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周观世音菩萨石造像
2014/9/8   热度:2449
北周观世音菩萨石造像 汪明 [摘要]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博物馆藏有一件北周建德二年(573)观世音菩萨石造像。该造像慈眉善目、刻画精细、形态肃穆,是女像圣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本为男性,传入中国后转变为女像,其中缘由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关键词]北周佛教造像;观世音菩萨;女像 [中图分类号]K87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115(2010)02-0021-03 东汉初年,随着佛教传入中国,佛教艺术在中国境内获得长足发展,并在逐渐中国化的过程中,形成了不同时代特色的造像风格。天水市麦积区博物馆藏有一件北周建德二年(573)石雕单体观世音菩萨立像,造像是庄严慈祥的女像圣观世音菩萨,造型优美,雕刻精细,为北周时期石雕造像中的精品。 该观世音菩萨立像为沙石质,高63厘米,后背宽15厘米,圆雕,通体镏金(多半已脱落);高髻、低宝冠、面呈圆形、慈眉善目,大耳垂肩,嘴角微收,刻画精细,形态肃穆;臂胛较肥,左臂上举(残),右臂下垂,手持净水瓶(瓶口残)。上衣和长裙相连,衣纹细密而流畅,双肩浑圆,帔巾下垂于胸腹之际。饰连珠纹项圈,胸前璎珞结成环状下垂,与飘带相齐,腹部有环形饰物,璎珞通过环形垂至膝下,下裙十分瘦窄,表现为出水的样式。足踏仰覆莲花座,座长18.5厘米、宽16.5厘米、高10厘米。像与座用子母榫套接,坐上两角刻两只蹲踞状雄狮,全身筋骨呈现,形象威猛。座下刻有楷书题记,十行,满行三字或四字,共33字,为: 观世音菩萨弟子刘长寿为合家大小法界众生普得佛道建德二年四月廿日敬造。 题记字迹清晰,自右向左通行竖写,笔法遒劲挺拔、苍老凝重。造像颈部与腰部断裂,经拼接修复后恢复完整,尽显北周造像风格,被鉴定为国家二级文物。 菩萨石雕像造型匀称丰满,形态庄严优美,服饰质朴雅致,尤其是胸前项饰及璎珞雕刻精细,美观大方,甚为少见,极具装饰意味。菩萨石雕像虽有残损,但仍不失为北周时期佛教雕塑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确切的题记纪年也为研究北周菩萨造像风格提供了典型的参照资料 。 观音,原译观世音,唐代因避唐太宗李世民讳,于是去掉“世”字,简称“观音”。菩萨是梵语菩提萨的简译,意思是“觉有情、道众生”,就是“上求菩提、下化有情”的人。菩萨在佛教中地位仅次于佛。观世音能显现各种化身去救渡不同的众生,众生如果遇到各种灾难,只要诚心念诵其名号,菩萨就会听到这个声音, 众生就能逢凶化吉,遇难呈祥。因此,观世音菩萨在中国等一些国家成为众菩萨之首,进而在中国民间成为影响最大、信仰最众、知名度最高的佛教神仙。 对于中国多数佛教信徒来说,观世音菩萨始终是一位美丽端庄、大慈大悲、普救众生的佛教女神。但在佛教的发源地印度,观世音菩萨却是一位男性神。据《悲华经》记载:“观世音是转轮圣王的大儿子。”在婆罗门教中,观世音是一对双马童神,象征着慈悲和善。