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钟山记


2014/9/8    热度:678   

  游钟山记[1]

  [明] 宋濂

  钟山,一名金陵山,汉末秣陵尉蒋子文逐贼死山下[2],吴大帝封曰蒋侯[3]。大帝祖讳钟[4],又更名蒋山,实作扬都之镇[5],诸葛亮所谓“钟山龙蟠”即其地也[6]。

  岁辛丑二月癸卯[7],予始与刘伯温、夏允中二君游[8]。日在辰[9],出东门,过半山报宁寺[10]。寺,舒王故宅[11]。谢公墩隐起其后[12],西对部娄小丘[13]。部娄,盖舒王病湿[14],凿渠通城河处。南则陆修静茱萸园[15];齐文惠太子博望苑[16],白烟凉草,离离蕤蕤[17],使人踌躇不忍去。沿道多苍松,或如翠盖斜偃[18],或蟠身矫首如王虺搏人[19],或捷如山猿伸臂掬涧泉饮[20]。相传其地少林木,晋、宋诏刺史郡守罢官职者栽之[21],遗种至今。

  抵圜悟关。——关,宋勤法师筑[22],太平兴国寺在焉[23]。梁以前,山有佛庐七十,今皆废,惟寺为盛,近毁于兵,外三门仅存。自门左北折入广慈丈室[24],谒钦上人[25]。上人出,三人自为宾主。适松花正开,黄粉毵毵触人[26],捉笔联松花诗[27],诗不就[28]。予独出行甬道间[29],会章君三益至[30],遂执手至翠微亭,登玩珠峰。峰,独龙阜也,梁开善道场[31],宝志大士葬其下[32],永定公主造浮图五成覆之[33]。后人作殿,四阿铸铜[34],貌大士,实浮图。浮图或现五色宝光,旧藏大士履[35],神龙初[36],郑克俊取入长安。

  殿东木末轩[37],舒王所名,俯瞰山足如井底。出度第一山亭出[38],亭颜[39],米芾书[40]。亭左有名僧娄慧约塔[41]。塔上石,其制若圆楹[42],中斫为方[43],下刻二鬼擎之[44]。方上书曰:“梁古草堂法师之墓”,有融匾法[45],定为梁人书。

  复折而西,入碑亭,碑凡数辈[46]。中有张僧繇画大士相[47],李白赞,颜真卿书[48],世号三绝。又东折度小涧,涧前下定林院基,舒王尝读书于此。院废,更创雪竹亭[49],与李公麟写舒王像[50],洗砚池,亦皆废。

  又北折至八功德水[51]。天监中[52],胡僧昙隐来栖山,龙为致此泉;今甃作方池[53]。池上有圆通阁,阁后即屏风岭[54],碧石青林,幽邃如画。前乃明庆寺故址,陈姚察受菩萨戒之所[55]。

  又东行至道卿岩[56]。——道卿,叶清臣字也,尝来游,故名。有僧宴坐岩下[57],问之,张目视,弗应。时雉方桴粥[58],闻人声,戛戛起岩草中[59]。从此至静坛,多臧矜先生遗迹[60]。复西折过桃花坞,询道光泉,舒王所植松已偃,惟泉绀碧沉沉如故[61]。

  日将夕,章君上马去,予还广慈。二君熟寐方觉[62],呼灯起坐,共谈古豪杰事,厕以险语[63],听者为改视[64]。

  【注释】

  [1]钟山:即今江苏南京市紫金山。南京古称金陵,后以金陵为别称,所以钟山又名金陵山。

  [2]秣(〓)陵:南京旧称。秦时改金陵为秣陵,东汉末,孙权改称建业。尉:指县尉。

  [3]吴大帝:三国吴帝孙权死后谥大皇帝。封曰蒋侯:相传孙权建都建业后,蒋子文显灵异,孙权封他为中都侯。

  [4]讳(〓):封建时代以为称呼帝王或尊长的名字是不敬的,视为忌讳,应予回避。这句是说孙权祖父名“钟”,所以忌讳“钟”字。

  [5]扬:扬州。孙权时扬州治所在吴都建业,所以称“扬都”。镇:一方、一州的主山。

  [6]钟山龙蟠(〓):据《太平御览》引晋张勃《吴录》称,诸葛亮奉使到秣陵,见其山势,叹曰:“钟山龙盘,石头虎踞,此帝王之宅。“盘”,通“蟠”,盘曲而伏。“石头”,南京又名石头城。

