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寺庙出了个名长老
2014/9/8   热度:1645
小寺庙出了个名长老 作者: 文/晚报记者 李双军 核心提示 在永城市芒山镇的保安山南峰山顶上,有一座小寺庙叫“芒山寺”。此庙虽然不大,但名气很大,海内外皆知。它之所以声名远扬,一个原因是此寺历史久远,更重要的原因是,它是台湾中道学苑住持、圆光佛学院净宗研究部导师释真华长老最初出家的地方。国庆长假期间,记者来到芒山寺探访,了解到了释真华长老和芒山寺的故事。 芒山寺原来像个道士庙 在永城市芒山镇问起芒山寺,大家都说自古就有,但谁也说不清修建于哪朝哪代,到底有什么来历。记者能搜集到的,有两种说法: 一是芒山寺即泰山奶奶庙,原名碧霞元君祠,位于保安山南峰山顶,坐北朝南,山门内有大殿厢房。大殿五间,重梁起架,黄绿琉璃瓦复面,单檐硬山式,系清代建筑。大殿中供奉三尊神像,中为碧霞元君,左为佩霞元君,右为紫霞元君,俗称“三仙奶奶”。山门里,大殿前两侧各有对称的三间厢房,有十殿阎君塑像。另有南屋三间为勤杂僧侣住处。每年农历三月二十至三十逢泰山奶奶香火庙会,豫、皖、苏、鲁四省商贾云集,好戏连台,善男信女们日夜蜂拥登山进香。“文革”期间,泰山奶奶庙虽被拆除,但每年的物资贸易大会照常进行。1993年春重建了泰山奶奶庙,重塑了碧霞元君神像。碧霞元君为道教所奉之神,名氏不可考,碧霞元君乃其封号。其来历说法不一,一说碧霞元君是东岳大帝黄飞虎之女;另一说是:“玉女非东岳女。黄帝建岱观时,尝遣七女云冠羽衣,以迎西昆仑真人。玉女乃七女中修而得仙者。”相传,宋真宗朝拜东岳时,诏封天仙玉女碧霞元君,建调奉祀。明初,对碧霞元君又加封为“天仙玉女广灵慈惠恭顺普济护国庇民碧霞元君”,并诏天下郡、邑、村建行宫奉祀。泰山奶奶庙于2002年改为芒山寺,除供奉“三仙奶奶”外,还供奉着佛祖。但当地群众仍习称“奶奶庙”。 二是释真华长老的回忆录《我的童年》一书里的记载,他写道:“我出家的小庙叫泰山庙,亦名泰山禅院。坐落在山城集南门外风景秀丽的保安山顶上,庙四周有一两丈高的石头墙围着,山门是一座古式的门楼,从远处看好像一个山寨。庙内除了有一座宫殿式、用五彩琉璃瓦盖的正殿外,东西两侧还有长廊及五间大楼、三间客厅、两间丈室,再加上厨房、磨房、粮仓、柴园、牛栏等,总数不下四十间房屋。但正殿供的不是佛像,也不是菩萨像,而是三尊头戴凤冠、身穿霞帔的‘泰山奶奶’。正殿两边也都是女神,东边的一位手里捧着一只像织布梭一般大小的泥塑眼睛,其名曰‘眼光奶奶’。西边的一位则怀里抱着一个笑脸迎人、逗人喜爱的泥塑娃娃,其名曰‘送子娘娘’。关于什么奶奶什么娘娘的来历,我不知道,只记得泰山奶奶的神龛两边有一副‘昔日曾舍皇宫贵,今朝永为泰山神’的对联,神龛上面还有一块‘泰山行宫’的金字大匾……总之,我出家的小庙纯然是一个充满了‘三清观’气氛的道士庙。然而,这座庙上却住着四五位受过三坛大戒的比丘,两三位跑遍大江南北的老参。” 苦孩子为生活而落发 七八十年前,在永城市山城集(今芒山镇)有一刘姓大户,该户是山城集东门街上的首富,有良田五顷,住宅四所,山场一片,临街店铺十多间。1922年农历二月十五,刘复宇出生在这个富裕之家,他上有四个哥哥和一个姐姐。在他出生的当夜,有猫头鹰在他家的柴园里叫了一夜,他的父亲认为他是个不祥之物,要把他扔到山上喂狗,多亏了祖母拦住,才保住了性命。 或许刘复宇真的不祥?自他出生后,刘家的家运每况愈下,一年衰似一年。在刘复宇快三岁的时候,他的祖父被人诬告,结果打官司把“养老地”卖掉六十亩。接着,他家又遭了一次“天火”,四间房屋全部化为灰烬。如果仅仅是这样,刘家的日子也还过得去,可是到刘复宇四岁的时候,他的祖父、伯父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先后病故。接下来他的四个哥哥、一个姐姐悉数夭亡。刘复宇的母亲心痛至极,也悬梁自尽。