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载寺有新发现 心意拳可上溯源
2014/9/8   热度:1700
千载寺有新发现 心意拳可上溯源 李昌 千载寺位于河南省博爱县城南约8公里处,在孝敬镇唐村的北邻,始建于东汉明帝永平十年(公元67年),原名为无极寺,北魏时更名为千载寺。千载寺是由千载寺、三圣门、太极宫三所寺庙所组成的寺庙群落,千载寺尊佛,三圣门崇儒,太极宫尚道。经过了千年的积淀,千载寺孕育了三教合一文化,三教文化在此地交流共荣,三教信徒在此和平共处、修真养性。唐初年,李道子三教融易,创艺无极养生功,由唐至明,千载寺僧道历代修持无极功。千载寺的武功传统数百年来承传不绝,一直到清朝、民国时期这里还是尚武的所在,并且千载寺、三圣门、太极宫所传武术各具特色,自成体系。无极功后来演化为十三势,在明末清初之际又在太极宫发展成太极拳。据唐村村民回忆,从千载寺传出来的武术有十三势、太极拳、千载八势、通背拳、心意拳等。乖乖,不是“天下武术出少林”吗,现在竟然成了“天下武术源千载”了!是也?非也? 2007年1月我到博爱考察,从魏美智先生那里得到了一部《武经玄机》,细读之下,赫然发现心意拳的影子在焉!无证不信,孤证不立,在此将这本《武经玄机》解析一下。 《武经玄机》现仅存残谱,原名为《武经玄机密录》,分为地字部拳论拳法、人字部拳论拳法两部分。 在《武经玄机》谱中出现有心意拳动作术语,如熊出洞、猛虎离窝、虎包头、雷声等。“熊出洞”是心意拳的起势,还未见其它拳种采用此势,心意拳常说“熊出洞,虎离窝”,也已经出现于《武经玄机》之中了。在心意拳中讲身法六艺:鸡腿、龙身、熊膀、鹰捉、虎抱头、雷声,《武经玄机》中“虎包头”、“雷声”正是心意拳六艺中的二艺,其中“包”疑与“抱”相通或字误。 心意拳中主体部分是“十大真形”,十大真形即模仿龙、虎、鸡、蛇、熊、鹰、马、猴、鹞、燕十种动物的动作来练功,仿生是心意拳的一大特色。《武经玄机》中出现的动作名称有熊出洞、猛虎离窝、虎包头、鸡打架虎扑羊、白蛇吐信、金龙探爪、蛇形、野猫上树、野鹞出林、燕子衔泥、双燕衔泥、分把火猴象等。 另外还有同于心意拳的动作名称,如单把、双夹把(心意拳称双把)、出手、截手、撧手、盘肘、冲天炮、丹凤朝阳、拨云见日、怀中抱月、猿猴献果、一步一捶、迎门铁扇、霸王观阵、拨草寻蛇、一门四把、五步七捶、海底捞针(心意拳中有海底捞月)、扎耳听风(心意拳中有勒马停风)、双扑、小鬼扯钻等。从以上名称可以看出,心意拳在《武经玄机》中已经初具雏形,类似于现今的心意拳的内容已经基本形成了。称“把”为心意拳的一大特色,无独有偶,在《武经玄机》出现了大量以“把”命名的拳势,如单把、双夹把、开把、点把等,并且其中计式用的也是诸如“头一把”、“第二把”、“第五把”、“末一把”等称呼,与心意拳计式方式相同。其中,带“手”的拳势也很多:出手、截手、撧手、顶手、吃手、钩蘑手等,而心意拳中十二大势的前四势为起手、截手、出手、领手,还有单把诸如贯把、摆把、抖手、搂手、丢手、按抛把、抖抛把、撅拯把等等,莫不与《武经玄机》中名式暗合。更令人啧啧称奇的是其中还有拳势名“仙人把洞”、“仙人出洞”,这是否和传说的心意拳古称“守洞尘技”有关系呢?《武经玄机》中所载的功夫到底就是后来的心意拳吗?他们之间的关系如何?抑或是有什么渊源?这些疑问有待于进一步探讨。也许心意拳的前身或是源头由此被发掘出来,那么,这又将是武术史上一次巨大的发现。 在《武经玄机》中,还包括了很多的腿法,诸如迷腿、截腿、令缝腿、绞龙腿、倒跟腿、提肘带腿等,可见在当时腿法还是很丰富的,但在当今的心意拳中却基本不大讲腿法,只剩下了卷地风、刮地风两种低腿了,这也许是心意拳在发展过程中的一种进化选择吧。 下面节录几段拳论赏析一下,并求证于方家。 对面一截莺手高,莫肘出标郎肘掏,滚肘反背将肘上,捶与足合把山摇,名曰滚膛手,响声有六。 其中出现了“手与足合”。 左点把郎肘击太山,右点把郎肘填海乾,双把交架悬日月,左推右切打何难,名曰虎包头,造把响声有四。 其中出现了“虎抱头”。 腰顺定五方,五门五关厢,左来右去吉,右来左不祥,名日鸡打架虎扑羊。要两手见身,波浪为主。 其中出现了“五方”、“五门”、“五关”、“鸡打架虎扑羊”等语。心意拳中所谓“五行好比五道关”,在此初见影子。在《水氏家传武术谱》中有《横拳论》曰:“起手横拳实难招,展开四平前后稍,望眉斩加反背,如虎搜山,鸡打架虎扑羊,剪子股,十字擒拿。” 