在佛教中,观世音从婆罗门教中的“双马童”先是转变为马头观音,后来进一步转变。藏传佛教中,观音也作男相,被推崇为藏族的创始者,是西藏的保护神,被称作“持莲者”。中国净土宗流传开以后,极乐世界的第二大神观音菩萨受到广泛崇拜。当大慈大悲的观世音来到了以母性象征慈悲的中华大地,在佛教信仰者的心目中,女性是平和、温柔、慈祥、仁爱的象征,他们希望有一尊能为之宽心解忧、消灾弥难的慈悲女菩萨。为了满足世俗的需要,观世音逐渐由男身变为女身。在此之前,观世音有三十三化身之说,其中即有一些女身。为说法需要,观音可以变换性别,变换各种身份,此后观音不再亦男亦女,被固定为一位美丽的东方女神,这一改变深受民众的欢迎。北宋蔡京所撰《大悲观音菩萨得道远征果史话碑》记载 :“观音为兴林国妙庄王的三公主妙音。”这是中国女观世音菩萨的出处。观世音菩萨形象繁多,有六观音、七观音、三十三观音化身等,但一般将一面二臂的圣观音视为观世音菩萨的标准像。我国大多寺院中的观音塑像常作女像,就是因为女像慈善可亲、外貌俊美,容易与众生接近并能产生可亲可敬之感的原因。因此,观音从印度佛教中的男像进入中国后,在逐步世俗化的进程中变成了女像。据考证,观世音女像约始于南北朝时期,盛行于隋唐以后。北周建德二年(573)的石雕单体观世音菩萨立像,是目前我国纪年最早的女像观世音菩萨形象。可见,在北周时期,女像观世音菩萨在民间百姓中已十分盛行,成为人们普遍信仰和崇拜的佛教偶像。 浙江省舟山群岛的普陀山是著名的观世音菩萨道场。相传唐代时观世音菩萨在此显灵说法,宋代神宗皇帝在岛上建有宝陀观音寺。 从艺术造型风格上讲,北周观世音菩萨石造像以传神为主,力求形神兼备的传统表现手法。菩萨全身肌肤润实,体态丰盈、匀称,给人以珠圆玉润的感觉。制作者既注重整体的刻画,也注意细节的处理。脸面和上肢的细致温润,衣褶的舒畅、轻软厚重,处理得真实自然,恰到好处,整个造像的神情、手势、帔巾、璎珞等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在亭亭玉立的神像下,又配以厚重的莲花座、形象威武的二雄狮,进一步衬托了神像的庄严肃穆、高洁谦和的神情,从而准确地表现出人们对这位女菩萨的情感和愿望、要求和理想。 中国石雕佛教造像的历史非常悠久,从十六国至北魏,各种佛造像、菩萨造像在吸收、描摹古印度犍陀罗佛像创作手法的基础上得到很大的发展。但南北朝时期却是我国历史上佛教广泛传播的一个重要时期。从孝闵帝宇文觉建立北周,到隋文帝杨坚废北周建立隋朝(557~581),仅仅只有25年,在这期间,北周统治者“东灭北齐,南清江汉,西举巴蜀,北控大漠”,使我国分裂的北方重新统一。北周王朝统一北方后,大量吸收中原文化,同时与西域交往更为密切,其佛教文化受两者影响很深,上至皇亲国戚,下至平民百姓,开窟造像,蔚然成风,佛教信仰更胜于前朝。史载,北周五个皇帝,除静帝宇文阐年岁幼小、武帝宇文邕重儒术外,其余三帝都非常崇信佛教,远在宇文泰时期,就提倡大乘佛法;明帝宇文毓在长安大建寺院广度僧尼。由此可见当时佛教的兴盛情况。佛教的极度盛行对广大民众的精神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出现了将佛教内容和中国表现形式融为一体的现象,其直接结果是佛教造像更加中国化。随着人们信仰世俗化和审美观念的变化,北周造像已完全摆脱了魏晋时期肢体僵硬的清瘦型风格,逐渐转变为面丰肩圆、含首挺胸的圆润饱满型。