可怜的刘复宇接连失去亲人,而父亲更认为这一切都是他造成的,对他不闻不问,他只好跟随白发苍苍的祖母生活,受尽了难以言说的苦难。九年后,刘复宇的祖母也撒手西去,此后,他被叔父收养一段时间后便流浪街头。 “何以长惆怅?人生似朝菌!那堪数十年,新旧凋零尽?以此思自哀,情意不可忍。奈何当奈何!脱体归山隐。”刘复宇像浮萍一样到处漂流,衣不遮体,食不果腹。在他十四岁那年,栖身在火神庙里的他遇到了一个人,使他的生活从此发生了改变。这个人是山城集上的接生婆陈大娘,她是个热心肠,人又直爽,大家都敬重她。有一天,她在路上遇到了刘复宇。看刘复宇可怜,陈大娘说:“我介绍你到南山庙去当和尚吧,到那里不但不用挨饿受冻,而且还能去念书!”刘复宇说:“人家都说好孩子不舍得到庙上,我虽穷,也不算是坏孩子,为啥要去当和尚?”陈大娘劝道:“现在庙上有四五个小和尚,穿戴都很好,在学屋里念书。你要愿意,我把你介绍给当家的做徒弟,比其他的小和尚还好!” 经陈大娘的劝说,刘复宇动了心。那天,他穿着陈大娘给他做的新衣裤,抱着一个二十多斤重的大西瓜,跟随陈大娘上了保安山泰山庙。当家的和尚收下了他,但他无论如何也不愿意剃掉自己的“茶壶盖”。吃过午饭,陈大娘走了,几个和尚像杀猪一样把他摁住,强行给他剃了光头。从此,他便成了泰山禅院里的一员,法名真华。 老和尚的房里到处都是钱 刘复宇出家后,生活有了保障。因为泰山禅院的香火实在太旺盛。记者走访了现芒山寺里的住持释湛雨和真华长老的好友七十七岁的张庆麟先生,并参阅了真华长老所著的《我的童年》一书,了解到了当时的盛况。 泰山禅院每年三月有一个香火会,会期说是十天,其实一个月才能结束。香客来自周围的砀山县、萧县、丰县、沛县等地,他们举着“朝山进香”的龙凤大旗,锣鼓喧天,浩浩荡荡上山,每队都有近百人。他们虔诚地跪拜、祈祷,然后同时喊道:“千里烧香为磕头,不舍钱财福难求!”“大把撒金钱,富贵万万年!”喊完,便把银元、铜板飞蝗似的向各个神龛里撒去。就这样十七八天下来,房间里起码堆积一二十袋各种铜钱,其他的老和尚的房间里也到处都是钱。 除此香火会的收入外,庙里还有数百亩田地,以及山上果树等的收入,二十二个和尚生活非常富足。泰山庙的和尚有钱人人皆知,因此惹得土匪眼红,有一年的香火会,土匪光顾,把香火钱抢个净光,当家和尚还差点丢了性命。 真华出家那年,庙里连他一共有五个小和尚,那几个小和尚都在山前柿园村的私塾里念书。几位年龄不等的老和尚,则大多是吃饱饭没事做,以吸鸦片、搓麻将、玩纸牌来消磨时光。真华除了听老和尚的招呼做些端茶、奉饭、扫地、烧香、下山购物等琐事外,就是每天下午提着篮子到庙四周的野草杂树中找鸡蛋。直到他十五岁那年,才被师父送进私塾。 真华捐资重建芒山寺 1938年,日本鬼子进中国,将泰山禅院破坏。僧人外出化缘重建,可是到了“破四旧”时,又扒掉了。山上从此荒芜一片。 泰山禅院被破坏后,真华于1945年来到南京宝华山。两年后,又到江苏常州天宁佛学院求学。学习一年,他又到苏州灵岩山寺任知客师,但仅仅做了一年,便被作为“壮丁”抓到台湾服役。1952年,真华退役,被分配到台湾长桥国民学校工作。1953年,他在台湾汐止弥勒内院重现僧相,再披袈裟,培育僧才。历任台湾佛教会常务理事、新竹佛教会理事长、福严佛学院院长。现任台湾中道学苑住持、圆光佛学院净宗研究部导师,并著有《参学琐谈》、《行化杂记》等书。 真华长老人在台湾心系故乡,怎么也忘不了自己苦难的童年,忘不了自己出家的小庙。1992年,他出资重建了泰山禅院,改名为“芒山寺”。 现在的芒山寺有五六位僧人,住持是七十六岁的释湛雨。他十多岁到保安山,1994年接任住持。他告诉记者,他们寺院里虽然僧人不多,但以真华长老为楷模,每天严做功课,真心修行。因为此寺是真华长老出家的地方,加上位置处于声名远扬的芒砀山,因此游客很多,香火也旺。 来源: 商丘报业网—京九晚报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