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泰岳寺觅迹
2014/9/8   热度:386
岭南泰岳寺觅迹 单杭英 上虞南乡曾有三大名寺,分别是泰岳寺、凉泉寺和宝泉寺。“泰岳寺的竹,凉泉寺的谷,宝泉寺的屋。”覆卮山脚下的老人中间曾流传着这样的话。 泰岳寺作为三大名寺之首,距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遗址地处岭南乡政府与覆卮山中间的泰岳行政村,根据史料记载,泰岳寺原名太岳广福禅寺,历代曾有高僧在此地弘扬佛法,泽被乡里,盛极一时。曹洞派三十八世浙绍上虞泰岳寺行道宏觉禅师曾自诩:“觉宏道师自为宗,泰岳山前振古风,普愿嗣孙遍法界,吴兴越顺悉圆通。” 相传,泰岳寺背靠泰岳山(又名凤凰山),坐落于凤凰山尾,顺山势建造,面朝西南,前后三进,有屋舍99间半。按佛教意义100代表圆满,而圆满则不可取,且99间半另含“九五之尊”之义。寺舍单层建造,石柱结构,雕梁画栋,内有一口500斤重的大钟。近代,泰岳寺曾一度移作它用。民国二十二年(1933),“当代茶圣”吴觉农在同乡王佐、胡愈之等协助下,集资3000银元,在此创办茶场,开创上虞大面积植茶的先河。1941年日本侵略军进犯上虞,白马湖畔春晖中学被迫解散,后经几位爱国青年教师努力,将学校迁至位于虞南山岙的泰岳寺,在这里继续抗战时期的艰苦教学。直至1945年,重新与白马湖春晖中学汇合,使春晖中学在战乱年代也未曾间断教学。土改及“文革”时,泰岳寺的大部分房舍被推倒造田,小部分房屋分给当地农民居住,千年古刹遭受不可逆转的破坏。 而今,当我们踏上这块承载了厚重历史文化的土地,极目远眺,泰岳山连绵着其它山脉,在山脚形成一个汇聚天地自然之气的朝南山坳,山坳纵深开阔,出口相对狭窄,既可抵挡风雪,又受阳光直射,确是一处“风水宝地”。山上植被葱翠,半山腰一片茶园,涓涓溪流沿着山谷顺流而下,在山岙口汇聚成一个半圆型的池塘。池塘周围,我们已看不到当初规模宏大的江南古刹,只见一片片稻谷芬芳,黄灿灿的在风中摇曳。有农人在地里挖花生,一头黄牛带着牛犊在荒地上吃草,旁边的林子里偶而惊飞起一只只白鹭……一派安静祥和的村野气息。 在熟悉当地的老王带领下,我们沿着石子和泥土小路走进山岙,遗址处还保留了几间仍然完好的房舍,原是泰岳寺的几处偏室,其中3通间仍供奉着菩萨,门口悬挂着大红灯笼,正梁上悬挂着写有“泰岳寺”的匾额,里面还垂挂了许多写有善男信女名字的彩色条幔。门廊墙壁尚存构图完整、色彩明朗、人物丰满的绘画,梁上有褪色的精致红漆木制雕刻,屋后檐下的外墙上一些简单的线条绘画依稀可辨。偏室的石墩构造比较奇特,门厅两个柱子下的圆墩中间突起,据说当初用作门槛的支撑。宏伟的正大殿已倒毁造田,在地基上仔细寻找,仍能发现许多打造考究的大石墩、石柱、石条、石块,大都成了造田的基石。小路边杂草掩盖下也发现有一些石墩、石臼,在风雨侵蚀下静寂地躺在那里。其中一块田埂下作基石的石条依稀有篆刻的痕迹,已无法辨认刻的是什么文字。据当地村民说,泰岳寺庙旁边没有建塔,但在造田过程中曾发现过一些做工考究的缸盆。缸葬一般是和尚圆寂的一种丧葬形式。据此推断,寺的左侧或右侧应当曾建造过舍利塔。寺前曾有两棵高大的“抓痒树”(也被当地人们误传成“枣树”,因当地口音“抓”与“枣”同音),据说,用手在树干上用力抓挠,树枝会“簌簌”发抖,好似被抓了痒。此处交通不便,根据古寺当初的规模及留存的石构件来看,应当还有很多在造田时被埋没到地下。 历史的沧桑巨变,使一些事物从无到有,从兴建到辉煌到消逝,现在,千年古刹已销声匿迹,连同当时文明碎片一同埋入地下,庇佑着寺庙的古树也不知所终,是什么还在那里见证着兴衰荣辱。走出山坳,再回头望去,未闻当年古寺的晨钟暮鼓,看到的只是沐浴着阳光的稻田与茶园,仍然闪烁着灿烂夺目的光彩。站在历史边缘,我们又能做些什么呢?!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