  [7]辛丑:元至正二十一年(1361)。二月癸卯:农历二月廿一日。

  [8]刘伯温:刘基,字伯温;见本书《松风阁记》简介。夏允中:夏煜(〓),字允中,明初总制浙东诸府。

  [9]日在辰:谓辰时,为上午七点到九点。

  [10]半山:位于南京东门与钟山之间,故名。报宁寺:又名半山寺。

  [11]舒王:指王安石,宋哲宗时受封为舒王。

  [12]谢公:指谢安,东晋政治家,曾任宰相。谢公墩:谢安与王羲之曾登临,故名

  [13]部娄(〓):同“培〓”,小土丘。

  [14]病湿:以湿为患。宋神宗元丰元年(1078),王安石居半山,当地积水为患,王安石开渠决水,舍住处为寺,并名报宁寺。

  [15]陆修静(406—477):字元德,谥号简寂先生,南朝宋道士,曾两度居建康(即今南京)。茱萸(〓):落叶乔木,果实可入药。

  [16]齐文惠太子:指南朝齐武帝长子萧长懋。

  [17]离离:草木繁茂。蕤蕤(〓):草木下垂。以上两句极言其荒芜。

  [18]如翠盖斜偃:像绿色的盖子斜倒着。

  [19]蟠身矫首:身子弯曲而伏着,昂着头。王虺(〓):大毒蛇。

  [20]“捷如”句:意谓像猿猴伸出两臂捧泉水喝一样敏捷自如。

  [21]诏(〓):皇帝的命令。

  [22]勤法师:高僧名,法号勤,其事未详。

  [23]太平兴国:宋太宗赵光义的年号,共二十二年(976—997)。太平兴国寺:原名开善寺,梁武帝天监十四年(515)建,北宋改称太平兴国寺,后又改名蒋山寺、灵谷寺。

  [24]广慈:寺内院落名。丈:方丈的简称,一所寺院的住持者。

  [25]谒:进见。上人:尊称长老和尚。钦:方丈的法号。

  [26]毵毵(〓):枝条细长的样子,这里指松花花蕊细长。

  [27]捉笔:提笔,执笔。联松花诗:以松花为题联诗。联诗:联句作诗,几人共作一诗,依次各作一句或几句,联成一诗。

  [28]不就:未成。

  [29]甬道:院落中用砖石砌成的路。

  [30]会:赶上,碰上。章三益:章溢,字三益,浙江龙泉人,朱元璋起事后被聘用,官至御史中丞。

  [31]开善:指开善寺,即太平兴国寺。道场:佛教诵经、礼拜、行道的场所。

  [32]宝志:梁武帝时高僧的法号。大士:佛教对佛和菩萨的称呼。

  [33]浮图:即“浮屠”,这里指佛塔。五成:五重,五层。

  [34]“四阿”二句:谓四角用铜铸造佛像,使佛塔坚实。“阿”,角,此指塔顶四角飞檐。

  [35]履:鞋。

  [36]神龙:唐中宗李显的年号,共二年(705--706)。

  [37]木末轩:建筑名。“轩”,带廊的房屋。

  [38]出度(〓):出来走到。

  [39]颜:门上的匾。

  [40]米芾(〓):字元章,北宋著名书画家,曾任礼部员外部。书:书写。

  [41]娄慧约:俗姓娄,法号慧约,其事未详。塔:即慧约墓。

  [42]圆楹:圆柱。

  [43]中斫(〓)为方:中间凿作方形。

  [44]擎(〓):举,托。

  [45]融匾法:晋书法家王羲之曾说,书法的要领“若轮扁(古石匠)斫轮,不疾不徐,得之于心,应之于手,口所不能言也”(虞世南《笔髓论》引),此用其语意,赞美墓碑的书法精妙。“融”,领会融化。“匾”,通“扁”,指“轮扁斫轮”的高超技巧。“法”,方法,技巧。

