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时期“青州风格”石雕佛教造像艺术赏与鉴(下)
2014/9/8   热度:290
北朝时期“青州风格”石雕佛教造像艺术赏与鉴(下) 沈玺 上期笔者粗略地为各位介绍了一些有关“青州风格”石雕佛教造像的历史沿革以及不同时期雕塑风格变化的情况。在下文中,我将着重与各位就“青州风格”石雕佛教造像的真赝鉴定进行一番尝试性的探讨。 一般来说,无论是哪一类收藏品的鉴定,最起码的辨别要素就是材质和工艺,而除了这两点之外,出于“青州风格”石雕佛教造像的特殊性,我们还必须从来源、侵蚀痕迹这两方面来综合考量物品的真赝,以期进一步提高鉴定的精确度。 首先,我们从材质方面入手:“青州风格”造像无论出土地在何处,基本上都是采用青州本地出产的一种青石雕刻,属石灰岩质。此种石料从本质上来说,与一般的石灰质岩石没有什么区别,但是从现有的众多造像来看,凡是被选为雕刻原料的石头,几乎都没有石筋、石线等诟病,基本都是完美纯色的石料,造像表面呈现出一种中灰色,色泽稳定,质地细腻,可以说通体没有任何呈色上的显著变化,如靠近观察可能会在表面发现一些小石花,但也是分布均匀且不明显。可以想象当时对佛像雕刻原材料的选择是相当严格的。同时,在研究笔者所收集的一些“青州风格”造像残件标本中,我发现了一种较普遍的现象,由于这种石料硬度不算太高,再加上标本都是出土之物,在挖掘和运输中难免磕磕碰碰,所以很容易造成一些新的崩裂,这些新伤处暴露出的石色接近于纯黑,质感类似煤矿石(图1),而一些因人力砸损等原因出现的陈年旧伤的颜色却和完整处的色泽非常接近(图2),所以笔者也暗自揣摩,是否用这种石材雕刻的造像原先都是颜色较深的黑灰色,经过一千多年的氧化过程才逐渐形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中灰色皮壳?但是不管这种现象的成因究竟是什么,相信可以对鉴定工作起到辅助的作用。 其次,我们再来观察一下工艺方面的特点。“青州风格”造像,特别是北齐阶段的作品,在工艺方面无疑是超凡的。无论是整体造型还是细节刻画,都呈现出极高的艺术造诣和工艺水准。而从手法上来细分,又可以分为雕凿、彩绘和贴金三个部分。我们从标本件上可以发现,北朝时期青州的匠师们虽然掌握着高超的技艺,但是毕竟还是处在手工雕凿的阶段,限于工具的简陋和手法的单一,在雕凿线条的过程中,无论是直线还是弧线,近观的话都会发现一些瑕疵或不完美的存在(图3、图4),所谓的行云流水般的刀法只是相对于整体的线条把握而非每一处细节,但无论如何凿痕的横断面一定是呈上宽下尖的倒三角形(图5),如遇凿痕底部横断面为圆弧形,则很有可能为电动工具留下的高速摩擦痕迹。如遇大于90度角以上的折弯,工匠因工具所限等客观原因无法一气呵成,则需要采用横向顿凿,一点一点将刀痕连续在一起完成过渡(图6)。如果使用现代电动工具的话,则根本不需要这么麻烦就可以完美地完成任何角度的雕凿,更不必说其他简单的线条处理。在所有雕凿完成后,还要对半成品进行最后的整体打磨,这种打磨的结果是使造像在宏观上显得精细光滑,但如果细察的话,仍然是可以看到明显的手工打磨痕迹的(图7)。再从彩绘来看,虽然出土的残件保留彩绘的并不占多数,但是仍不能排除有残存部分彩绘的可能。从现有的资料和标本来看,这些彩绘皆为矿物质颜料,有红、绿、蓝、白、黑等多种颜色,绘制方法一般采用先用黑线勾勒出轮廓,然后平涂上彩(图8)。色彩的选择也有一定的规律,例如神龙口吐的水柱为蓝色,莲叶为绿色,浮屠多为红色等,都为符合逻辑的设色,如读者们在收藏过程中遇到彩绘色泽怪异者,则需要仔细辨认,是老像新彩,还是像彩皆新。再说贴金,如果一件作品有需要贴金的部分,除了最常见的纯金一色外,还有以金箔为地,在金地之上再施彩绘的方式,且前后次序不会颠倒(图9)。