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代“磐宁宫”地址简析
2014/9/8   热度:915
金代“磐宁宫”地址简析 李北岳 清代邑人李纯庵,(咸一)所着的“大椿厂随笔”内,对于“磐宁宫”的地址,有较为详确的记载。原文是文言,现在把它译录于下: 1.磐宁宫 (瑞云宫): 房山西北五里许的塔洼村北,有古寺一座,名曰“龙溪寺”。北魏时建,规模壮丽,著于北方。唐开元时重修,改名“洪恩寺”。(俗叫红门寺”,时近东南边大、小洪寺二村的名子,即源于此。)坐北向南,依山临水。茂盛木林,风景幽胜。四面阜罔环绕,矗立着大小不同的花岗岩石。星罗棋布,万态千姿。或如伟人卓立,或如武士执戈。五官清晰,神情毕肖。或如大鹏展翅,或如猛虎跃涧。或如馒首排列,或如危岩欲坠。诡状谲形,笔难罄述,构成一个天然的怪石园林。寺院红墙环绕,分作内外两层。结构周密严整。共有大殿三层,各附配殿。大理砌成的正门,高大坚固。重檐飞脊,雕琢精工。横额上刻着隶书:“敕建洪恩寺”五个大字。体势雄勋,谨严,深得蔡邕石经笔法。门外列着巨大的青石狮子一对,站在高约二米两层的长方形花岗石台上。四足落地,面目狰狞,凶猛生动。和后来的身子半卧,笑容可掬的造型,完全不同。二狮的前左腿,已经折断,存有修补的痕迹。经过考证,确是元魏初建寺时的遗物。还有青石的旗竿础石,大理石的上下马石各一对。左右古槐各四株,老干轮围,枝叶茂盛,树龄约有千年。进门两边,钟鼓二楼耸峙。鼓已败坏,钟为铜质,造形古朴,为“大元大德元年秋九月吉日”所铸。前殿用绿色琉璃瓦盖顶,飞脊重楼,鸱吻高耸。门上悬有隶书木匾,文曰:“法轮常转”。体势与大门的横额相同。大理石神台,云龙旋绕。上祀木质弥勒佛,肥短滑稽。旁列木质四大天王,各高丈余。雄猛威武,出自名手所制。院中有古柏四株。干逾合艳,苍翠可爱。 中院非常宽敞,有古柏八株,凉爽幽静。大雄宝殿建于大理石平台上。周绕雕龙石栏,气像宏伟。重檐飞脊,画栋雕梁,用黄色琉璃瓦盖顶。前有大理石台,上列铁质五供,香鼎高大,分为上下两层。云龙旋绕,精巧玲珑。二层作楼阁形状四面门窗,可以开关。香瓶、烛台各一对,都是“大德五年所造”。殿偕东西,立着大理石碑七座。东边三座,一是“大元大德元年重修大都路房山县洪恩寺碑”,体势雄沉严谨,具有张迁碑神骨。碑文中有“……房山原为金之奉先,距神京百里而还。山水清秀,形势雄厚。古称幽然奥室。城西五里许,有古刹曰‘洪恩’,……金海陵庶人亮,迁都于燕,号曰‘中京’。贞元三年,建陵园于邑西北十五里许之大房山,以寺值到陵往来冲要,因撤寺改建行宫,以便谒祭时驻跸……”后世宗兴陵将奠,宫上庆云见,故易名‘瑞云’金亡寺又复焉……”另外两座是:“大元至元(顺帝脱欢帖木尔)六年重修大都路房山县洪恩寺碑”和“大明永乐七年重修顺天府房山县洪恩寺碑”。西边的五座碑计有:“大明正德四年”、“嘉靖十一年”、“万历三十年”、“大清康熙十二年”、“乾隆五十八年”的重修碑。还有大小不等四角、六角、八角的青石经幢十多个,大半字迹已经剥蚀,模糊难辨,无疑也是北魏遗物。大殿门上悬有木匾隶书,文曰“彼岸同登”。中列大理石神台,云龙盘绕,都是五爪。在封建专制的时代,禁律森严。