  [46]辈:行,排。

  [47]张僧繇(〓):南朝梁著名画家,曾任武陵王国侍郎、吴兴太守等,善于画人物及佛教画。相:像貌。

  [48]颜真卿:字清臣,唐代大书法家,曾任吏部尚书、太子太师。他的书法世称“颜体”,对后代影响很大,有多种碑帖传世。

  [49]更创:改建。

  [50]李公麟:字伯时,号龙眠居士,北宋书画家,擅长人物像、佛道像等。

  [51]八功德水:在钟山东面。参看下注。

  [52]“天监”三句:传说胡僧昙隐来居住钟山,山中缺水。有一老人自称山龙,答应给胡僧水喝,不时便涌水成池。不久来一西僧,说他们的八个水池丢失一个。此泉之水有八个特点:清、冷、香、柔、甘、净、经久不臭、免除病痛。后因此称为八功德水。“天监”,南朝梁武帝的年号,共十八年(502—519)。 “胡僧”,古代对今西南亚一带的僧人称胡僧,而对今印度等南亚的僧人称西僧。

  [53]甃(〓):用砖砌。

  [54]屏风岭:钟山的最高处。

  [55]姚察:字伯审,曾任南朝陈支度吏部尚书,隋秘书丞。受戒:这里指佛教信徒接受师父授与佛教戒条的仪式。姚察幼年在明庆寺受戒。

  [56]道卿岩:北宋庆历年间,太守叶清臣曾游此,遂以他的字命名此岩。又,岩上有风亭,亦为叶清臣所建。

  [57]宴坐:闲目安坐。

  [58]雉(〓):野鸡。桴(〓)粥:同“孵鬻”(〓),即孵育。

  [59]戛戛(〓):鸟类起飞的响声。

  [60]臧矜先生:未详。

  [61]绀(〓)碧:深青带红的颜色。

  [62]二君:指同行者刘基、夏煜。下同。

  [63]厕:混杂,夹杂。险语:惊人之语。

  [64]改视:吃惊失色的意思。

  明日甲辰[1],予同二尹游崇禧院。——院,文皇潜邸时建[2]。从西庑下入永春园[3],园虽小,众卉略具[4]。揉柏为麋鹿形[5],柏毛方怒长[6],翠濯濯可玩[7]。二君行倦,解衣覆鹿上,挂冠鼠梓间[8],据石坐,主僧全师具壶觞[9],予不能酒,谢二君出游[10]。夏君愕曰: “山有虎,近有僧采荈[11],虎逐入舍,僧门焉[12],虎爪其颧,颧有瘢可验[13]。子勿畏,往矣。”予意夏君绐我[14],挟两驺奴登惟秀亭[15]。“亭宜望远”,“惟秀永春”,皆文皇题榜[16],涂以金。

  又折而东,路益险。予更芒屩[17],倚驺如肩,踸踔行[18],息促甚[19],张吻作锯木声。倦极思休,不问险湿,蹀蹀据顿地[20]。视燥平处不数尺,两足不随[21]。久之,又起行。有二台,阔数十丈,上可坐百人,即宋北郊坛祀四十四神处[22]。问蒋陵及步夫人冢[23],无知者,或云在孙陵冈。至此屡欲返,度其出已远,又力行登慢坡[24],草丛布如毡[25],不生杂树,可憩,思欲借褥茵卧[26],不去。坡,古定林院基,望山椒无五十弓[27],不翅千里远出[28],竭力跃数十步,辄止,气定又复跃[29]。如是者六七[30],径至焉。大江如玉带横围[31],三山矶、白鹭洲皆可辨[32];天阙、芙蓉诸峰[33],出没云际。鸡笼山下接落星涧[34],涧水滮滮流[35]。玄武湖已堙久[36],三神山皆随风雨幻去。西望久之,击石为浩歌[37]。歌已,继以感慨。

