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记承天寺夜游》
2014/9/8   热度:297
品《记承天寺夜游》的 程小芳 《记承天寺夜游》 苏 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而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作为一代文学大家,苏轼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的好诗妙文,宋文、宋诗和宋词都是在他手里达到了高峰,在他所留下的千古名篇之中,这篇《记承天寺夜游》也许不如他的其它文章如《水调歌头》、《赤壁赋》等脍炙人口,但此篇意境超然,韵味隽永,实乃宋代小品文中的妙品。 全文仅八十余字,文章简短,有意而言,意尽而止,自然而然,像在跟一个朋友谈天那样,苏轼只是对我们平淡自然地讲了他夜游承天寺的经过,并且告诉我们他那夜所感:“何处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如此而已。虽是事隔千年,但仿佛是苏轼在对我们娓娓而谈,毫无相隔之感。 元丰六年,正是苏轼谪居在黄州之时,但他并不因此而消沉,而是以一种全新的人生态度来对待人生中的起起落落,把儒家安贫乐道的坚毅精神、老庄通达洒脱的人生态度以及禅宗以平常心对待一切变故的观念有机的结合起来,既执着于人生,又超然于外物。因此既使在遭受贬谪之时,他仍写下了这篇生活情趣盎然、心态平静而旷达的《记承天寺夜游》。 全篇看似写景,但也不管乏抒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记承天寺夜游》一文情景并茂,意与境浑。从普普通通的一景一事之外能让人感受到作者那颗平淡超然、饱含生活情趣之心,也让人体会到他与友人那种“道相合而意相得”的那种相得之情谊。文中所写之事虽极为普通,但仍让人感觉读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从开头点出时间、地点,再到写事,虽是直叙,却并不给人以记流水帐之感,语言看则平平无奇,似为“人人之所欲言”,但实则是“神奇出于浅易,纤秾寓于淡泊”,为“人人之所不能言也”。 其文最后直抒胸臆:“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阐发作者之感叹。刘熙载在《艺概》中所说:“坡文多微妙语,其论文则‘快’,曰‘达’,曰‘了’,正为此非不足以发微阐妙也。”的确如此,清风明月,翠竹松柏,本常见之物,但是能于此月夜,与相得之友人,以此平淡闲静之心,共赏于明月竹柏,又能有几人呢?此情此景,实是“与我心有戚戚焉”,不由得让人想起旧日友人。掩卷沉思,窗外传来往日熟悉的歌曲,许久未曾听了,这时听来,竟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音乐仍是那样动人,只是不再有旧日好友共同聆听、相唱相和,真是“何处无乐,何处无曲,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篇好的文章,恰如一曲好的音乐一样,确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便正是一篇这样的好文。 程小芳,武汉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 出自: 《文学教育下半月 》 2007年8期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