用龙作装饰图案,只有皇帝老子,才准用五爪龙。其余虽王公尊贵,便许用四爪龙。谁要胆敢违犯,那就是犯下了“大不敬”的罪名,要受到“夷其族”(灭门九族)的酷刑。估计这样的神台,乃是金代“磐宁宫”,要奉皇帝灵位的遗物。台上祀释迦牟尼,和阿难、迦叶三尊神像,旁列十八罗汉,都是铜质。铸造精工,庄严奇古,出自高手所为。东西面的殿壁上,彩绘“如来佛成道图”,每一幅图画的面积大小都不一样,借用画中的山川、树石、祥光、云气随着高低上下,作为界限。构思布局,巧妙自然。天衣无缝,别具匠心。画中的仙佛、侍女、金刚、力士,面目表情,衣冠佩饰以及珍禽异兽瑶草仙花,各种水族的形貌、类别,万态千姿,不可名状。五色缤纷,高古生动,使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深得吴道子、周昉笔法。虽无款识,一定是名手所作。尤其名贵的是两边北壁上,各有山水画一幅。东边是“上方探幽图”,西边是“西塔(域)访经图”。对于上方山西峪寺二处的山川形势,寺塔的位置,途径林泉的分布。无不一一逼真,维妙维肖。烟云浩荡,殿阁峥嵘;卉木葱苍,人物高古。能够陶镕北宋米家父子(米芾、米友仁)笔法于一炉,又复有所变革。翠滴玉流,山青云白。阴阳晦明,千江万状。独抒机柚,生面别开。隶书下款是:“大元大德二年,岁次戊戌,重阳吉月。信士弟子高克恭熏浴敬绘”。体势古拙雄彦,深得汉礼器碑神韵,篆体印痕三枚,一是白文:“高克恭印”。一是朱文“彦敬”。一是椭圆形朱文:“房山居士”。在“访经图”的右下角,还有一篇短跋,文曰:“纵观历代祠庙画壁,多作圣贤神佛,无写山水者。今了尘上人,欲为山门留念,固请再三,奈予弗工斯道何!不得已,敢摹上方、西域二佛教胜境,用答雅谊云耳。房山居士并记,时年五十。”下面有长方形篆体朱文印痕,文曰:“不惑子”。 按高克恭字彦敬,号房山居士(1248—1325)。回鹘族,(今维吾尔族)官至刑部尚书。性情耿直,为官清廉,业绩平常,以善画著名。深得北宋著名书画大家米芾、友仁父子的笔法,自己又能有所创新发展。与当时既是大官,又是大名鼎鼎的书画家赵孟頫、虞集、李仲宾等人,都是好友,对于他的画,极为推崇。晚年辞官,隐居在房山城北八里的羊头岗(阜)村。姚庸赠诗有句云:“月射羊岗玉树林,山斋犹在白云深。”死后得谥“文敏”。墓在村后北岩下(县志作:“西岩”实误)。他的画传世的不多,这两幅壁画,可称为罕见的艺术瑰宝。 后院中有古松四株,堆积着太湖石假山。峰蛮洞穴,剔透玲珑,传说,金军攻打北宋都城汴梁以后,拆毁了“艮岳山”而移来的,无疑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耻辱掠夺罪证。大殿重檐飞脊,鸱吻高耸。门上悬着楷书大匾,文曰:“慧海慈航”。用绿色琉璃瓦盖顶,殿内大理石雕龙的神台上,祀“多面观音”(俗名千手千眼佛)铜像,铸工精细,面目慈祥。左右共有二十八只膀臂,每臂手中所拿着的法宝,造型精巧,各有名称。依墙分列着高大雕龙的樟木藏经橱,计北面四座,东西面各七座,一共十八座,内装善本佛经。香案上摆着铜质五供,和小型的钟、鼓、铙、钹、笙、箫等乐器。 2.斋官: 洪恩寺对面的山簏,有一座宫院,沿着山势建成。