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山和博山能仁禅寺


2014/9/8    热度:537   

  博山和博山能仁禅寺

  ( 一 )

  二十年来 ,我到博山能仁禅寺(下称博山寺)不下百次。

  从小时候随母亲去礼佛到成年后陪她去进香,从带着私人朋友去博山寺游玩到陪同公家客人前去参观 —— 博山的秀美与清新,博山寺的庄严与雄伟,还有庙宇里特有的晨钟暮鼓和缭绕香烟,已经深入我的内心,烙印在我的记忆之中了。

  然而,迄今为止,我却没有写过博山和博山寺的任何文章,虽然我曾赋文百万余言,但唯独没有为博山和博山寺留下只言片语 —— 是害怕破坏博山寺的神性吗?是因为寓居博山的词宗辛弃疾的光芒而怯笔吗?

  但如今,我却觉得很有为博山和博山寺写点东西的必要了。由于历史、经济和社会的原因,博山也好,博山寺也好,都没有更多的文字记载,也没有得到较好的保护、宣传、包装、推介和开发,因此,有着千年历史沉淀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博山和博山寺并未真正为世人所了解和认知,初到博山寺的人只会感叹“好大一座庙”!再到之人还会加上一句“这里的菩萨真灵”!

  历经无数风雨、积淀了千年人文的博山寺竟然沦落到仅仅是“好大一座庙”的地步,每每念想至此,我便悲不自禁:这是多么无情的文化缺失和历史遗忘啊!这也正是我萌生写意的根本原因。我定要将自己所知关于博山和博山寺的一切告诉人们 —— 虽然我也知之不多知之不详,但我一定要写,这是责任,也是义务。

  (二)

  还是先从博山说起吧。

  清同治十一年《广丰县志》卷一之四山川篇关于博山的记载只有短短三十一个字: 博山,古名通元峰,在县西北二十余里,与鹤山对峙,唐天台韶国禅师建寺于此。 可是,此志卷七的绘图篇却对博山和博山寺周边景致标识得十分细致具体,图上所列处所达二十六处之多(还有一些未曾标明)。

  我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关注博山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期间多次深入博山采风,数十次与博山村的居民交谈,也曾留宿博山寺,与寺内僧众有过交往,积累了许多关于博山和博山寺的资料(绝大多数是口述流传的),今年,有幸从县委统战部退休老干部周岩先生那里讨获一些较为详细的书面资料,于是对博山和博山寺进行了较长时间的集中研究。

  按照我个人的理解,博山的景观大致上可分为四类。第一类是以景物形态命名的,主要有九龙戏珠,即九座狭长的小山起伏如波,似九龙争抢博山寺前一高高隆起的圆形山阜。伏虎长啸,即博山寺东边一山形如伏虎,作张口长啸状。虎岩奇观,即有一山状似虎头,有洞如虎口,洞中有天然石头酷似狮、虎、牛、马、鹰、鸦、雀、蝙蝠以及花草树木等动植物,形神各异,惟妙惟肖。浴龙池,今名博山湖,即博山寺前一湖泊,常年不涸,山石树木倒映湖中,清幽奇秀,古往今来,吸引了无数游人。笔架石,即稼轩书舍前一长约一丈、宽和高各约五尺的奇石,状如笔架,传说当年一代词宗辛弃疾挥毫赋词之后,常将大笔搁于此石之上。雨岩,即博山寺西南稼轩书舍附近一古岩洞,古时岩中有泉飞泻,如雨飘洒,因名雨岩。遗憾的是,现泉已枯。岩中有两石,一小一大,似童子拜观音。弃疾十分喜欢此石,他取义《离骚 · 九歌》,将此石命名为“山鬼”,并赋《山鬼谣》一阕言志。辛弃疾对雨岩情有独钟,他不但将书舍建在雨岩边上,还专门为雨岩赋词七阕,现抄录如下 ——

  之一:《念奴娇·赋雨岩》 效朱希真体 近来何处,有吾愁,何处还知吾乐。一点凄凉千古意,独倚西风寥廓。并竹寻泉,和云种树,唤做真闲客。此心闲处,未应长藉丘壑。 休说往事皆非,而今云是,且把清尊酌。醉里不知谁是我,非月非云非鹤。露冷松梢,风高桂子,醉了还醒却。北窗高卧,莫教啼鸟惊着。 之二:《水龙呤 · 题雨岩》 岩类今所画观音补陀,岩中有泉飞出,如风雨声 补陀大士虚空,翠岩谁记飞来处?蜂房万点,似穿如碍,玲珑窗户。石 髄 千年,已垂未落,嶙峋冰柱。有怒涛声远,落花香在,人疑是,桃源路。 又说春雷鼻息,是卧龙,弯环如许。不然应是,洞庭张乐,湘灵来去。我意长松,倒生阴壑,细吟风雨。竟茫茫未晓,只应白发,是开山祖。 之三:《蝶恋花》 月下醉书雨岩石英钟浪 九畹芳菲兰佩好,空谷无人,自怨娥眉巧。宝瑟冷冷千古调,朱丝弦断知音少。 冉冉年华吾自老,水满汀洲,何处寻芳草!唤起湘累歌未了,石龙舞罢松风晓。 之四:《山鬼谣》 雨岩有石,状怪甚,取《离骚·九歌》,名曰“山鬼”,因赋《摸鱼儿》,今改名 问何年,此山来此?西风落日无语。看君似是羲皇上,直作太初名汝。溪上路,算只有,红尘不到今犹古。一杯谁举?笑我醉乎君,崔嵬未起,山鸟覆杯去。 须记取,昨夜龙湫风雨。门前石浪掀舞。四更山鬼吹灯啸,惊倒世间儿女。依约处,还问我:清游杖屦公良苦。神交心许。待万里携君,鞭笞鸾凤,诵我《远游》赋。

