水平的高超。 张胜温是大理国白族宫廷画师,虽然史籍记载生平不详,但从画中可以看出他熟悉宫廷礼仪、佛教等,见过大理国王段智兴以及其与友邦交往的盛大场面,所以所画人物形象生动,场面逼真精细,技艺高超,栩栩如生。 画卷的第一部分“蛮王礼佛图”,绘出了大理国王段智兴威严的仪仗和随行人员,是研究大理国社会历史、典章制度的珍贵实物资料。第二部分“法界源流图”,绘出了释迦牟尼佛和佛、菩萨、梵天等像,面貌各不相同,体现了“天龙八部”的特征,再现了“佛本身的故事”。第三部分“十六国大众图”,绘应真八部、天竺(印度)十六国王,体现了白族和国内少数民族及我国与东南亚、南亚、西亚各国进行贸易和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 它的画法色彩鲜明灿烂,从线描上看基本是属于兰叶描,线条劲利,抑扬顿挫,与宋代内地人物画风格相近。其造型之严谨,线条之流畅,可与唐宋时代的大画家吴道子、李公麟相媲美。但有些佛像则用线纤细,还有描金的,则可能受西藏绘画的影响。可见这卷规模宏大的巨制之作,在艺术上融汇了白、汉、藏绘画风格,实为中国古代绘画史上稀有的珍品。 这卷已有800多年的巨画,在明初朱元璋毁灭南诏、大理地方典籍的浩劫中被大理国官吏冒险带出宫,以后又几经辗转流落内地他乡,明代又被江南寺院用重金收购深藏。清乾隆皇帝下江南时,看到该画卷带回清宫,爱不释手,在卷尾题字和盖上印章,使画卷更为珍贵。 1944年,在重庆展览过张胜温画卷,曾轰动一时,人们争相传颂。1949年,该画卷被国民党政府带到台湾,珍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作为镇院之宝,现省博物馆藏有50张现场拍摄的局部照片,极为珍贵。 在大理三塔文化区,陈列着复制的张胜温画卷,观览欣赏的中外游客络绎不绝。在恢复重建的“皇家国寺”崇圣寺大雄宝殿内,还陈列着木雕的《张胜温画卷》,整个画卷长117米,高1.8米,堪称全国之最。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