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叔同出家成南山十一祖
2014/9/8   热度:1236
李叔同出家成南山十一祖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 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浊酒尽余欢, 今宵别梦寒。 1918年8月19日,一度风流倜傥悠游于海上名流之间的名士诗人,《送别》的词作者李叔同遁入空门。 1915年,李叔同兼任南京高等师范图画音乐教员,每月于杭、宁和沪上家室之间往返。他在杭州结“乐石社”,被推为社长,亦从吴昌硕游,入“西泠印社”为社员。夏丐尊、姜丹书、马一浮等文坛名人与他往来密切。马一浮已是有名的居士,研究佛学,对李影响深刻。 一次,夏丐尊向他介绍一篇日文杂志上有关断食的文章,说断食是身心“更新”的修养方法,1916年寒假,李叔同悄然来到大慈山虎跑定慧寺,断食17 日,体验到佛门清静,感觉良好,并取老子“能婴儿乎”语,改名李婴,示脱胎换骨之意。回校后,他虽教习如常,但茹素诵经,言语中机锋已现。去年春节时,李叔同以居士身份再入虎跑定慧寺习静,适逢马一浮介绍其友彭逊之削发出家,李叔同大受感动,当即皈依了悟和尚为在家弟子,取法名“演音”,号“弘一”。 李叔同(1880年-1942年),谱名文涛,幼名成蹊,学名广侯,字息霜,别号漱筒;出家后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生于天津,祖籍浙江平湖(一说山西)。精通绘画、音乐、戏剧、书法、篆刻和诗词,為現代中國著名艺术家、艺术教育家,中興佛教南山律宗,著名的佛教僧侶。 父亲李世珍是名进士,与直隶总督李鸿章同年会试,是挚友,官任吏部主事,又是天津最大盐商,还兼营银号,家财万贯。李叔同为其三姨太所生。在李叔同5岁那年,他父亲去世。1898年他到上海,参与“上海书画公会”、“沪学会”,曾就读于南洋公学(上海交通大学前身)。1905年东渡日本,留学于东京美术学校和音乐学校(东京艺术大学前身),专攻西洋绘画和音乐。1906年与同学曾孝谷创办业余话剧团体“春柳社”,演出《茶花女》,开中国话剧之先河。1910年携日本妻子叶子回国,任天津北洋高等工业学堂、直隶模范工业学堂教员。翌年任上海城东女子学校音乐教员。1912年任浙江两级师范学校音乐、美术教师。1915年应江谦之聘,执教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1949年定名南京大学),教授图画、音乐;兼教于浙江两级师范。 1918年于杭州虎跑寺剃度出家,吃素念佛,弘扬律宗,著有《南山律在家备览》。出家后的弘一法师,在艺术方面,只保留了书法,其书法质朴无华,独具一格。 1942年弘一法师在福建泉州開元寺圆寂。 他是“二十文章惊海内”的大师,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于一身,在多个领域,开中华灿烂文化艺术之先河。他把中国古代的书法艺术推向了极至,“朴拙圆满,浑若天成”,鲁迅、郭沫若等现代文化名人以得到大师一幅字为无尚荣耀。他是第一个向中国传播西方音乐的先驱者,所创作的《送别歌》,历经几十年传唱经久不衰,成为经典名曲。同时,他也是中国第一个开创裸体写生的教师。卓越的艺术造诣,先后培养出了名画家丰子恺、音乐家刘质平等一些文化名人。他苦心向佛,过午不食,精研律学,弘扬佛法,普渡众生出苦海,被佛门弟子奉为中興南山律宗第十一代世祖。 来源: 网易历史综合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