  之五:《生查子·独游雨岩》 溪边照影行,天在清溪底。天上有行云,人在行云里。 高歌谁和余?空谷清音起。非鬼亦非仙,一曲桃花水。 之六:《定风波》 用药名招婺源马荀仲游雨岩,马善医 山路风来草木香,雨余凉意到胡床。泉石膏肓吾已甚,多病,提防风月费篇章。 孤负寻常山简醉,独自,故应知子草玄忙。湖海早知身汗漫,谁伴?只甘松竹共凄凉。 之七:《定风波》 再和前韵药名 仄月高寒水石乡,倚空青壁对禅房。白发自怜心似铁,风月,使君仔细与平章。 平昔生涯筇竹杖,来往,却渐少鸟笑人忙。使好剩留黄绢句,谁赋?银钩小草晚风凉。

  第二类是以宗教名词命名的,主要有帝释峰、梵王峰、禅那窟等。帝释峰位于博山寺右后方,为博山最高峰,海拔达 460米。“帝释”乃佛教中护法神之一,此峰以帝释命名,意为博山寺有一高大伟岸的护法神守护着。周岩先生研究博山多年,他说站在帝释峰上,东南可遥望铜钹云雾;西北可远眺广信(上饶)迷津;向南可观丰溪如白练飘扬,见上广公路车水马龙;东北可视号称“江东第一洞天”的排山天桂岩,遥想当年抗金名将韩世忠立于天桂岩前的豪迈英姿。大有“一览众山小”的气概,可以找到“绝顶间挥手,千峰欲点头”的感觉。我听后立刻就想去了,后来终于有了机会,果如周岩先生所言,置身峰顶,俯瞰四方,山川、田野、河流、村庄、房舍、公路,尽收眼底,一种气吞万里、万物藏胸的豪情油然而生。

  梵王峰位于博山寺的正后方,“梵王”也是佛教中的护法神,是释迦牟尼佛的右肋侍。以梵王名峰,意与以帝释名峰一样。在梵王峰上,博山寺便一目了然了 —— 殿堂楼阁,排列有序;大雄宝殿,庄严肃穆;屋檐高翘,勾心斗角;青铜香炉,紫烟缭绕;放生池前,人来人往;洗钵池边,藤缘古塔;素衣香客,虔诚顶礼;灰袍僧人,拥膝谈禅,一派静谧、幽深、安然、超脱的山寺画图。

  禅那窟位于博山寺左后方,“禅那”一词佛教中意为“定慧”,佛教讲究入定,入定而静,静而能思,思而达慧,慧方可悟透佛理,然后成佛。宋代,博山寺有一僧人曾在后山洞窟中修炼入定,因名“禅那窟”。我曾拿着同治十一年县志“博山寺图”的复印件到后山去寻找“禅那窟”,但费了好大气力也没找到,只好遗憾地坐在一块酷似山羊的石灰石上作联翩浮想 —— 宋代那个僧人是否修炼成佛?是什么动力促使他走出寺庙走进山洞的呢?

  久处洞窟,他就不怕炎热、不怕寒冷、不怕虫豸、不怕野兽、不怕饥饿、不怕黑暗、不怕孤独、不怕寂寞吗?