共分五层,每层正殿三间,耳房两间,配两边殿各三间。周绕红墙,石砌成护基,上列石栏,坚固整齐。逐渐向山上延伸,每层渐高渐小,通体好像一只平放的叭喇。宫门用大理石砌成,耸立在十三级的花岗石阶上。重檐飞脊,雕刻精细。云龙绕边的横额上,刻着隶书:“斋宫”二大字,体势和寺门横额的笔法相同。中院的正殿,用黄色琉璃瓦盖顶,前后院的正殿,用绿色琉璃瓦盖顶。稍北建有花岗石的平台,上屹七层大理石塔,高约十余丈。塔座的四周,雕刻着仙佛、侍女,金刚、天王。神龙、采凤,瑶草琪花。瑞霭祥云,明月旭日,高古生动,气像万千。塔门上有铜匾,文曰:“灵峰塔”。登临纵月,豁然开朗。房山圣水,一览无余。这所宫院,据传乃是金朝的皇帝后妃们前来祭陵时的宿舍和御膳房,所以名叫“斋宫”。金亡后,洪??前面的两层院子,后边的三层,门悬关锁,无人敢住。传说他们原来本是曾经住在中院正殿里,要享受一下皇帝的威风。谁知道有一天,睡到三更半夜,朦胧中,觉得来了许多青面獠牙的大小恶鬼,狰狞可怕,哇呀怪叫。伸开蒲扇般的钢钩毛手,把这些秃头,一个个抓起来,—咕咚咕咚地全都扔到院里。摔得头青脸肿,半死不活。吓得他们屁滚尿流,赶紧搬到前院,再也不敢冒充真龙天子了。不过是一个滑稽有趣的神话故事。不必追究有无,妄言妄听罢了! 从中院大门的缝里望去,院中蓬蒿没延,蛇蝮纵横。狐兔跳踉,非常荒凉。大殿门上悬着的“慎终追远”铜匾,和阶前北方的螭首龟趺大理石碑,全都能隐约看见。据寺僧说:“石碑是金世宗大定年间所立”。可惜没能开锁一读,真是憾事。 在禅房和香积厨里,摆列使用着两种瓷器。像香炉花瓶,香筒水盂,茶具酒具,盘碗罐缶等物。一种是较为粗糙,带着黑边,并有五个黑点,形如一朵梅花的。一种较为细薄精制的,上面带有山水人物,花卉鸟兽图案。真草隶篆,四体书法和题款印痕,可以辨认出,前者是金人自行制造的,后者是从宋朝抢来的。在题款与印痕内,有着“元丰”、“绍圣”、“建中”、“大观”、“宣和”等宋代年号,乃是真正的宋瓷,可惜多已残破不全。 3.大东阁: 洪恩寺西面不远的地方,有一座平顶山,山顶是人工凿平的。上边四周多用花罔石砌成护基。雕龙的大理石栏环绕,中建大理石平台,台上有三层高阁。雕梁画栋,鸟革翠飞。巍峨秀出,十分轩敞。门上悬有木匾,隶书“大东阁”三个大字,体势与斋宫横额笔法相同。盖因金人起自东北,踞有中原。取诗经、鲁颂,《闼宫》篇中:“奄有龟蒙,遂荒大东”句义,以作阁名。内祀木质接引佛像,高约丈余。仪容庄严,右臂平举微昂,指向前方,表情灵活生动,出自名手所制。阶上有螭首龟趺的大理石碑,碑身断折仆地,阳面向下,未能阅读碑文。 依据上面的记叙,可以了解“磐宁宫”原来的大致面貌地址,并且明确地得知:龙溪寺、洪恩寺、磐宁宫、瑞云宫,四个名称,前后更换的沿革,它们实际上,本是一个地方。洪恩寺到了清代中期,还比较完整,有僧人看守。金代后裔完颜麟庆,于道光二十五年,来房山祭祖陵时,曾经住宿于此,后来大毁于咸丰十年,(1860)英法侵略联军进陷北京之际。连旷世国宝高克恭的名画,也同化劫灰,真是非常可惜。现在惟存残破基础,零乱瓦砾,—片荒凉,徒共游人凭吊而巳。 (《房山文史资料》第4辑)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