  又久之,傍崖寻一人泉[38]。泉出小窍中,可饮一人,继以千百弗竭[39]。循泉西过黑龙潭[40],潭大如盎[41],有龙当可屠[42]。侧有龙鬼庙,颇陋。由潭上行,丛竹翳路[43],左右手开竹,身中行,随过随合。急腥风逆鼻,群鸟哇哇乱啼,忆夏君有虎语,心动,急趋过,似有逐后者[44]。又棘针钩衣,足数踬[45]。咽唇焦甚,幸至七佛庵。——庵,萧统讲经之地[46],有泉白乳色,即踞泉〓咽[47]。衫袂落水中[48],不暇救,三咽,神明渐复[49]。庵后有太子岩[50],一号昭明书台[51]。方将入岩游,庵中僧出肃[52],面的新瘢。询之,即向采荈者[53]。心益动,遂舍岩问别径以归[54]。所谓白莲池、定心石、宋熙泉、应潮井、弹琴石、落人池、朱湖洞天[55],皆不复搜览[56]。

  还抵永春园,见肴核满地[57],一髫童立花下[58]。问二客何在,童云: “迟公不来[59],出壶中酒饮,且赋诗大噱[60],酒尽,径去矣。”予遂回广慈,二君出迎。夏君曰:“子颜色有异,得无有虎恐乎[61]?”予笑而不答。刘君曰:“是矣!子幸不葬虎腹,当呼斗酒[62],涤去子惊可也。”遂同饮。饮半酣,刘君澄坐至二更[63],或撼之,至舞笑钓之[64],出异响畏胁之,皆不动。予与夏君方困,睫交不可擘[65],乃就寝。

  又明日乙巳[66],上人出犹未归,欲游草堂寺[67],雨丝丝下,意不在,乃还。

  按地理志[68],江南名山,惟衡、庐、茅、蒋[69]。蒋山固无耸拔万丈之势,其与三山并称者,盖为望秩之所宗也[70]。晋谢尚,宋雷次宗、刘勔,齐周颙、朱应、吴苞、孔嗣之,梁阮孝绪、刘孝标,唐韦渠牟[71],并隐于此。今求其遗迹,鸟没云散[72],多不知其处。惟见〓儿牧竖[73],跳啸于凄风残照间[74],徒足增人悲思[75]。况乎一刻之来,一日万变,达人大观[76],又何足深较?予幸与二君得放怀山水窟[77],人事往乐,千金不人易也[78]。山灵或有知[79],当使余游尽江南诸名山,虽老死烟霞中[80],有所不恨,他尚何望哉?他尚何望哉?

  章君约重游未遂[81],因历记其事[82],一寄二君,一遗上人云[83]。

  【注释】

  [1]甲辰:二月廿二日。

  [2]文皇:指元文宗图帖睦耳。潜邸:称皇帝即位前住过的地方。图帖睦尔当皇帝以前为怀王,住在今南京。

  [3]庑(〓):堂屋周围的走廊。

  [4]众卉略具:各种花草大体都有。

  [5]揉柏:矮而丛生的柏树。

  [6]怒长:猛长。

  [7]濯濯(〓):指柏叶饱满而有光泽。

  [8]鼠梓:树名,又名苦楸、鼠李。

  [9]主僧全师:居住崇禧院的和尚,法号为“全”。具壶觞(〓):准备下酒壶、酒杯,谓以酒待客。

  [10]谢:辞别。

  [11]荈(〓):晚采的茶叶。

  [12]门:用作动词,关门。

  [13]颧有瘢(〓)可验:颧骨上有伤疤可以证明。

  [14]绐(〓):诈骗。

  [15]挟:带着。驺(〓)奴:随从,仆人。

  [16]题榜:题字榜书。这句是说“亭宜”二语是文皇亲自题写的。

  [17]更芒屩(〓):换草鞋。

  [18]踸踔(〓):跛行,一足跳着走。

  [19]“息促”二句:呼吸十分急促,张着嘴呼吸,发出锯木头一样的声音。

  [20]蹀蹀(〓):小步行走。据(〓):困难。顿地:用脚叩地。

  [21]两足不随:两脚不听使唤。

  [22]宋北郊坛:南朝宋祭地神的地方。晋在覆舟山南建北郊坛,因地势低湿,宋曾几次迁移,最后移至钟山之北。祀:祭祀。

  [23]蒋陵:蒋子文陵墓所在地。孙权死后也葬蒋陵,所以又称孙陵。步夫人:孙权夫人,死后追封皇后,葬于蒋陵。冢(〓):坟墓。

  [24]慢坡:缓坡,不陡的坡。

  [25]草丛布如毡:草一簇簇的,长得很密,像毛毡一样。

  [26]茵:席,垫。

  [27]山椒:山顶。弓:量距离的工具及单位,每弓约五市尺。

  [28]不翅:不但,不止。这句连上句说,看着很近,走起来很远。

  [29]气定:呼吸平静下来。

  [30]“如是”句:这样停停走走,有六七次。

  [31]大江:指长江。

  [32]三山:上三山在今南京市西,下三山在南京东,都有三峰南北相连。矶:突出江边的山石。白鹭洲:即今南京市西长江中的江心洲,李白有“朝别朱雀门,暮宿白鹭洲”的诗句。

