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州凌云寺大弥勒石像——乐山大佛的唐朝原貌考
2014/9/8   热度:1435
嘉州凌云寺大弥勒石像——乐山大佛的唐朝原貌考 嘉州,北周大成元年(579)置,因州境接近汉之汉嘉旧县而得名,唐仪凤(676)以后辖区相当于今四川乐山、峨眉山、犍为、马边等市县,直到南宋庆元二年(1196)才升为嘉定府。凌云寺,始建于唐武德间(618-626。一说开元间:713-741),重建于清康熙六年(1667)。“嘉州凌云寺大弥勒石像”是唐人对乐山大佛最准确的定位称谓,较早见载于与薛涛有过绯闻的韦皋所作碑记。 在近期的某本世界遗产旅游指南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历经千年沧桑的乐山大佛经过新世纪第一次维修保护,在青山绿水映衬下更具超凡的灵性和诱人魅力。昔日‘花脸’、‘黑鼻’和‘泪痕斑斑’的大佛景象已荡然无存,一尊经作旧处理的近似盛唐风貌的弥勒大佛展现在人们面前。大佛广额丰颐、雍容大度、眉目传神,更显其‘相好’*与‘健康’。”仿佛说得没有大漏纰,但在经过钻研之后,我们就会知道现在的大佛充其量只有头部“近似盛唐风貌”,而不是整体。 那么,唐人眼中的乐山大佛究竟是怎样的呢?读唐代宗大历进士司空曙《题凌云寺》诗句“石磴盘空鸟道过/百丈金身开翠壁”、唐武宗会昌进薛能《凌云寺》诗句“像阁与山齐/何人置石梯”已能略见大概,再参看司空曙任检校水部郎中时的幕府主人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的《嘉州凌云寺大弥勒石像记》“或丹彩以章之,或金宝以严之,至今十九(803)而足趺成形:莲花出水,如自天降,如从地涌。众设备矣,相好具矣”,我们就可以得出这样的印象:乐山大佛雄距苍翠的凌云山栖鸾峰西壁,全身以黄金色(使之符合《弥勒下生经》“庄严其身,身黄金色”的要求)为主,以丹彩修饰局部,两足分别踩着一朵仰覆莲花,摩顶放踵皆罩于一高阁之内,右手侧有九曲栈道通往山顶……若要了解更详细的情况,还得有赖于后代的见闻、考古与辨证,其结果综合可得:大佛当时的手印是降魔手印(使之符合“镇江”的宗旨),即左手抚膝,右手掌心向上,承有摩尼珠;佛脚前沿、临江岸处呈现一条通向河面的石梯,是连接沿岸朝拜佛像的道路,旁边还可泊船;大佛两脚的中部高出地堂的方形石台基上设有神台,如慧皎《高僧传》记剡县大佛“龛前架三层台,又造门阁殿堂”一般,好供香客礼拜;大佛石窟右侧尚有韦皋文、张绰书的摩岩巨碑《嘉州凌云寺大弥勒石像记》,以每字三、四寸的字径分25行从右到左竖排于25平方米多的石面上;而保护佛身的大像阁一共七层十三重檐,每层的外壁上有规则地分布着供通风和采光而设置的大明窗,以便人们在外远眺或登阁巡礼时近距离瞻仰佛像的各个部位,阁外屋脊装有琉璃制品构件,阳光下显得金碧辉煌;当然,唐时在大佛两侧的临江峭壁配龛中应该也有两座高15米的天王像,而且同样是彩绘其表的。 大佛与高阁崇丽地并存了八百余年,宋元之际(一说明末,一说元末)高阁毁于兵燹,大佛遂被日晒雨淋了七百余年,到明清时就成了“肘间苍树立”、“细草承趺坐”、“销却金衣变草衣”的境况了;年深日久,水蚀风化,天灾人祸,大佛更加消瘦,不复睹盛唐之慈容矣!幸好历来屡有大大小小的修复,才使这世界之最得以长存火宅、永镇水患,虽然难免有点走样,也算是大功德了。 *相好是三十二相和八十种好的统称,即大佛形体的主要特征和细微特征,而不是形容词或状词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