《心力步眼》:跨龙扶凤上九天,功满道成在眼前,学艺若知其中味,玄机密录得宗传。学道要努力前进,要两手双摸目,要两都(肘)顾胸前,要浪波双摇动,要台盘在膝前,要坐骑猛加力,要后腿不上前,凡动要立足倒回,左闪右豁足势,上步要一门四把,俱用手与嘴合,肘与心合,上到至者还要搬龙跨凤回来,下步俱用立足、坚膝。膝肘巧合摩擦而回,其步眼功难尽述,若弗下此功夫其道决不成矣。 其中出现了心意拳的三摩之法,三摩即手要摸、腰要磨、足要摩。“两手双摸目,两肘顾胸前”即要求两手不离腮,两手不离肋,后文更有“手与嘴合,肘与心合”之诀,更是对“出洞入洞紧随身”的绝佳解释,这便是手肘上肢的“摸”。“要浪波双摇动”即要求摇身晃膀,在《武经玄机·台盘步眼》中有“波浪在肩”,摇身晃膀就是中节腰的“磨”,“熊膀”、“龙身”悉在其中矣。“台盘在肾”,这里又说“要台盘在膝前,要坐骑猛加力”,如此正是《内功经》所云“逼胯以坚膝”,正是心意拳六艺之首“鸡腿”,是对裹胯的要求。“后腿不上前”即是侧身对敌,后脚蹬地,行步如槐虫。“立足倒回”讲的是行步如犁地,足尖先着地,猝然而止,发出刹车力,后文更有“下步俱用立足、坚膝”详释此义。“膝肘巧合摩擦而回”即是手脚相摩,正所谓“摸镜摩胫”也。三摩是心意拳的核心,三摩做到就是上中下三节的“合”,合住了方能发出整体力。对于三摩的重要,此篇道:“若弗下此功夫其道决不成矣。”尤为奇妙的是“步眼”一词,早年只听到老师傅口讲,不想却源出这里面,这一切难道是巧合吗? 《三节相照》:上节手与嘴照,中节肘与心照.下节捶与足照。或曰:何谓三照?答日:上节不照必吃打,中节不照必有空,下节不照必吃跌,俱要一出一入,一动一静,开门守户之法,此谓三合之要也。 其中出现了三节、三合(照)的概念。其所谓“上节不照必吃打,中节不照必有空,下节不照必吃跌”和心意拳中所说的“上节不明多出七十二把神拿,中节不明浑身是空,下节不明多犯七十二般盘跌”又是何其相似乃尔。 《台盘步眼》:台盘在肾,步眼在足,发劲在肘,波浪在肩,上步要扛脯,下步要立足。或曰:何谓台盘?何为步眼?答曰:台盘者双足一尺远近,手曰心一尺远近,此谓台盘。上步眼者左膝扣右膝弯,右膝扣左膝弯,手与嘴合,要一门四把,下步捶(眼)者肘与心合,波浪摇双动,要立足单回,此谓步眼之法。台盘步眼相合,波浪摇动,武经曰:但求玄机妙,必下一尺功,若与三节对,方可出奇能。此谓武功之要法也。 其中讲到弯套弯的鸡步之法,“上步眼者左膝扣右膝弯,右膝扣左膝弯”,即是心意拳弯套弯鸡形步。“一门四把”即心意拳里讲的“一扭四门清”,说的是运动中的变化,拳打四门,要知变化。“上步要扛脯,下步要立足”,即上步时以头领身,落脚时足尖先落地,行步如犁地。文中还强调了三节之法,“若与三节对,方可出奇能”,三节要贯串,上中下贯为一气,方身合劲整,“此谓武功之要法也”。 在唐村考察时又听唐村支书李俊启讲道,唐村李氏几院所练的武术还有不同,北院练的是十三势拳,西院练的是心意拳。心意拳?!难道心意拳不是自明末姬龙峰才出现的么?难道在唐村早就有了心意拳么?回头查纂修于清康熙五十五年的唐村《李氏家谱》,西院八世“李自奇”条目为:“配陈氏,行五,生三子,长李允,次李牟,三李参,庠生,拳师,文武双修,崇祯年山西、陕西传拳。”在九世“李牟”条目下有:“字沐,庠生,文武双修,崇祯七年(1634年)随父自奇陕西、山西传拳,诱入闯贼营为将焉,崇祯十七年(1644年)遭闯贼杀害,妻佛缘。”李牟在随其父传拳时加入了闯王李自成的队伍,成为李自成麾下的一名将领,后来又曾介绍其堂兄弟李仲、李岩等加入了起义军,在崇祯十七年,李岩、李牟受人谗言被李自成所杀。家谱中,没有记载李牟生卒年,已知其兄李允“生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卒于康熙十三年”,其弟李参“生于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卒于康熙二十六年”,由此大约可以推算出李牟的年龄。从李牟的年龄来看,和心意拳的姬龙峰(1602—1682)年龄相当,那么姬龙峰是否跟随李牟之父李自奇学过心意拳呢??好大的一个悬疑,问谁能够解开? 出自: 《精武 》 2007年5期 马雷石 丁新忠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