  [33]天阙:指天阙峰,即南京牛头山,也叫牛首山。世传晋欲立阙,王导指着牛头山曰:“此即天阙也!”芙蓉:指芙蓉峰,祖堂山的主峰。在牛头山南面。

  [34]鸡笼山:又名鸡鸣山,是钟山的属山。明朝初年在山颠置仪表,名观象台,后紫金山天文台即以此为基础。落星涧:在钟山之东。

  [35]滮滮(〓):水流动的样子。

  [36]玄武湖:俗称后湖,南朝时称练湖,在今南京市东北,周长约十里,湖中多洲。由于年久失修,久已淤塞,后经修整,成为游览胜地。堙(〓):堵塞。

  [37]“击石”句:敲打着石头高声歌唱。

  [38]傍:沿着,顺着。一人泉:在钟山高峰上,每次只容一勺,但永远舀不尽。

  [39]千百弗竭:供千百人饮用,而泉水不枯竭。

  [40]黑龙潭:在今南京市区西。

  [41]盎(〓):盆。

  [42]“有龙”句:如果有龙就可以杀。“屠龙”,《庄子·列御寇》载:有一个叫朱泙漫的人跟支离益学屠龙,耗尽家产,三年学成,但没有地方可用。

  [43]丛竹翳(〓)路:密密麻麻的竹子遮住道路。

  [44]逐后:从后面追来。

  [45]踬(〓):被绊倒。

  [46]萧统(50l一531):字德施,南朝梁文学家,梁武帝萧衍长子,天监元年立为太子,未及即位而死。谥昭明,世称昭明太子。信佛能文,曾招聚文学之士编《文选》三十卷,对后代文学很有影响。

  [47]踞泉〓(〓)咽:蹲在泉边舀水喝。

  [48]袂(〓):衣袖。

  [49]神明:精神。

  [50]太子岩:以梁太子萧统得名。

  [51]号:名称。昭明书台:昭明太子萧统读书处。

  [52]出肃:恭敬地出来迎接。

  [53]向:先前。

  [54]“遂舍”句:就不去太子岩而打听别的路返回。

  [55]白莲池:又名景阳井,池旁有白莲阁。宋熙泉:在钟山之西。应潮井:《舆地纪胜》称,在蒋山头陀寺中,井水与江水涨落相应。洞天:道教传说神仙居住的名山胜境,有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朱湖洞天为第三十一洞。

  [56]“皆不”句:都没有再去寻找游览。

  [57]肴核:吃剩的菜肴和果核。

  [58]髫(〓)童:小孩。“髫”,古时小孩下垂的头发。

  [59]迟(〓):等待。

  [60]噱(〓):大笑。

  [61]“得无”句:莫非受了老虎的惊吓。

  [62]当呼斗酒:应当叫一壶酒来。“斗”,古代酒器。

  [63]澄坐:静坐。“澄”,清而静。

  [64]钓:诱。

  [65]擘(〓):分开。

  [66]乙巳:二月廿三日。

  [67]草堂寺:又名山茨寺,在钟山之北。南朝齐周颙喜欢四川草堂寺的景致,就在钟山雷次宗学馆立寺,命名草堂。

  [68]地理志:历代史书中记述地理的部分多称地理志。这里指一般记述地理的著作。

  [69]衡:指衡山,在湖南中部。庐:指庐山,在江西北部。茅:指茅山,在江苏南部。蒋:指蒋山,即钟山。

  [70]望:古代祭祀山川的专名,意思是从远处望而祭之。秩:等级,次第。宗:尊崇。这句连上两句,意谓蒋山并没有高耸挺拔的态势,而能与衡山、庐山、茅山一起被人称道,因为它是历代帝王祭祀山川所崇仰的地方。

