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山佛塔话翠屏
2014/9/8   热度:223
水山佛塔话翠屏 □文/图 陈明超 唐天宝年间,一个叫慈净的法师来到济州郡(今济南长清平阴一带)平阴县城南的水山。他看到这里群山环绕,众水湍流,桂竹苍翠,梅菊芬芳,加之山巅矗立着一座贞观四年建造的多宝佛塔,是早年佛教信众的遗产,便决心就此青灯常驻。天宝十一年,他在山西麓的泉源竞发之处建立了一座僧徒修行的别院,称作“保宁院”。在建院的同时,慈净与施主鹿崇贞一起,倾尽财力开凿佛像。如此一来,便在保宁院北侧的悬崖上为我们留下了两窟十二尊佛教造像,印证了自己的虔诚和信仰。 自保宁院创修以后,历唐逾宋,兴废不一。等到金代大定三年,因水山“山势宝峰巍巍”,皇家便将保宁院敕封为了“宝峰寺”。而宝峰寺所在的水山,因为“岩际皆泉,飞琼泻玉”而得名,故而有“一条岩缝一处泉”之说,“水山迭翠”借此而名列平阴八景之一。宝峰寺内尤其多泉,鹿崇贞造像崖壁间的有本泉、杨枝泉和浸润泉三泉,是寺庙得以绵延不断的根本。 有本泉在崖下一个自然洞穴内。泉自山崖间石穴中涌出,在洞前汇为一座小池,池上镌“有本泉”题刻,池中植睡莲,滴水之声缠绵于寺院,更添幽静。泉边镌刻有万历十五年平阴知县王自谨《水山寺浅渠吟前韵》一诗,据诗中“源头活水自常盈”的诗意可知,有本泉乃是取“正本清源”和“源头活水”之意而得名。有本泉东石窟内为杨枝泉,泉上顺治十年张宗旭撰文的《杨枝泉说》石刻告诉我们,此泉乃张宗旭命名,其意为“大士之净土,奚甘露洒心之具乎?命曰杨枝泉,亦宜。”也就是说,此泉自崖壁渗出,状如杨枝般漫漶在山崖上,好似一幅立体的水墨画,趣味天成。光绪《平阴县志》说此泉水“承以石盆,久旱不枯”。 浸润泉则在鹿崇贞造像上方,泉上有明万历五年平阴知县袁忠思所书“浸润泉”三个大字。泉水自崖壁石缝间流出,盛时若瀑布挂帘。《平阴县志》描述浸润泉说“可供千人饮”,可谓一方攸赖。寺南山半另有一泉,亦出自石隙,积于方池,因在翠屏山阳,故曰向阳泉。向阳泉西南山半,一洞可称巨壑,上题“石门槛”三个大字,泉水自洞中汩汩而出,漫流山坡间,将山坡装扮得犹如玻璃一般澄澈鲜亮。落日返照其上,光辉灿烂,故名落阳泉。今人将泉水导流至一个新开凿的石池中,亦可返照夕阳。与之相对应的,山东侧山半另有一泉曰朝阳泉,一朝一夕,双泉如璧。 等到明代,人们开始大规模地经营水山,并且出现了翠屏山的正式称谓。先是洪武年间,清山和尚重修宝峰寺殿宇,“不三五载”,这里便成为物外之仙乡。接着正统年间,洪理和尚住持寺院,重修了大圣殿,并指导广勤和尚新建观音殿一座。等到成化五年,本兴和尚接任住持,他和广兴和尚一起,再建天王殿并重修伽蓝殿,其后万历、康熙、乾隆间曾屡次维修,宝峰寺遂成今日规模。 佛寺既兴,善众俱来。嘉靖元年,住持盛宣在居士姚福政等人的帮助下,重新修缮了山巅的多宝佛塔,一时盛况空前,连当时的灵岩寺住持了慈法师也特意前来祝贺。这项工作一直持续到了嘉靖六年,最终由当时著名的金火匠杜文剑、杜思温将铁制塔刹浇铸完毕,这才方始宣告完成。重修后的多宝佛塔,共十三层,呈八棱状,每层四周皆辟佛龛,内嵌石雕佛像,共计104尊,经过岁月的洗礼,今存84尊。 等到清代康熙二十六年,平阴县知县陈良玉在多宝佛塔北侧创建玉皇阁,将佛塔圈于院内,目的是“以壮叠翠之威灵”。后人复于玉皇阁四周建立了灵官庙、老君堂、戏楼等附属建筑,连同宝峰寺和白衣阁、创修于明代的关王庙一起,在翠屏山上下形成了以佛塔为中心的一组宏大的建筑群。清代贡生葛文林曾经在山上建立书房读书,他说“览天下名山,而鲜以水名者,兹独古塔冲天,翠柏横岭,取名于水亦甚奇矣”,所谓“夏引清风而凄楚,冬凝皓雪似沧溟”,正是水山佛塔的最好写照。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