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山石经与名人书法
2014/9/8   热度:611
房山石经与名人书法 田福月 房山石经始刻于隋大业年间(605)。历经唐、辽、金、元、明末清初方告结束。房山石经内容广泛,不但弥补了久已失传的佛教经典,还为我国书法艺术的演变提供了珍贵史料。早期的刻经及题记主要出自开山静琬之手,如《雷音洞内妙法莲华经》、《大隋大业十二年佛舍利储藏记》、唐武德八年残碑、唐贞观二年、贞观八年题记等。从石经整理看,并没有发现历代一些书法名家为其写经留名,大部分出自僧人之手。1987年8月15日,在清理行宫院遗址时从渣土内发现了27块碎碑石。大的10×10公分,小的6×6公分,后经研究人员从字中发现了孟兆页二字,经鉴定与赵派书体吻和,确是元代赵孟兆页撰写的石碑。赵孟兆页(1254—1322),书画家,文学家,字子昂,号雪松道人。潮州人(今浙江潮州)。传世真品有《重江迭嶂》、《东洞庭》、《秋郊饮马》。今存碑刻及真迹较多。 此碑碎成多块的原因有二:1、云居寺行宫毁于战火(可能被火烧碎);2、很可能在(明、清)兴建行宫砌墙垫了基础,不管什么原因,赵孟兆页撰写的石碑给云居寺增添了元朝史料(碑碎石存于库房)。 1214年以后,蒙古军队南逼金中都,金、元在幽燕一代交兵不绝,破坏深重,石经山在劫难逃。延祐二年(1315),元臣明星董阿游石经山,见寺内僧徒无经可读,奏请圣上赐大藏经一部。石经山现存元代史料稀少,表明这里元朝处于衰败时期。 明朝万历末年至天启、崇祯期间,一些南方居住在北京城内的官僚、居士如赵琦美、包士杰、谢兆中、陈大仪、冯铨、葛一龙、董其昌等人在北京城内石灯庵刻《四十华严经》14部,共大块石经200余条,运往石经山下,待四月初八日(浴佛节)庙期间,会同游人、香客、善男信女们一同送上山,在雷音洞旁辟一小洞藏之。由董其昌亲题“宝藏”二字嵌于石壁。 董其昌(1556一1636):明代书法家,字立,号思白。松江华人(今上海松江)。其昌天才俊逸,少负重名,奄人请书翰者,一切谢绝,故得免于党人之祸。其书法超越诸家,独创神妙,四方金石刻得其制作手书,以为二绝。云居寺自董其昌题“宝藏”二字后,一千多年的刻经事业宣告结束。 (《房山文史资料》第11辑) 作者系原区文化文物局干部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