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山瑞云寺


2014/9/8    热度:649   

  百花山瑞云寺

  杨亦武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瑞云禅寺二进殿

  百花山瑞云寺位于史家营乡曹家房村北。始建于北周武帝时期,北周武帝时期曾发生法难,而在这处山西、河北、北京交界的深山却逆时而动,有佛教寺院兴建,的确是北方佛教发展史上值得研究的一个问题。隋文帝开皇年间重修,当年的石刻寺额一直保存到明代。具目前我们掌握的资料,瑞云寺的第二次重修是在唐代的玄宗时期。五代时期,瑞云寺属于后唐的势力范围,受到后唐皇室的青睐。瑞云寺没有留下辽代的碑刻,后世碑刻对辽代的记载缺如,所以我们对瑞云寺辽代的情况一无所知。

  说到瑞云寺,不能不提到金元之际的高僧行懿,他曾三住瑞云寺,在元被又主持修缮了被战争摧毁的寺院。

  行懿俗姓刘,金海陵王贞元三年(1155)出生,德兴府矾山县缘矾里(今河北省怀来县境内)人。七岁志乐出家,初礼宣德州(今河北省宣化市)天宫寺长老道常为授业师,法名行懿,金世宗大定十九年(1179),三十岁的行懿受具足戒,他深得道常的常识,此后随道常离开大明寺游历于河朔地区的各大寺院,金章宗时期,道常退居中都西山的瑞云寺,就是今天房山区史家营乡曹家房村的瑞云寺,行懿追随道常来到瑞云寺,这是行懿第一次来瑞云寺。不久,行懿随道常离开瑞云寺前往盘山。章宗降旨,令道常住持香山,行懿于是也到了中都香山。道常行化后,行懿后了道常的衣钵传人,返回阔别已久的瑞云寺。百花山下的瑞云寺是一处难得的形胜之地,北冠大寒岭,南带龙泉河,松桧阴森,果栗荣茂,千变万状,纵萃目前,山路崎岖,人迹稀少,的确是僧家修静的宝地。行懿主持瑞云寺后,山寺日益兴旺,十年时间,僧众达到二百人。瑞云寺洞风远播,四方檀信施斋送供,踊跃前来。

  卫绍王至宁元年(1213),行懿六十四岁,卫绍王敕赐他紫袍一袭。时值金末,在蒙古大军的攻势下,大金国已是风雨飘摇。这年八月,权右副元帅纥石烈执中与进攻中都的蒙古军激战兵败,发动政变,弑卫绍王。金宣宗贞祐元年(1213),蒙古大军又进逼中都。贞祐二年(1214)三月,金宣宗遣使向蒙古厚贿求和,蒙古暂时退兵,中都解围,五月宣宗放弃中都逃往南京(今河南开封)。贞祐三年(1215),早已逃到南京的宣宗在局势动荡的时候,尚赐远在中都西山的行懿紫衣,并敕赐“通圆大师”之号。

  贞祐三年(1215)五月,蒙古军攻克中都,并兵袭南京(今河南开封),至此金朝全境大部分陷于战火之中。沦为蒙古人统治的中都地区横尸遍野、百姓流离、耕桑久废、饥馑交加,到了人吃人的地步。地处深山的瑞云寺,僧人四散,惟独行懿留下来,栖身于瑞云寺附近的圣莲山的岩穴中,吃松叶喝泉水度日,行懿隐于圣莲山的石穴中两年多,一天,乱兵抓到七个山民,两个男人,五个女人,要把他们放在锅里煮着吃。行懿挺身而出,劝乱兵不要伤害他们,乱兵被行懿的真诚感动了,竟然放了这七个人。

  元太祖十一年(1216)十一月,矾山(今京西妙峰山)安水寺行僧德全、达曹使三千三等四人,来到行懿所在的圣莲山,衔命请行懿出山。行懿先后到过清安寺、武川(今内蒙武川县)十方院、椵峪(今山西省陵川县梁泉村)龙岩寺、灅阳宝宁寺(在今山西省右玉县境)。翌年,武川摩诃院大开坛,行懿又应邀前往主坛。

  行懿回龙岩寺度过了十年的时光。就在行懿在龙岩寺清隐的时候,矾山寺高宣差路过百花山瑞云寺,目睹瑞云寺殿宇倾圮,禅刹荒凉,彷徨不忍离去。于是请出驻扎在矾山以北的实力人物刘、聂二帅商议,迎请德高望重的行懿回瑞云寺主持寺务,以重振瑞云寺。行懿回到瑞云寺,见到殿塔摧毁,荒废不堪,伤感地叹道:“已经不是我原来居住的寺院了!”于是主持重修旧刹,光复山门。李宣差等创建外库房塔,二郎、曾四、高监军创建山神堂,斋堂、清水等村创建神堂,参与修建工程的人都自备工匠役人和口粮,不久瑞云寺山门一新。行懿自受印以来,度僧二千许,尼八百余,富贵者七百人,俗家弟子十万之众。

  元太宗四年(1232)七月间,行懿的弟子德道、德行见行懿年事已高,先期为行懿建造寿塔,元太宗五年(1233)年五月告成。当年六月,行懿让位于通公主持瑞云寺,退西庵闲居。至七月初二日,行懿病重,自己离开座位,沐浴净身,换上衣服,盖上被单,向众弟子留下临终遗言,谈笑而化。终年七十八岁。

  行懿可谓金元之际承前启后的人物,他的事迹,真实反映了在金元交替的社会背景下瑞云寺的一段历史。

  元初,行懿的弟子通公主持寺事,通公主持瑞云寺的年代约在太宗到世祖中统初,之后有一两代僧众事迹缺如,此后便是玉溪渊公,此公约生活在世祖未以后的一段时间。武宗元至大至泰定帝泰定年间,瑞云寺有三位住持,即从公、信公、照公。民国时期,这三位高僧的灵塔尚存,共塔铭也完整的保存下来,所以我们今天能知道他们的事迹。