造像风格上,既有旧的形态,又有新生的风格,“上承北魏秀骨清像余韵,下开隋唐丰满圆润先河”。 天水古称秦州,地处陕、甘、川交通咽喉要冲,是西出长安通向西域的必经之地,为丝绸之路古道之一;同时,又是佛教传播的兴盛之地。历代统治者不仅建造出麦积山、水帘洞等大型石窟,在民间也是家家信奉佛教,户户供有佛像。在天水地区,现存北周时期佛教造像1200余身,大多为泥塑或石胎泥塑,主要集中在麦积山石窟。相对而言,石雕造像甚为稀少,主要有: 其一,清道光初年出土于天水清水县的天和二年(567)鲁恭姬造像碑。碑高200厘米、宽85厘米、厚56厘米。碑首呈拱形,四面雕刻,碑正阳雕释迦牟尼像立于莲台之上。佛像面部近半圆,曲眉直目,高鼻小嘴,垂耳粗颈;上身着通体袈裟,下为齐线长裙,衣纹自然流畅,干练利落。释迦周围刻以背光、小佛、侍立菩萨等。背面为魏体碑文题记:“天和二年六月十日……”整体造像极具飘逸之特征,又兼隋唐丰润之气,为标准的北周中期作品。 其二, 1973年出土于天水张家川回族自治县马的关乡建德二年(573)王令猥石造像碑。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碑高113厘米,分碑额、碑身、碑底三部分。碑身阴、阳各开一龛,碑阳雕释迦牟尼佛一尊、右手施无畏印,左手下垂,结跏趺坐于方形台上,佛左右为二弟子,龛下有二狮及二护法。阴龛内雕一佛二菩萨,碑下有“建德二年岁次癸已五月丙寅朔正信佛弟子堡主王令猥嘱值……”发愿题记。王令猥造像碑上佛教造像,既有北魏秀骨清像之遗风,又有西域形体健壮、面相丰润之余韵,北周敦厚壮实、珠圆玉润的艺术风格之典范。 其三,麦积山石窟第47号龛北周右胁侍菩萨石雕立像。像高110厘米、宽35厘米。造像体躯扁平,头戴宝冠,面形方圆,后有莲瓣形头光(莲尖残)。上身袒露,下穿裙,帔巾下垂,长串璎珞相交于胸前,圆形饰物并垂至膝下。右手拈花屈举,左手提一垂环,跣足站立于圆形覆莲台上。像下有方形基座与像分制套合。菩萨形象圆润壮实、委婉多姿的体态,既丰满又窈窕;旷达高洁的神情,更是超尘脱俗,豁达大度。此件造像在圆雕中用线,在主要部位精刻细划,千方百计地表现衣着、肌肉的真实感,这是北周造石造像的一个十分突出特点,这种表现手法在表达造像神情气宇方面,有着使造像更加惟妙惟肖的效果。 天水地区现存的这几件北周时期佛教造像除上述共同风格之外,建德二年(573)观世音菩萨石雕立像具有独特的艺术个性。这件观世音菩萨石造像有北魏中期以后的那种秀骨清像余韵,体态匀称,略有珠圆玉润之感,无隋代造像方圆憨直的弊端;同时,尚缺唐代造像丰盈富丽、生机勃勃的气势。体现了从北周向隋唐过渡,逐渐摆脱外来影响的时代风格,给人一种清秀新颖的感觉,这是北周菩萨造像的独特风格。 北周建德二年(573)观世音菩萨石造像雕刻精细、姿态优美、恬静安详。制作者通过对菩萨外形的塑造,融入了成年女性健美的风姿,造像表现出明显的世俗化倾向。观世音菩萨已不是纯粹宗教偶像中的神灵,而是慈祥悲悯、温柔仁爱的化身,是人间美与善的体现,表达了菩萨济度众生的内心慈慧,给后人留下了永恒的美的享受。此件有确切纪年的观世音菩萨石造像,为我们了解观世音菩萨在我国由最初的男相演变为女相的变化过程提供了确定的年代,是研究北周时期佛教菩萨造像风格特点弥足珍贵的实物资料。 出自: 《丝绸之路 》 2010年2期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