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佑寺里的独特风景
2014/9/8   热度:173
普佑寺里的独特风景 作者: 高杰 普佑寺建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占地面积9000平方米,平面布局保留了汉寺庙风格,前后两进院落,沿中轴线对称。 1964年,普佑寺曾遭雷击起火,部分建筑被烧毁,经过重新修整,1996年6月正式对外开放。 普佑寺的门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山门正中上方嵌有乾隆御笔“普佑寺”石匾,门殿内左右两侧有泥塑金刚力士,为佛教中的护法神。佛教在中国传播的早期,金刚力士都是站在庙门的中央,但这不符合中国人的习惯和要求,到后来就又加上一位。明代小说《封神演义》中,把这二位金刚力士进一步中国化,称其为“哼哈”二将,并且给他们起了中国名字,一个叫郑伦,一个叫陈奇。普佑寺的“哼哈”二将是传统的中国武士形象,手执金刚杵,威猛庄严。 进山门后,原有一座大方广殿,现仅存基址。过大方广殿是天王殿,它也是前后两进院落的分界线。天王殿在大方广殿之后,是普佑寺较为独特的布局。天王殿内佛像的陈设也比较特别,将四大天王化为一尊,另一尊是韦驮,两尊天王对称摆放。 过天王殿来到第二进院落,中央原有一座大殿,名为“法轮殿”,殿内有讲经台、经桌、经床,是大喇嘛讲经、说法之所。此殿在1964年火灾中被烧毁,现存基址。 东西配殿现为《清代罗汉造像展》,所展出的罗汉造像原为罗汉堂藏品。罗汉堂建于乾隆三十九年(1774),位于普陀宗乘之庙以西,1937年日本侵略军将罗汉堂用作军火库,那里的500尊罗汉造像被迁至普佑寺。1964年普佑寺遭雷击起火,500尊罗汉造像大部分被烧毁,幸存176尊陈列在此处。这些罗汉造像为清代乾隆年间宫廷所造,体量与真人大小相仿,木雕刻,表面涂有金漆,身体各部分比例匀称,表情生动传神,极富感染力。 法轮殿后原有照楼一座,是藏经楼,里面有大量佛教典籍,其中藏有乾隆手书的《金刚经》一部,这里所藏的上万卷经书当年被大军阀汤玉麟洗劫一空。 普佑寺“经学院”(藏语称扎仓)担负着培养喇嘛的职责,也是进行宗教活动的重要场所,有着极其特殊的地位。藏传佛教格鲁派注重僧团组织的建设,僧团的组织形式为教阶制,僧人实行封闭式学习、管理,通过严格考试,一步一步进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教育体系。在承德外八庙建设之前,这种教育体系以拉萨三大寺和日喀则的扎什伦布寺为中心,四大寺院是格鲁派的最高学府和学术中心。清政府为在承德营造一个西藏之外的藏传佛教中心,对外八庙的建设体系力求完备,这座“经学院”由此应运而生。当时,“经学院”里不仅有来自承德的喇嘛,而且内外蒙古的喇嘛也被选送到这里学习,费用均由朝廷供给。普通喇嘛入经学院后,要经过数年系统学习,主要是显宗、密宗的重要典籍、论著,此外还要学习医学、历算等其它方面的知识,之后,经过严格的考试、辩经等程序,方可获得学位。 来源: 承德日报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