  从公,名信从,号照寂,福建品平人。俗性刘,十五家,拜玉溪渊公为师,先后师从于仰山琏公、风穴定公、潭柘顺公、香山口公,屡蒙印可,几经参历之后,从公回到了玉渊公身边。渊公问他说:“如何是你父母未生前的本来面目?”从公回答说:“这本来面目描不成,画不就!”渊公知道从公已经开悟,于是就让他做了衣钵传人。从公灵塔立于至治三年(1323)。

  信公,名义信,号巡峰,宛平人,瑞云寺第十二代住持。至大四年(1310)拜玉溪渊公为师,参学十年,乃得付法。至治元年(1321)八月十二日圆寂。三年(1323)夏立塔。

  照公,名从照,宁远方城人。出家于慈氏院,拜首座行公为师,潜心佛典,对《圆觉经》《严楞经》等佛教经典,均能深通义趣。塔立于泰定二年(1325)。

  留下事迹的另一位元代瑞云寺高僧乃是信忠。对于信忠生平我们知道得不详,仅据元顺帝至正十年(1340)大都竹林寺高僧法帧所撰《大安山瑞云寺修造功德碑记》我们知道,信忠是在元明宗至顺二年(1331)年住持瑞云寺的,其间曾对瑞云寺进行了修缮,他将瑞云寺的殿宇修建得更加高大宏伟,重绘了祖师堂的壁画,重塑了四大天王和地藏菩萨的神像。还增建了僧房,关帝祠和龙王祠也修缮一新。为了增加瑞云寺的人气,信忠还令画工在瑞云寺大殿内彩绘二十四孝图,来迎合世俗的心理。

  另一方元代碑刻《长明灯记》则记载了顺帝至正十二年(1342)从秘书卿朴卜华奏请顺帝赐钱两千五百缗作瑞云寺大殿长明灯供的史事。以上便是我们知道的元代瑞云寺之大概。

  据碑刻考??年间(1436-1449),第二次在嘉靖八年(1529),第三次在万历年间(1573-1620)。嘉靖八年(1529),增建了迦蓝祖师殿和钟鼓楼。万历年间(1573-1620)由住持性常募化重修,得到张安等朝臣的资助,万历生母慈圣太后也发内帑助修。根据瑞云寺现存建筑风格看,清代出曾对瑞云寺进行过修缮,只是没有留下碑刻记载。

  至民国时期,瑞云寺历四百余年已是面目皆非。民国十八年(1928)周兆祥、傅增湘等人到百花山区考察时,瑞云寺山门大殿都已经破败不堪,原本庄严的道场,院内却用来种菜,持僧长明率徒孙住在东院,寺内有小殿三间,佛像都集中在那里存放,殿内的经书上落满的灰尘,这些都是明代大藏经《南藏》,乃明嘉靖三年(1524)存入瑞云寺的。民国晚期曾对瑞云寺进行过局部修缮。《宛署杂记》曾记载,瑞云寺今后周时期创建,历代重修38次。由于缺乏史料记载,我们已经无法考证详情。寺庙最后两代住持名长明、乐山。

  如今瑞云寺大至保存着旧观,现存建筑为清代重建。寺院坐北朝南,两进院,前院长方形,青砖墁路呈田字形;后院正方形,青砖墁路呈米字形。整个寺庙中轴对称,肃穆古朴,威严而错落有致。主要建筑有山门、一进殿、二进殿及配殿等。山门为单间无梁殿,高10米,面阔5.2米,进深2.9米,石券门,歇山顶装饰绿琉璃吻兽。门额原嵌汉白玉匾“瑞云丛林”,为北洋军阀曹锟题书,“文革”期间被拆除,不知去向。寺前有4株古油松挺拔苍劲。一进面阔3间9.8米,进深3间,前后出一步廊,大式硬山挑大脊,灰筒瓦覆顶,苏式彩绘,明间4扇隔扇门,次间隔扇窗。两侧配殿各3间。二进院门额题“小西天”,正殿面阔3间9.85米,进深3间,前出一步廊,殿基高2米,台阶级,苏式彩画,菱花隔扇门窗。殿内大梁上悬挂一个斗,斗的四角、四边各悬挂一个升,称为“一斗托八升”。大式硬山挑大脊,顶部覆绿琉璃瓦,下部分覆石板,两侧各有耳房3间、配殿5间。院内残存碑2通,一通为元碑,掩埋地下;另一碑为明代碑刻,由于风化剥蚀严重难以辨认。寺后曾有塔院,今已无存。寺院东北保存一通金元之际的碑刻,为《故大行禅师通圆懿公德碑并序》,碑高2.72米,宽1.46米,螭首龟蚨,碑文约2600字。

  早年,与瑞云寺相邻的护国显光禅寺、圣莲山胜泉寺均为瑞云寺的属寺,瑞云寺为方丈住持的上院,普光寺为中院,胜泉寺为下院。民国时期,瑞云寺衰落,圣莲山易僧为道,兴盛起来,反客为主,瑞云寺反而从属于圣莲山蔡义先主持的道观,因此一度改换门庭成为道观。抗日战争时期,瑞云寺曾成为八路军的兵工厂,制造子弹、手榴弹等支援前线。新中国成立以后,瑞云寺改建成史家营地区的第一所中学。上世纪80年代,中学搬迁后,寺荒芜。

  杨亦武:区政协专委三室干部。

 

五明学佛网 工巧明 地理雕塑绘画建筑历史传记农工商业书法天文舞剧哲学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