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孜尔千佛洞壁画
2014/9/8   热度:236
克孜尔千佛洞壁画 萧凡 新疆拜城县的克孜尔千佛洞,是中国古代西域最大的城邦之国——龟兹所遗留下来的一处著名佛教遗迹。 据中国历史记载,早在公元一世纪(约在东汉明帝时),佛教就经由丝绸之路传到了新疆。公元四世纪,龟兹王国的佛教已很兴盛,不仅修建了很多装饰富丽、规模宏大的寺院和千佛洞,还把王宫也装饰得与寺院无异。到公元十三四世纪伊斯兰教代替佛教为止,佛教在新疆兴盛了一千多年,公元七世纪是其极盛时期。 克孜尔千佛洞位于山崖上,只见石窟层层相迭,鳞次栉比,好像错落有致的蜂房,又如巨豹身上的点点黑斑。已清理并编号的洞窟有近三百个。这些洞窟包括供养佛像作礼拜用的“支提窟”,僧尼静修或讲学用的精舍“毗诃罗窟”,僧尼起居用的“寮房”,埋葬骨灰用的“罗汉窟”以及储存食物或粮食用的仓库等。这样完整的建筑体系,是世界上其它佛教石窟中所少见的。这里保存壁画面积近一万平方米,仅次于著名的敦煌壁画面积。壁画不仅包括菩萨、罗汉、佛教故事、经变图画、伎乐天、飞天,而且还有大量的民间习俗画,如生产和生活场面以及飞禽走兽等等。这些古代画师们的宏篇巨作,记录着大约从公元三世纪到十三世纪新疆地区历史生活的图景。 踏上长长的木梯,登上约有十层楼高的栈道,就进入被誉为“故事画之冠”的十七号洞,洞窟分为前后两室,前室宽敞,后室低狭,这是一个供养佛像作礼拜用的“支提窟”。其四壁、窟顶、甬道、龛楣,到处是色彩鲜艳的壁画。特别是窟顶上的一个个菱形格内,以各种不同动作的人物、动物为主,衬以山水树木,绘着五花八门的佛教故事,许多是描绘释迦牟尼佛前几世的苦难苦行、积善积德的本生故事,其中有一个叫“萨薄白毡缚臂,酥油灌之,点燃行路”的本生故事:驼队前两脚夫头戴尖顶小帽,脚蹬高腰皮靴,身穿对襟无领长衫,满脸须髯,面向前方,振臂欢呼。他们为什么这么高兴?原来前面有一人,眼眯神稳,高举正熊熊燃烧的双手,给驼队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撇开其宗教色彩,不难看出当年的“丝绸之路”上,骆驼商队与佛教僧尼的密切关系。商贾、脚夫需要僧尼为其祈求一路平安;僧尼则不仅需要商队的货物与施舍,还往往与庞大的骆驼队结伴而行。或西去印度求法,或东到中国内地长安、洛阳传经。另外,与敦煌千佛洞不同的是,这儿不少的本生故事,不采取连环画的形式展开故事情节,而是把复杂的故事巧妙地绘于一菱形画面中。猕猴王本生故事,是叙述释迦牟尼前世为猕猴王,他爱护群猴,最后舍生救群猴的故事。你看,奔逃的群猴面临深涧,后面猎人箭在弦上。猴王前后脚攀住深涧两岸的树干,以身为桥引渡群猴。他身上有猴子奔跑,衰竭的体力将支持不住,仍焦急地顾盼稚弱的小猴子。专家们认为反映佛经的本生故事画,是克孜尔千佛洞的精华。初步辩认出来的本生故事画有六七十种,比敦煌、龙门、云冈三处石窟的三十几种本生故事画多一倍多,为世所罕见。 克孜尔壁画所用颜料皆矿物质颜料,作品色彩鲜明,对比强烈而不浮躁,这是它用色的一般特点。设色有土红色底、人体色赭,间以朱白,而以青绿为主,基调比较偏冷,而且要求两个色块在冷暖、明度等方面尽可能形成对比关系。随着佛教东传,这种画风影响了敦煌和内地壁画及工笔重彩。克孜尔壁画的人物晕染有立体效果,属于凹凸画法,能看出这是受了古典艺术注重人体结构,以及希腊关于人体美的观念的影响,使之有别于内地绘画。那种用土红线和墨线钩勒的画法,则接近中国绘画的传统观念。而现存多数壁画中的线条粗细一致、力度均匀,则是同中国内地绘画手法的有机结合。 克孜尔千佛洞壁画不但反映了佛宗的兴衰和民间习俗,还向我们展现了中国、希腊、印度这三大文明的有机结合。 摘自《中国建设》1985 年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