  [71]谢尚:字仁祖,官至豫州刺史,曾在钟山隐居。雷次宗:字仲伦,曾隐居庐山,宋文宗征聘到南京,在鸡鸣山设馆讲学。刘勔(〓):字伯猷,官至尚书右仆射,曾在钟山筑室栖息。周颙(〓):字彦伦,曾在钟山隐居,后出仕,官至国子博士。吴苞:字天盖,屡次征召不出,后在钟山下设馆讲学。孔嗣之:字敬伯,曾任中书舍人,后隐居钟山。阮孝绪:字士宗,隐居不仕,曾在钟山听讲,总结前人目录学成就,集有《七录》一书。刘孝标:名峻,文学家,曾任荆州户部参军,讲学东阳紫岩山,曾隐居于钟山。韦渠牟:曾做道士、僧人,还俗后官至太常卿,也曾隐居钟山。

  [72]鸟没云散:像鸟飞走云消失一样无踪无迹。

  [73]荛(〓)儿:打柴人。牧竖:放牛的孩子。

  [74]“跳啸”句:在凄风与残阳之间跳跃嬉笑。

  [75]徒:只,但。

  [76]达人:通达事理之人。大观:遇事看得深远。

  [77]放怀:无拘束地抒发感情。山水窟:牛首山西峰有山水窟。这里泛指钟山一带的山川河流及各种景致。

  [78]“千金”句:一千金也不换给别人。

  [79]山灵:山神。

  [80]烟霞:烟气和云雾。

  [81]未遂:没有实现。

  [82]历记:一一记述。

  [83]遗(〓):给。云:语助词,无具体意义。

  【作者及题解】

  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浙江浦江(今浙江浦江)人。元顺帝时征作翰林院编修,他以奉养父母为由,辞不奉诏,隐居龙门山著书。至正二十年(1360),朱元璋召请他到建康。明初奉命主修《元史》,官至翰林院学士承旨知制诰,后因事牵连被贬四川,死于途中。谥号文宪。明初朝廷许多重要文章,多出于他的手笔。有《宋学士文集》。

  本篇选自《宋学士文集》。它作于元至正二十一年(1361),是作者应朱元璋征召到建康的第二年。当时元朝面临覆灭,群雄逐鹿天下,朱元璋雄踞一方,但鹿死谁手,尚未终局。因此作者虽然应召到建康,但深慨于乱世纷争、历史兴亡,而无意于帝王事业,情愿“放怀山水窟”,“老死烟霞中”。本文便是借游钟山以寄慨抒怀,表明志趣。这一主题思想决定它的构思。开头点明钟山在历史上即为帝王的龙蟠之地;结尾一再声明除“游尽江南诸名山”外,别无他望;明确志趣和态度。富有情趣的是在历记两天多钟山游程中,生动具体地显示出作者和同时应征到朱元璋幕下的刘基、夏煜,彼此性格、兴趣不同。其实,他们三人同上钟山,而真正观胜访古的却是作者一人。他联句不就,饮酒不能,语险不任,笑受夏煜绐弄,佩服刘基澄坐,缺少志士风度。但他有名士情怀,从进入钟山,自圜悟关起,亲游三十来处名胜古迹,眺望十多处远山险峰,还向往搜访遗址幽境。而在游赏之中,处处叙史,从蒋子文到元文宗,详于南朝宋、齐、梁三代旧闻,留意佛教掌故,既以见作者学识,又寄托历史感慨。更值得玩味的是,他离惟秀亭到山椒,倦极思休,却又竭力跃起,终于到达顶峰而四望胜境,但想起此地猛虎伤人,看见僧颧伤瘢,前疑后验,以至“心动”、“心益动”,竟舍岩而归。在这虚虚实实的描写中,神情若见,胸怀披露,有大志,也有顾忌,所谓“一寄二君,一遗上人云”者,其实如此。由于构思的要求,因而本篇写作上另一特点是记游如记事,述古叙史多于描山摹水,语言简洁流畅,类似《水经注》笔法。

 

五明学佛网 工巧明 地理雕塑绘画建筑历史传记农工商业书法天文舞剧哲学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