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佛教的源与流:从白马寺、龙门石窟到大相国寺
2014/9/8   热度:501
中原佛教的源与流:从白马寺、龙门石窟到大相国寺 华广网6月6日河南洛阳讯 (记者 肖卓 特约记者赵国营 李新亮)6月4日至6月6日,“中华文化之旅”采访报道组先后来到开封的大相国寺、洛阳的龙门石窟和白马寺进行采访,通过对这三座著名佛寺的采访和了解,可以大致梳理出中原佛教文化传播发展的有关情况。 要在三天时间内弄清楚中原佛教文化传播发展的情况,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但幸运的是,我们能够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参观采访三个佛教圣地,对佛教文化在中原地区的传播发展便有了一个很直观的印象。 总体来讲,佛教文化传入中土后,首先在皇家和贵族中进行传播,其后扩散到民间,这三座寺庙都曾经作为皇家寺庙,具有典型的皇家寺庙特征,又因为时代的发展变化而各不相同,从中更可以看出中原佛教从皇家贵族的精神寄托到民间信仰的转变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既可以看到佛教作为一种世界性宗教自身旺盛生命力的生动体现,也可以看到中原文化吸收接纳和改造发展佛教成为本土宗教的艰辛历程。 中原文化的包容性在中原佛教文化的传播和发展进程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中原佛教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也为中原文化的创新改造提供了新的元素和动力,最终丰富了中原文化的内涵。 虽然我们最先参观的是大相国寺,其次是龙门石窟,再次是白马寺,但从中原佛教传播发展的历史渊源来看,似乎应该倒过来说。 先说白马寺, 白马寺为中国第一古刹,世界著名伽蓝,乃佛教传入我国后官办的第一座寺院,被中外佛教界誉为“释源”、“祖庭”。白马寺创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史载:东汉永平七年,汉明帝刘庄因夜梦金人,遣使西域拜求佛法。公元六十七年,汉使及印度二高僧摄摩腾、竺法兰以白马驮载佛经、佛像抵洛,汉明帝躬亲迎奉。公元六十八年,汉明帝敕令在洛阳雍门外建僧院,为铭记白马驮经之功,故名该僧院为白马寺。 从白马寺始,我国僧院便泛称为寺,白马寺也因此被认为是我国佛教的发源地。白马寺建寺以来,其间几度兴废、几度重修,尤以武则天时代兴建规模最大。白马寺为长方院落,坐北朝南,寺内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毗卢阁、齐云塔等。 现在的白马寺中既有东汉的题刻遗 迹,也有唐、元、明、清的遗迹,现存主要建筑多为明清两代修建。白马寺在中外佛教交往的历史上,曾经多次作出巨大贡献,而碰巧的是,在我们抵达白马寺前一周,也就是5月29日,印度总统帕蒂尔为白马寺印度风格佛殿落成剪彩,据了解,这也是印度在其国外兴建的唯一一所印度风格佛殿。用白马寺方丈印乐大师的话说,这座印度风格佛殿的落成为中印友好再立丰碑,昭示着中印两国人民将世世代代友好交往,共同前进。 再说龙门石窟,龙门石窟,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之际(公元493年),之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的营造,从而形成了南北长达1公里、具有2300余座窟龛、10万余尊造像、2800余块碑刻题记的石窟遗存。 龙门石窟是北魏、唐代皇家贵族发愿造像最集中的地方,是皇家意志和行为的体现,具有浓厚的国家宗教色彩。在北魏时期雕凿的众多洞窟中,以古阳洞、宾阳中洞和莲花洞、石窟寺这几个洞窟最有代表价值。其中古阳洞集中了北魏迁都洛阳初期的一批皇室贵族和宫廷大臣的造像,典型地反映出北魏王朝举国崇佛的历史情态。这些形制瑰异、琳琅满目的石刻艺术品,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域外文明交汇融合的珍贵记录。 唐代龙门石窟的重点洞窟中,以规模宏伟、气势磅礴的大卢舍那像龛群雕最为著名。这座依据《华严经》雕凿的摩崖式佛龛,以雍容大度、气宇非凡的卢舍那佛为中心,用一周极富情态质感的美术群体形象,将佛国世界那种充满了祥和色彩的理想意境表达的淋漓尽致。这组雕像体现了大唐帝国强大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显示了唐代雕刻艺术的最高成就。 清代武亿曾说:“龙门不仅为石镌佛场,亦古碑林也”。 “龙门二十品”是魏碑体的代表,它基于隶、形于楷,是隶书向楷书的过渡,是后代碑拓鉴赏家从众多的石刻题记中精选出来的魏碑书法精华。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称魏碑有“结构天成、笔法跳跃、精神飞动、血肉丰美等十美,他大力提倡学习书法应从龙门二十品入手,给“龙门二十品”以极高的评价。久负盛名的“龙门二十品”和褚遂良的“伊阙佛龛之碑”,分别是中国书法艺术史上魏碑体的珍品和唐楷书体的典范,堪称中国书法艺术之杰作。 龙门石窟延续时间长,跨越朝代多,所处地理位置优越,自然景色优美,更是许多石窟难以比拟的。龙门石窟以大量的实物形象和文字资料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许多领域的发展变化,对中国石窟艺术的创新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最后再说开封大相国寺。开封大相国寺位于开封市中心,红墙碧瓦,殿宇巍峨,霜锺远振,有“汴京八景”之“相国霜锺”、“资圣熏风”, 有“相国十绝”名誉天下(如画圣吴道子的成名作——被誉为“吴带生风”的文殊菩萨像)。 大相国寺是著名的皇家寺院、十大历史名 寺之一。原名建国寺,始建于北齐天保六年(555年),距今1400多年的历史。据载寺址为战国四公子信陵君的故宅。公元712年,唐睿宗为纪念自己由相王登上皇位,赐名大相国寺。北宋时期,大相国寺尤得皇帝尊崇,多次扩建,占地达500余亩,辖64个禅、律院,僧众数千人,是全国佛教中心。目前,保存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八角琉璃殿、藏经楼、钟鼓楼、千手千眼佛等殿宇古迹。 不论是从大相国寺所处的位置,还是从开封当地使用“大相国寺”这个名字(如我们住的一间小宾馆中有一个吃饭的包间名就叫大相国寺)的情况,还是很多小说戏曲采用大相国寺的传说来看,大相国寺虽然长期作为皇家寺院,但是它的民间化色彩都更加明显。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