  第三类是以古遗址命名的,如稼轩书舍遗址、王氏庵遗址、讲经台遗址和无异禅师墓塔遗址等。稼轩书舍是南宋爱国将领、一代词宗辛弃疾退居上饶时在博山寺西南侧搭建的几间茅屋。历代《广丰县志》都称稼轩书舍为“稼轩读书处”,而据我考证,这种说法是站不住脚的。第一,稼轩退居上饶时已经比较贫困, 1196年春,他在铅山县瓢泉建茅屋数间,准备由上饶带湖迁往铅山瓢泉,曾赋词《水调歌头》,其上阕为: 我亦卜居者,岁晚望三闾,昂昂千里,泛泛不作水中凫,好在书携一束,莫问家徒四壁,往日置锥无。借车载家具,家具少于车。 试想,家徒四壁的稼轩先生,全家的家具都装不满一辆牛车,又哪有闲钱和闲情在广丰博山建房读书啊?第二,辛弃疾退居上饶至死仅二十五年,却先后在上饶带湖、铅山县瓢泉、上饶县黄沙、广丰县博山等多处建有书院,如果都用来读书,那么本已穷困的稼轩读书之处又何其多也!第三,稼轩向来反对读书太多,他在《清平乐 · 寿信州守王道夫》一词中曾写道: 读书平生三万卷,满酌金杯听劝。男儿玉带金鱼,能消几许诗书? 既然如此,本就生活拮据的稼轩又怎么会到处建造书院呢?第四,铅山县志载有稼轩两份书稿,分别是《窃愤录》和《瓢泉秋月课稿》,即如今老师们的备课稿,这就说明了当时稼轩确是以教书为业。第五,《稼轩词》序的作者范开曾自称是稼轩门人,并说: “久从公游,其残膏剩馥,得所沾为多。” 第五,在广丰,流传着稼轩书舍“二十个学生二十一个秀才”的故事,即稼轩先生收了二十个学生,请了一个厨师,厨师无事之时也爱听先生讲课,久而久之,厨师也成了学问高深的人。以上种种都说明了稼轩退居上饶之后的职业是教书。因而,我窃以为,“稼轩读书处”实为“稼轩教书堂”也。

  王氏庵遗址的具体位置现已无从考证,辛弃疾曾留宿该庵并留下两阕词章。一阕是 《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另一阕是 《江神子·博山道中王氏壁》 一川松竹任横斜,有人家,被云遮。雪后疏梅,时见两三花。比看桃源溪上路,风景好,不争些。

  旗亭有酒径须赊,晚寒咱,怎禁他。醉里匆匆,归骑自随车。白发苍颜吾老矣,只此地,是生涯。 从后阕词看,去王氏庵要经过雨岩前的小溪,逢雨雪天气还云遮雾绕,因此比雨岩还要远一些,且座落位置较高,应在雨岩附近某山的半山腰上。我明知找不着,但前年秋的一天,我还是嚼着稼轩的词句,抱着侥幸的心理,在博山寺西南方的山上留连了一个下午。

  讲经台和无异禅师墓塔遗址都跟博山寺有关,现已废。讲经台在寺的右后方,是历代高僧开坛讲经、弘扬佛法之地。无异禅师墓塔在寺后山坡上,是为安放明代著名高僧无异元来禅师的骨灰而专门建造的佛塔。

  我与县宗教局的同志曾多次探讨开发博山旅游区、恢复相关历史文化遗址有关事宜,但结果总是不尽人意。

  第四类是根据民间传说命名的,如圆通石、紫烟岭、栖凤岭、卧虎听经、木鱼镇妖等,限于篇幅,此处不再赘述。

  千百年来,美丽的博山受到了无数人的关注,历代文人墨客也留下了许多描绘、赞美、歌颂博山和博山寺的的佳作名篇,这里再列举部分 ——

  明夏尚朴《游博山寺》 秋日晴堪尝,相携出寺游。看山来谷口,扫石坐源头。流水穿沙净,绺鳞斗浪稠。兰亭留胜事,何日约重修。 清诗人夏显煜《博山》 一壑庄严藏,疏钟度晓昏。有溪来啸虎,无石不蹲猿。篆古浮烟细,松高落影繁。大颠清绝士,闲坐说风幡。 清诗人徐光祚《春日游博山即景》 长林绵邈古峰茬,曲径穿云绕上方。乱踏烟霞登石室,漫随麋鹿到松堂。山含宿雨堆帘翠,花引新泉入灶香。谷口春残人去后,声声钟馨夏流长。 清诗人傅宏彪《博山寺》 红叶酣霜缀碧岑,烟霞乱踏入丛林。风清古木传疏磬,潦落寒塘净远心。鸟下幽庭僧罢饭,藤缘古塔鹿眠阴。夜灯渔鼓回头处,不用安禅更别寻。 清诗人乾隆间广信知府刘尧裔《游博山》 绿荫深寺碧云楼,洗钵池边别有秋。剩得浮生半日闲,话残庭月上帘钩。 清诗人杨丕烈《游博山寺》 古寺萧萧环碧宇,政闻偶入小壶天。有无山色青霄外,远逅溪声向石边。林散花香穿雨落,谷宣鸟语清风传。生来素有林泉癖,讲听高僧更浩然。

  (三)

  根据关于博山的民间传说和历代文人留下的诗文可以想见,古时博山应是原始森林遮天蔽日、松竹横斜高寒水石、万山绵延石浪翻舞、嶙峋奇岩石髓千年、狮虎鹿猿出没山涧、谷宣鸟语花香远散、轻烟浮雾缭绕层林、曲涧回冈溪清泉甘、千花百草四季芬芳、风清木古山色奇秀 —— 定是十分美丽的了。

