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域走出的狮子舞
2014/9/8   热度:1362
从西域走出的狮子舞 作者:王春莲 狮子舞,俗称舞狮子或耍狮子,是一种模拟狮子形象、姿态而形成的乐舞。在中国,最大众化的民俗舞蹈,莫过于狮子舞了。目前,狮子舞在全国各地,甚至全世界有华人的地方,特别是在汉民族居住的地区广为盛行。“狮王争霸”、“狮子闹春”、“南北雄狮”等俗语都能反映出,狮子舞作为一种乐舞表演形式,对中华文化和民风民俗的影响力和感染力。 然而,狮子舞究竟兴起于何时何地,又是怎样形成的呢?在中国的风俗史和舞蹈史上,许多说法一直纷纷扰扰。 记者近日采访了新疆艺术研究所的著名学者周吉,一点一点地揭开了狮子舞的神秘面纱。 西域名城“狮子城” 西域是乐舞的发源地之一,西域各民族历来以能歌善舞闻名于世。两汉以来,特别是唐代,西域与中原的政治、经济联系日益紧密,文化艺术的交流也空前广泛深入。以龟兹、于阗、高昌为代表的西域乐舞,大规模涌入中原,盛行朝野,为东土大地送来了一股强劲的艺术之风。狮子舞则是当中最为清新耀眼的一章。 撒玛尔罕城是西域名城,古时因为周围多产狮子,被誉为“狮子城”。张骞“凿空”丝路后,中亚和西域各族人民,曾将狮子带到中原,故称之为“西域狮”。并将西域狮那剽悍威武的形象,融进艺术海洋之中,创造出绚丽多姿的狮子舞艺术…… 据《后汉书·西域传》记载:公元87年,安息国王遣使献狮,第二年,月氏王也向中原献狮,这是我国有关狮子的最早记载。狮子难以捕捉,中亚各国都视之为国宝,西域人民也都喜爱狮子勇猛无畏的进取精神。唐代高僧玄奘赴印度求学,经过高昌时,高昌王麴文泰铸金狮子座赠玄奘,鼓励他勇于进取。 由于历史变故,西域狮现已绝迹。但在天山南北许多出土文物中,却留下了西域狮的威武形象。解放后,自治区博物馆在吐鲁番发掘唐墓的出土文物中,有一组乐舞百戏的彩色泥俑,其中就有“狮子舞俑”,其造型与内地由二人扮演的狮子舞神态一模一样。它通高13厘米,舞狮头顶扁平,眼球向外凸,嘴张开,上下两排牙齿整齐排列;狮头微微抬起,正在做即兴表演;狮身像一副斗篷,把两位表演者不露痕迹地罩在里面,但表演者的双腿仍清晰可见。雕塑者用阴刻的刀法,细致地刻画出狮子卷曲松软的长毛。 狮子舞在唐朝以前就由波斯今伊朗传入龟兹今新疆库车县,然后又由龟兹传入我国内地。波斯的狮崇拜,也是源远流长。据《隋书·波斯传》记载:“王著金花冠,坐金师子座。”古代波斯诗人菲尔多西994年完成的长篇史诗《王书》,其中的英雄人物,大多冠上“狮子”的雅号,如“狮子达斯坦”、“狮子苏赫拉布”之类。狮子在波斯被当作王权的象征。狮子并非仅供观赏,西域人民将狮子筋做成琴弦,“狮子筋为弦,鼓之,群弦皆绝”。 西域艺人扮成狮子郎 最早明确记载西域狮子舞的是《新唐书·音乐志》。 在唐代,狮子舞在新疆很是盛行。由于起初到京城长安的“狮子郎”舞狮人都是龟兹人,并且表演的舞蹈音乐都具有龟兹特点,所以在《乐府杂录》中,就把狮子舞列入在《龟兹部》中。 唐玄宗时,龟兹狮子舞即五方狮子舞在宫廷里的演出场面很大。皇帝常常组织盛大的狮子舞会,并亲自做导演。据说,杨贵妃还亲自耍狮子舞给皇帝取乐。唐玄宗规定舞狮时,黄狮子位于中央,其它四方的狮子各为青、赤、白、黑四色,黄狮子代表中央王朝的权力。五头狮子分别代表全国的东、南、西、北、中。而“狮子郎(扮演狮子的人)”,都是来自西域的艺人。中原各地的名称不同,有的叫“胡人”,有的叫“回回”,有的叫“达摩”。 “胡人”指西域少数民族:“回回”是穆斯林的泛称;而“达摩”是一位西域僧人。由此可证明狮子舞是由西域少数民族传入的。 西域狮子舞传入内地后,发生了一些变化,此时已接近于今天的舞狮:一个狮子由两人装扮,蒙上一层狮皮,一人在前,身体直立,手擎狮头,另一人弯肘双手抱前面人的腰,10人扮成5头狮子连同耍狮子的人共12人,调弄欢跳,情绪热烈,另外还有140人的乐舞队伴奏龟兹乐、唱歌并围绕着五头狮子舞蹈。这种表演多在宫廷进行,场面壮观,气势恢宏。 凉州狮子舞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与元稹的诗集中,各有一首《西凉伎》,诗中都说到狮子舞。白居易诗中说西凉伎有假面的胡人,舞弄狮子,狮子刻木为头,用丝作尾,用金镀眼睛,银贴牙齿,舞起来振起毛衣,摆动双耳。 凉州狮子舞西凉伎是一个表现唐代新疆各族人民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舞蹈。这种狮子舞有情节,反映了安史之乱后唐帝国日渐衰落的景象。它通过流落在长安的新疆少数民族舞狮人,因道路阻塞有家难归的表演,表现渴望重整祖国山河、渴望国家统一的思想愿望。 