因金箔在石质表面的附着力较差,所以极少出现大片金箔完整无脱落的例子,读者们如遇此类情况,更要多长一个心眼。除以上情况外,也发现有多次彩绘重叠之现象,但极为罕见,因为古时修缮之举。 再次,我们就要谈到来源,所谓来源,就是指出土的具体位置,根据现有的资料来看,无论是大批集中窖藏的,还是少数集中窖藏,所出之地无一例外都与寺庙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最常见的是古代寺庙遗址,或遗址的周边地区,总而言之几乎都与寺庙有关系,这是一个特点,也就是说,如果你对一件造像物的出土地有疑问的话,不如查查当地的县志,虽然不能说百分之百准确,但很可能会对你的判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最后,我们来研究一下侵蚀痕迹。为什么要研究侵蚀呢?其实道理很简单,“青州风格”造像可以说没有真正的传世品出现,无论是较完整的造像还是只字片语的残件,基本上都是出自地下,无非就是出土时间早晚的不同。既然出自土层,就必然会有侵蚀,如果你见到一件“青州风格”造像没有丝毫侵蚀或者侵蚀很不自然的话,那就要先在心中写上一个大大的问号了。山东北部环黄河地区是“青州风格”造像出土较多之地,此地主要为潮土和盐土,潮土的PH值基本在7。0~9。0以上,也就是说,为中性或碱性土,所以对埋藏在其中的石雕造像并不会形成过强的腐蚀,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青州风格”造像出土时,无论是细节轮廓还是彩绘贴金都能够很好的保存下来的原因之一。而且,此地的潮土在剖面中下部经常会含有锈纹锈斑或豆粒状铁锰结核,所以在一些出土的造像上特别是有裂痕处我们可能会看到类似铁锈侵蚀的痕迹(图10),其实这并非是造像与铁器一同埋藏造成的,而是土壤本身质地的关系。盐土也普遍呈现碱性特征,同样对造像不会造成强烈腐蚀,但是由于盐土不适合植物生存,所以在盐土层出土的造像上一般不会有类似“草根痕”的特征。总而言之,绝大部分在山东本土地区出土的“青州风格”造像因其本身石质较精以及土壤酸性较低等原因,腐蚀痕迹并不会很严重,很多细节方面都会完整地保留下来,只有可能对最表层有一些程度较轻的侵蚀。当然,在这一千多年的时间里,可能会发生地震、河流改道等等地质变化,也会对土层下的造像造成各种不同的影响,甚至最后从出土变成出水,形成特殊的皮壳,例如这件北齐菩萨腿部的残件(图11),就为河底所出,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无论是断口还是正常区域,都有典型的水坑特征,灰白色的皮壳非常牢固,无法通过洗刷等方式去除。 综上所述,无论是材质、工艺、来源还是侵蚀痕迹,都可以为我们的鉴定提供有效的帮助,但同时这四方面也不能单一的作为评定的标准。如果把鉴定工作分为软性和硬性两方面的话,对材质、工艺、来源以及侵蚀痕迹的鉴定就是硬性的,而对造像的时代特征、佛教仪轨以及雕刻神韵的把握就是软性的。要更加深入地对一件藏品进行理性的评判,软性鉴定和硬性鉴定缺一不可。每一个古物收藏者都应该明白,在我们不断研究真品的过程中,仿制者也在马不停蹄地学习着、改良着他们的作品(图12),更何况我们真正对“青州风格”造像展开系统研究不过区区几十年的时间,相较我们对瓷器、青铜器等收藏门类的研究实在是太短太浅了,这就需要更多的人,花更大的力气去继续发掘其中的奥秘。如何避免少买赝品、甚至不买赝品,是一场永远不会停歇的战斗,笔者才疏学浅,只能简单地阐述自身现阶段对“青州风格”造像的一些很粗浅的认识,必然会存在不少的错误和遗漏,希望能够得到更多专家和爱好者的指正和批评,谢谢。 出自: 《文物鉴定与鉴赏 》 2010年5期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