  然而,博山再美,也美不过千年一寺;山色再浓,也浓不过香炉紫烟;林花再香,也香不过佛法经书。

  是的,山因寺名。

  九州大地,幅员辽阔,山川俊美,像博山这样的地方又何其多也,若不是千年古刹 —— 博山寺的存在,我敢断定,博山定然寂寂无名。从这点看,广丰人真的要好好感谢博山寺的开山祖师 —— 德韶国师。博山寺现任主持寂祥法师曾给我和台湾朋友廖龙禧先生讲过一个关于开山祖师的传说:德韶国师云游四海,途经广丰博山,被优美风光吸引,就留了下来,当时的博山林深木茂,常有狮虎出没,国师降得一虎,牵着老虎四处化缘并宣扬佛理,得缘银无数,建成宏大宝刹一座。这个传说充满了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有着极大的想象空间,我立刻就喜欢上了。

  关于博山寺的始建,清同治十一年《广丰县志》是这样记载的: 博山寺,在邑西南崇善乡(今洋口镇),本名能仁寺,五代时天台韶国师开山,有绣佛罗汉留传。 元代至顺年间有自称“水村主人”的作者翁与刍曾留下一文《博山禅寺碑》,开篇为: 邑西群峰扶舆,蜿蜓三十余里,至盘郁窈深处号博山,有阿兰若号“能仁”,唐天台韶国师始基之,卓锡得泉,因建巨刹。南唐后主赐绣佛罗汉像廿有一。 由此可见,博山寺的开山祖师确是德韶国师,至于具体时间,谁也把不准,历代县志普遍认为是后唐同光至长兴年间( 923- 934年)。

  我一度非常纳闷:博山寺所处之地江西省广丰县为赣浙闽三省交界处,自古交通不便,对外联系不畅,为什么博山寺却能千年不衰,甚至发展成为“天下第二丛林”呢?博山寺曾多次遭兵灾战乱烈火焚毁,但为什么却能多次重建延续千年呢?

  潜心了解博山寺的兴衰史后,我终于明白个中因由,那就是:寺因僧兴 —— 博山寺之所以能历经千年而不衰,屡遭罹难而逾盛 —— 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博山寺历代高僧辈出。自开山祖师德韶起,曾驻锡过博山寺的高僧还有无隐子经、大慧宗杲、悟本、石泉、兰亭、无假、仔法、元来、觉浪、一征、海珊、国泰、悟虚、普惠、道开、寂祥等,其中德韶、无隐子经、大慧宗杲、悟本、元来、觉浪、一征等还是享誉整个佛教界的名僧。

  博山寺传的是禅宗(中国佛教宗派之一),禅宗又有不少宗支,博山寺不同时代的高僧所信奉的派系是不一样的,因此,在讲述博山寺历代高僧之前,就很有必要讲讲禅宗的派系。

  禅宗重世传承,尊奉北魏时来华在河南嵩洛一带传禅的菩提达摩为初祖,奉魏齐间的慧可为二祖,隋朝的僧璨为三祖,唐朝的道信和弘忍为四祖、五祖。禅宗作为一个宗派实际创立于道信、弘忍之时,弘忍死后,门下发生分裂,神秀在以长安、洛阳为中心的北方传禅,称北宗;慧能在以韶州曹溪宝林寺为中心的南方传禅,称南宗。慧能死后,其弟子神会到洛阳一带传南宗禅法,并与北宗僧人论辩,主张南宗为正统,曾一度遭到北宗的迫害,唐德宗贞元十二年( 796年),正式确认南宗为正统,以慧能为六祖,神会为七祖。以后的禅宗实际上就是南宗。神会的禅系史称菏泽宗,因无有力的后继者不久便衰落,神秀的北宗也渐失影响。慧能的另两位弟子青原行思和南岳怀让以及他们的门徒,长期在今江西、湖南一带传法,吸引很多信徒,逐渐发展到全国。在唐末五代,南宗发展成五个流派:青原一系形成曹洞宗、云门宗、法眼宗;南岳一系形成临济宗、沩仰宗。临济宗到北宋中期又分成两派,即黄龙慧南的黄龙派和杨歧方会的杨歧派。临济宗两派加上前五宗,史称“五家七宗。南宋以后,只有临济和曹洞宗流行,且临济盛于曹洞,即所谓“临天下,曹一角”。在临济两派中,黄龙派的势力又不及杨歧派。