狮子舞舞到一个段落之后,“狮子郎”上前致词,叙述他们的经历:当年牵着狮子离开家乡凉州,来到中原,那时国家强盛,凉州地区也是生活富庶、桑枝稠密、葡萄美酒、朱粉红楼,一片胡汉杂处的乐土。可是曾几何时,国家腐败,外患频繁,在吐蕃的攻击下,凉州陷落,安西路断,而今人和狮子都无法回乡。狮子郎和狮子边舞边唱,互相爱抚,表现遥望乡土思家心切的表情。 上元节狮子舞 从前每到旧历正月十五前后,我国许多城镇和乡村都要表演狮子舞。有文狮、武狮、太狮、少狮以及军狮、双狮等各种狮子舞,各地方表演的狮子舞也都各有特点,富有乡土气息。 如今,舞狮子作为中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狮舞前来助兴,并形成了南北两种表演风格。 北派狮舞以表演“武狮”为主。小狮一人舞,大狮由双人舞,一人站立舞狮头,一人弯腰舞狮身和狮尾。舞狮人全身披包狮被,下穿和狮身相同毛色的绿狮裤和金爪蹄靴,人们无法辨认舞狮人的形体,它的外形和真狮极为相似。引狮人以古代武士装扮,手握旋转绣球,配以京锣、鼓钹逗引瑞狮。狮子在“狮子郎”的引导下,表演腾翻、扑跌、跳跃、登高、朝拜等技巧,并有走梅花桩、窜桌子、踩滚球等高难度动作。 南派狮舞以表演“文狮”为主,表演时讲究表情,有搔痒、抖毛、舔毛等动作,惟妙惟肖,逗人喜爱,也有难度较大的吐球等技巧。南狮以广东为中心,并风行于港澳,东南亚侨乡。南狮虽也是双人舞,但舞狮人下穿灯笼裤,上面仅仅披着一块彩色的狮被而舞。和北狮不同的是“狮子郎”头戴大头佛面具,身穿长袍,腰束彩带,手握葵扇而逗引狮子,以此舞出各种优美的招式,动作滑稽风趣。 目前的狮子舞都是由两个人穿上一只狮子“形套”来表演。一个人擎着狮头,双足作为狮子前肢,一个人充狮子身尾,双足作为狮子后肢。两人必须配合成有机的整体,方能把狮子舞活。演员必须是身体健壮的人,因为狮头很重,据说轻的六十斤,因此演员需要强健的体力和高度的技巧。狮子抿耳抓痒动作,看来很轻松,但演员却要费很大力气。 在清朝乾隆年间,狮子舞在新疆还很盛行。据纪昀撰《乌鲁木齐杂诗》卷六:“孤木地屯即古牧地,今米泉市与昌吉屯以舞狮相赛,不相上下也。昌吉人舞酣之际,喷出红盏五、六尺,金书‘天下太平’,随风飞舞,观众喧观,遂擅。” 经历了两千多年的狮子舞,各地都自成一派。狮子舞遍及中国各地,南北都有,甚至远至西藏。 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歌舞团、杂技团都把舞狮子作为传统节目来演出,并根据各行各业的不同特长进行加工、整理,成为我国舞蹈、杂技中的一个亮点。狮子舞从西域传人内地,在民间流行了一千几百年,是纯粹的民间艺术,它表现着体力和智力,是新疆兄弟民族对祖国艺术宝库的贡献。 罗布泊中最后的“狮子” 从汉唐时期开始,西域流传狮子舞,而且传成了节庆礼仪的舞蹈,成为在中国乃至世界华人在节庆礼仪场合最重要的表演之一。而狮子舞在新疆,也一直被传承了下来。目前新疆的少数民族还保存着两种不同风格的狮子舞。 新疆艺术研究所的专家学者们在编辑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新疆卷》的过程当中,曾在和田地区洛浦县和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尉犁县都看到了狮子舞。洛浦县的狮子舞是有狮型的,就是把羊皮袄翻着穿,披在两个人身上,把毛染成各种颜色。装扮成狮身,前面用布缠成狮头模样,一般都是双人表演。 而在尉犁县的罗布泊,跳狮子舞不用扮狮型,就适当地化妆,跳舞时模仿狮子的各种动作,跳跃呀,挠痒痒呀。可惜的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到现在为止,和田的狮子舞和罗布泊人的狮子舞几乎没有人会跳了。 记者曾在罗布泊见到过一位会跳狮子舞的老人,他叫亚森·赛皮丁,高高的颧骨,瘦削的脸庞,古铜色的皮肤,长长的一丛白须,硬朗的身板,精神很饱满。现在已经90岁了。他戴上假须、船形帽,系上披风,把狮子的各种勇猛神态表现得惟妙惟肖。爱护幼狮,捕食猎物,离人们生活很远的狮子被他演活了。他从13岁跳舞至今,已跳了77年的狮子舞了。亚森·赛皮丁讲话时总是不自觉地来一段狮子舞。亚森·赛皮丁作为罗布人中唯一一位会跳狮子舞的人,生怕这种舞蹈失传,他收了两个徒弟,其中一个是自己的小孙子。但已享受到现代文明生活的小孙子对此并不感兴趣,学得是三心二意,令他苦恼不堪。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