  博山寺的开山祖师德韶( 891-972),浙江龙泉人, 17岁出家, 18岁受于信州(今江西上饶)开元寺(具体在何处不详),后唐同光年间( 923-925)开始行脚游方,后师承法眼宗祖师文益(文益俗姓鲁,死后南唐中主李 璟 谥他为“大法眼禅师”,所以他开创的宗系称“法眼宗”),成为文益门下最有影响的弟子,终成法眼宗二祖。他于 925 年离开文益赴浙江天台,经博山通元峰时为秀美风光所吸引,遂开山建寺弘扬佛法,历时十年,寺庙建成且禅道远播。南唐后主李煜承其父也信佛,且信的也是法眼宗,其父尊一祖文益,后主定会尊二祖德韶,历代广丰县志均有“南唐后主赐博山绣佛罗汉廿一”的记载,我想不会有假,并揣摸就是这个时候所赐。 935年德韶回浙江,到天台弘法,受吴越王钱椒礼敬,尊为国师(国师是历代帝王对佛教中一些学德兼备的高僧所赐的最高封号)。

  由于德韶国师在佛教界的巨大影响,因此博山寺从一开始就注定了要成为一座名刹,注定了会有高僧不断驻锡于此。

  宋宣和二年( 1119年),信州郡守洪刍迎请黄龙派高僧无隐子经禅师主博山寺,黄龙派属临济宗,是由慧南(俗姓章,今江西玉山人)在隆兴(今南昌)黄龙山开创的一家宗系,其嗣法弟子著名高僧祖心禅师曾被大诗人黄庭坚尊为老师,著名高僧灵源惟清是祖心的上首弟子,而子经禅师就是灵源惟清门下最得意的弟子。许多佛教经典都记载有反映子经禅师思想的语录,现摘一段 —— 信州博山无隐子经禅师,岁旦,上堂:“和气生枯溷,寒云散远郊。木人占吉兆,夜半露龟爻。诸禅德,文彩已彰,便见一年十二月,月月如然;一日十二时,时时相似。到这直似黄金之黄,白玉之白。自从旷大劫来,未见异色。还见么?其或未然,且徇张三通节序,从教李四鬓苍浪。” 无隐子经禅师主博山寺时,寺院规模十分宏大,宗风也盛极一时。

  被誉为“划时代禅匠”,在禅宗史上享有“百世之师”和“临济中兴”盛誉的大慧宗杲和他的弟子悟本禅师入主博山寺,使博山寺在天下禅林中的声名得以远播,地位得到巩固。大慧宗杲( 1089-1163年)是临济宗杨歧派高僧,他俗姓奚,名宗杲,号妙喜,宣州(今安徽)人。十二岁出家,十七岁受戒,师从杨歧派名僧克勤禅师,后名动京都。他生活在南宋抗金派跟求和派激烈斗争的年代,以强烈的爱国忧民意识同情并支持抗金派的政见。他曾被朝廷高高抬起 —— 靖康元年( 1126年),皇上御赐紫衣并封“佛日”之号,也曾被朝廷狠狠摔下 —— 宋高宗绍兴十一年( 1141年),他对秦桧不满,被夺僧籍,充军流放到湖广瘴疠之地。在顺逆无常的人生中,他以出家僧侣的身份保持着中国传统的道德观念,认为佛家的智慧与儒家的道德是统一的,他提出了“菩提心即忠义心”的命题,在禅宗史上放射出耀眼的光芒。绍兴二十六年( 1156年),宗杲得以赦免,恢复僧服。在回京师杭州的途中,和弟子悟本等经过信州博山,便留了下来,广宣佛法。次年,宗杲主径山寺(位于浙江余杭,由于南宋定都杭州,大量僧侣南渡,聚于此寺,使此寺一度成为全国影响最大的寺庙),接引后学,道法极盛。绍兴三十二年( 1162年),御赐“大慧禅师”称号,后世称其“大慧宗杲”,次年卒,上谥“普觉禅师”。大慧宗杲一生留下许多语录典藉。

  大慧宗杲留住博山寺时间虽短,但其影响却非常之大,尤其是回到京师之后,他还奏请皇上,派出以悟本为首的九名高僧赴博山寺开堂传法。《博山禅寺碑》有载: 逮至绍兴间,大慧禅师以其道鸣法嗣无住禅师悟本,奉诏来开堂,侍从者八人,姓名亦镂于石,大慧作书贻之,至今尚存。

  悟本主博山寺时,寺里戒律严明,秩序井然,禅师众多,宗风远扬,为宋代最繁盛时期。悟本禅师也声名远播,被佛教界僧众誉为“好长老”。此等盛况由寓居于此的辛弃疾作文记存,清同治十一年《广丰县志》有载:

  宋绍兴间,悟本禅师奏诏开堂,辛稼轩为记。

  悟本之后,有石泉、兰亭等高僧主博山寺,继承大慧宗杲的杨歧派宗风。直到宋晚期,因有地方恶势力侵犯寺产,寺僧惧而离寺,至使博山寺一度凋落。元至明初,博山寺时兴时衰,到明弘治间( 1488-1505年),博山寺又恢复兴盛,当时杭州知府吕夔游博山后留下一诗《游博山寺》: 曲涧回冈两屣便,空门斜掩白云颠。梧飘曙色新凉候,桂老秋岩小雨天。倦客停车争览胜,高僧拥膝坐谈禅。素衣尘土如今少,欲向山中了 俗缘。 描述了当时博山寺僧侣众多、信徒云集、香客盈门、法事不断的繁荣景象。然而,天有不测风云,明隆庆初(约 1567年左右),一场无名大火将博山寺烧成一片焦土,所有的殿宇楼阁厅堂廊坊和积藏了几百年的宝轴琅函绘章赐额牌匾碑帖及其它器皿物什等文物尽被焚毁。此场大火使今天博山寺的研究者对此前历史无从下手,只能从其它资料和佛教典籍中东鳞西爪地搜寻一些不太齐整的东西,要想穷其根本,就只好大胆推理和揣摩了。

  博山寺遭灾之后,废墟一片,狼籍不堪,僧侣四散,香火熄灭。要想中兴博山,非得有大智慧的得道高僧不可。就在这个时候,本地孝廉刘和鹤牵头到福建白云峰礼请著名高僧无异元来禅师入主博山寺。

  元来( 1575-1630年),名大舣,字无异,舒城人(今安徽舒城)。 16岁出家,遍访名师,游迹遍神州,后参建昌新城(今江西黎川县)宝坊寺著名高僧慧径禅师为师,受曹洞宗法门,为宝坊大师首座弟子。 1602年,无异元来应请主博山寺,传曹洞禅法 —— 曹洞宗由禅宗六祖慧能第六代弟子良价和他的弟子本寂先后在江西高安县的洞山和吉水县的曹山所开创,故称曹洞宗。由于元来禅师知识渊博、佛法高深、道风高尚、声名远播,不久,四方弟子慕名而来,八方施主闻风饷化。至明崇祯初( 1628-1630年),全寺共建成十六栋二十四厅,置寺田千亩,规模胜于灾前,为“天下甲观”。今博山寺山门与洋口镇鹤山之间有一大片沃野,良田千亩,均为博山寺田产,当年寺里派僧侣负责耕种,由于丰溪贯穿沃野,僧众便辟渡口,方便往来,此渡今名“和尚渡”,尚存,有村落名“和尚渡村”。明代四大书法家之一、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灵山法会少师张瑞图是元来禅师好友,他手书“天下第二丛林”和“树大法幢”(木质现存)匾额相赠。 1630年,元来禅师圆寂于博山,其墓塔建于寺后山坡上,骨灰置于塔中,参拜信徒不绝。

  元来禅师在佛教界的地位是极高的,他在博山 29年,开创了曹洞宗博山系,并在吴、越、江、闽间大兴宗风,求其受戒弟子达数万人,门徒遍及多省。其传播范围之广,授法弟子之众,在整个佛教史上也属罕见。曹洞宗博山系宗风对后世影响极深 ,元来的弟子道丘( 1586-1658年)、道独( 1600-1661年)、道雄( 1598-1673年)先后将曹洞宗博山系的宗风传到岭南和江北,并由岭南传到澳门和日本等地,使博山寺的声誉蜚及全国及海外。道丘学识广博,在明末宗教界为一代翘楚,他于明崇祯三年( 1630年)元来圆寂后回岭南时便已名满天下,四海归心。他先后主岭南多处寺院,最后被奉为岭南五大名寺鼎湖庆元寺的初祖。道独在元来圆寂后,先后到广东、福建和广西多处寺院开坛讲法,清同治十一年( 1655年),应平南王尚可喜之请,回到广东海幢寺主持,将此寺经营成岭南名寺,并使之成为曹洞宗在岭南传扬的重要基地。道独门下有剩人函可与天然函罡两弟子,函可弘法罹难,充配沈阳,后开法于千山,在北方广传曹洞宗博山系宗风。天然成为广东一大宗匠,是清初佛教尤其是曹洞宗在岭南复兴最重要的代表人物。道雄主安徽庐江冶父寺,弘扬曹洞博山宗风,颇为曹洞增色。在博山期间,元来还应邀赴福建鼓山重振涌泉寺(当时涌泉寺已废),涌泉寺后由其同门师弟元贤禅师主持,传曹洞宗风,也盛极一时,在江西广丰,民间流传着“先有博山再有鼓山”的故事,即此指也。

  关于“天下第二丛林”的说法较多,民间流行的版本是:元来禅师治好了陈太后的眼疾,不图封赏,只求弘扬佛法。圣上派将军到博山修复寺院,交代务必建成天下第一丛林,数年后将军复命,谦称已将博山寺建成为“天下第二丛林”。据研究博山寺多年的周岩先生考证,这仅仅是一个美丽的传说 —— 元来是一代名僧,许多典籍都有关他的介绍,他自己也有《无异元来禅师广录》三十五卷和《博山无异大师语录集要》六卷传世,但从未有过元来擅医的记载 —— 因此,治好太后眼疾一说定然不对。周岩先生说:明太祖朱元璋曾为宜春市慈化寺御题“天下第一禅林”阙牌,因此元来的好友大书法家张瑞图为博山寺题额时,就只能让称“天下第二丛林”了(禅林和丛林都是寺院之意)。不管是第几丛林,都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当时的博山寺无论是庙宇规模还是在天下禅林中的影响都是数一数二的。

  自元来下,博山寺有觉浪、一征、海珊、悟虚、普惠等众多高僧驻锡,且一直弘扬曹洞博山系宗风,道法盛极。现任主持寂祥( 1928年生)俗名杨垂家, 1955年出家于云居山真如寺,为名僧海灯法师弟子。 1998年应请至博山寺主持,博山寺能达到如今之宏大规模,寂祥禅师功不可没。

  除明朝一场大火外,博山寺还经受了三次毁灭性的灾难,分别是:清乾隆九年( 1744年)博山遭大火寺院被殃及,寺焚大半,后经主持一征大师号召,众僧同心协力,寺复一新。咸丰八年( 1858年),太平军石达开部抵广丰(在广丰洋口镇建有翼王府),与清军混战于博山一带,山寺被毁,后由寺僧月亨率众重建。文化大革命时,博山寺遭严重破坏,僧众解散,主持高僧普惠禅师回洋口老家栖居社公庙,并在那里圆寂。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落实了宗教政策,寺院得以修复扩建。

  博山寺以其在佛教界的地位和声誉赢得了海内外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 1988 年 6月 30日,日本僧永井政之(日本驹泽大学助教)来到博山寺,为日本曹洞宗寻根问祖; 1989年 10月,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著名书法家赵朴初为博山寺留下了“能仁禅寺”和“知恩报恩”墨宝; 1999年,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中国佛教学院常务副院长、北京市佛教协会会长、东林寺方丈传印为博山寺笔书“放生池”三字; 2002年 9月,新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的一诚大师亲为博山寺写下“南无阿弥陀佛”六字,这六个字现已拓印在博山寺山门前文艺大道路口石碑上。新中国两任佛协会长都为博山寺题词,真是博山寺之大幸也。

  是的,古刹有缘!博山大幸!

  幸在山水风光优美,幸在德韶国师肇基,幸在历代高僧辈出,更幸在一代词宗寓居。

  (四)

  一代词宗辛弃疾在壮志难酬失意潦倒之时,退居信州(今江西上饶)二十五年。期间,他在广丰县博山寺侧雨岩附近搭建“稼轩书舍”,开课授业,寄豪情于山水之间,抒壮志于林泉之中。在博山,稼轩留下词章无数,留传的就有十六阕,除前文已摘赋雨岩七阕和王氏庵两阕外,现抄录如下 ——

  之一:《丑奴儿近 · 博山道中效李易安体》 千峰云起,骤雨一霎儿(一霎儿为广丰土话,意为时间极短)价。更远树斜阳,风景怎生图画?青旗卖酒,山那畔别有人家。只消山水光中,无事过这一夏。 午睡醒时,松窗竹户,万千潇洒。野鸟飞来,又是一般闲暇,却怪白鸥, 覷 着人欲下未下。旧盟都在,新来莫是,别有说话? 之二:《鹧鸪天 · 书博山道中壁》 不向长安路上行,却教山寺厌逢迎。味无味处求吾乐,材不材间过此生。 宁作我,岂共卿,人间走遍却归耕。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鸟山花好弟兄。 之三:《丑奴儿 · 书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之四:《丑奴儿 · 书博山道中壁》 烟芜露芰荒池柳,洗雨烘晴。洗雨烘晴,一样春风几样青。 提壶脱裤催归去,万恨千情。万恨千情,各自无聊各自鸣。 之五:《清平乐 · 博山道中即事》 柳边飞 鞚 ,露湿征衣重。宿鹭窥沙孤影动,应有鱼虾入梦。 一川明月疏星,浣纱人影娉婷。笑背行人归去,门前 稚子啼声。 之六:《水调歌头》 元日投宿博山寺,见者惊叹其老 头白牙齿缺,君勿笑衰翁。无穷天地,今古人在四之中。臭腐神奇俱尽,贵贱贤愚等耳,造物也儿童。老佛(广丰土话称菩萨为老佛)更堪笑,谈妙说虚空。 坐惟诼,行答飒,立龙钟,有时三盏两盏,淡酒醉蒙鸿。四十九年前事,一百八盘狭路,柱杖倚墙东。老景竟何似?只与少年同。

  我十分爱读稼轩词,少时即喜欢“少年不识愁滋味”这样的千古佳句,却无人告诉我这绝佳的词章就诞生在我的家乡,待知道稼轩曾在家乡的博山寓居过后,我内心的欣喜和激动那是无法用文字来形容的,我把这当作广丰的骄傲,只要有机会,就一定会向他人介绍辛弃疾与广丰、与博山的关系。

  我在为稼轩寓居博山而骄傲的同时,也曾为一个问题长期困扰着,那就是辛弃疾为什么选择博山?而今,我自认为破译了这个谜。辛弃疾结庐博山,绝非偶然,而是有着多方面的原因的。

  辛弃疾( 1140-1207年)字幼安,号稼轩。他虽怀爱国之心、匡复之志、经纶之才,但他生不逢时,南宋小朝廷偏安一隅,觉得他才太高、志太坚、威太猛,认为他是个威胁,因此不给他权力,致使他雄才大略,英雄气概,一付于词,最终老死于林泉之下。 1182年,无法施展才华的稼轩,只好满怀惆怅地携家带口来到上饶带湖。当时上饶地处南宋京都临安(杭州)通往赣闽湖广云贵之要冲,山清水秀,气候宜人,物产富饶,人文荟萃,中原南渡之士大夫都乐意寄居于此,洪迈《稼轩记》载: 国家行在武林 (杭州 ),广信最密迩畿辅,东舟西车,蜂午错出,势处便近,士大夫乐寄焉。环城中外,买宅且数百。 辛弃疾一是来晚了,城中好地已被买尽,二是天赋词心性喜林泉,因此就在城外带湖边上结庐而居,并在此后不久选择了博山。

  稼轩选择博山的主要原因有五个。其一是地理因素,从带湖经灵溪过朝阳至博山不足三十里,稼轩若有驴骑,不消一个时辰。其二是性格因素,稼轩爱探幽揽胜,喜林泉奇石,而博山环境清幽,风光秀绝,正合词人心意。三是文化因素,广丰自古就有好学风尚,自唐而下,山斋、书院、书舍、精舍遍布,学风长盛不衰,稼轩退居上饶后以教书为业(前文已考证),他是个大学问家,好学的广丰人岂有不争相邀请之理?四是友情因素,可以肯定,稼轩当时在广丰至少有两位好朋友,一位是施师点,施( 1124-1192年)是广丰县吴村人,官至枢密院事、资政殿大学士,曾与稼轩同朝为臣, 1192年卒于吴村老家。稼轩是 1182年来上饶的,他自然会常去施公老家造访。另一位应是杨少游,此人情况无有记载,但从稼轩留存一词可以看出他俩关系非同一般,而且对杨似乎十分尊敬。这阕词为 《水调歌头·题永丰杨少游提点一枝堂》 万事几时足,日月自东西。无穷宇宙,人是一粟太仓中。一葛一裘经岁,一钵一瓶终日,老子旧家风。更着一杯酒,梦觉大槐宫。 忆当年,下腐鼠,叹冥鸿,衣冠神武门外,惊倒几儿童。休说须弥芥子,看取 鵾 鹏斥 鴳 小大若为同。君欲论齐物,须访一枝翁。 选择在博山建书舍,既可教书营生又方便访友,一举两得,何不为之?第五个也是最重要的是政治原因。前文曾提及大慧宗杲和弟子悟本入主博山,其政治见解与稼轩同,也是极力主战一派,但大慧稍早于稼轩,两人无缘得见。悟本在佛理上继承了大慧的“看话禅”法,政治见解上虽不表露,但其内心深处仍然师承大慧,稼轩结交悟本之后,注定了要经常彻夜长谈,当然,他们谈的显然不是禅理佛法(稼轩向来重实干反对虚空的玄理禅法,他曾有词“老佛更堪笑,谈妙说虚空”为证),而是政治见解、经世之道、复国之策、治国之方。稼轩退隐之后虽马放南山鞍入库,但他无夜不做着被朝廷起用挥鞭征战恢复疆土的好梦,因此哪有不将悟本当作知音的道理?他与悟本交好,那是有依据的,前文曾提到,悟本繁荣博山寺后,稼轩曾手书寺碑为记。我窃以为,以上五点已经足以揭示稼轩选择寓居博山的动机了。

  我曾多次站在博山寺侧的山崖上,任山风吹拂,暮色之中,仿佛金戈铁马声起,仿佛弯弯曲曲的博山道上,缓缓行来一高大魁伟的山东汉子,高呤: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归去来兮!

  一点凄凉千古意,稼轩不在豪情在。每每想起稼轩,我便会心意难平泪湿巾,便觉醉里不知谁是我。

  (五)

  如 果说历代高僧辈出成全了一座千年名刹,千年宝刹又使博山充满了神异色彩的话。那么,一代词宗辛弃疾的到来,无疑给博山和博山寺加重了文化的含量,使博山文化呈现出山水文化、禅宗文化、书院文化和中国传统诗词文化交相辉映的立体文化格局,呈现出大文化的特征来。当我们欣赏着博山的优美风光,咀嚼着稼轩的豪放词章去感受禅宗文化的韵味时,那将是一种怎样美妙的文化享受啊。

 

五明学佛网 工巧明 地理雕塑绘画建筑历史传记农工商业书法天文舞剧哲学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