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从苏诗兴象变化看苏轼的生命境界——以《游金山寺》为例


2014/9/8    热度:1545   

  试从苏诗兴象变化看苏轼的生命境界——以《游金山寺》为例

  作者:丁佳音

  学术界对于苏轼诗歌的研究内容广泛,方法众多,角度各异,然多为综述、整体式的研究,本文拟以细致入微的笔法,个案研究的方式,选取诗歌意象为研究的切入点,由此来探索苏轼的人格力量与生命境界及其背后所蕴涵的文化意味。本文选择的诗歌是苏轼外任杭州通判途中所写的《游金山寺》:

  我家江水初发源,宦游直送江入海。闻道潮头一丈高,天寒尚有沙痕在。

  中泠南畔石盘陀,古来出没随波涛。试登绝顶望乡国,江南江北青山多。

  羁愁畏晚寻归楫,山僧苦留看落日。微风万顷靴纹细,断霞半空鱼尾赤。

  是时江月初生魄,二更月落天深黑。江中似有炬火明,飞焰照山栖鸟惊。

  怅然归卧心莫识,非鬼非人竟何物?江山如此不归山,江神见怪警我顽。

  我谢江神岂得已,有田不归如江水。

  该诗有丰富而至妙的意象运用,可见苏轼生命情调诸种,而又可与其多首诗作相映来看,更可印证出苏轼人格生命一个较为清晰的轮廓。我们重视诗歌本身所运用的语词,以及这些语词组合所创造的兴象与情感,在诗歌的凝练与精到中体味文化与心灵。

  一

  《游金山寺》兴象超妙却又错落有致。高步瀛《唐宋诗举要》卷三引吴汝伦评此诗:“机轴与《后赤壁赋》同,而意境胜彼。公诗佳处,全在兴象超妙,此首尤其显著者。”程千帆先生在《宋诗精选》中对这首诗兴象超妙的评价更到细处:“诗题为游寺,通篇寓景于情。其写蜀人远宦,写冬季来游,写金山特色,写登山望乡,都很分明。以下转入山僧留看落日,但以‘微风’二句略作形容后,便将难见之江中炬火代替了常见之江干落日,从而抒其所见所感。至于炬火是否江神示意,则更不加以说明,留供读者推想。起结遥相呼应,不可移易地写出了蜀士之远游,而中间由泛述金山,而进写傍晚江干断霞,深夜江中炬火。笔次骞腾,兴象超妙,而依然层次分明。”

  具体来看,首句“我家江水初发源,宦游直送江入海”,“将万里程,半生事一笔道尽。”而在如此壮阔而凝练的两句话里更包涵着远宦与家乡之间深远的距离感,并由这样的距离感旋即透出深长的、浓郁的乡愁。此诗写于神宗皇帝熙宁四年辛亥十一月,据宋代王宗稷编撰的《东坡先生年谱》,苏轼大胆谏言,在变革科举等问题上得罪了王安石,之后又被御史以杂事诬奏过失,面对这样的情况,苏轼不曾“一言以自辩”,而是自请外任,最终赶赴杭州任通判。此诗便写在即将到达杭州的途中。由此,《游金山寺》起句便谈远宦“江入海”却遭宦场不顺而引起的乡愁就越显深重了。“闻道潮头一丈高,天寒尚有沙痕在”,写浪潮击滩,留痕于沙,冬日更显肃杀,乡愁的浓郁被延续。

  “中泠南畔石盘陀,古来出没随波涛”,苏轼在此句中所要表达的感情是两方面的,即“变”与“恒”:石盘陀随波涛涨落而出没,而这一种出没自古以来便是如此,恒久不变。于是在这里我们看到苏轼情感上的一个变化,乡愁的蔓延在此受到了控制,轻转到一种自然永恒的大视角,而多了静观的意味。苏轼的此种感情和认知,可由其名篇《和子由渑池怀旧》来做参证: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老僧与坏壁,新塔与旧题,亦是一种“变”与“恒”的大哲理。在此我们可以看到宋诗理趣的特点。

  而《游金山寺》下一句,“试登绝顶望乡国,江南江北青山多”,又再次回到思乡。登高望乡,却是青山绵延阻隔,乡愁又浓郁开来。

  山僧进而留看落日,苏轼用高妙的比喻来表达感受:“微风万顷靴纹细,断霞半空鱼尾赤”。“陆放翁诗‘水纹靴皱风初紧’,当即先生诗意也。”苏轼在此诗中以“微风”之“万顷”与“靴纹”之“细”的比对形成的张力写出风之密与波纹之细,而将“风初紧”之感觉更加含蓄地表现出来,其实更可看作是对不安的心情的隐秘表达,而这样写的好处是更加烘托后半句所表之怅然与疲惫的沉重。“断”与“半”皆为四声重读,在音节上已形成此种沉重。将断霞比作“鱼尾赤”更是高妙,“《诗周南汝坟》:鲂鱼赪尾。注:赪,赤也,鱼劳则尾赤”。[4]如此比喻更在自然景观之上渲染上人情,也就更加意味深长。至此,前句与后句也在感情上形成巨大的张力,前句表达含蓄而细腻,后句抒张而有力。

  这种张力其实统摄了整首诗,形成雄健奇横与空旷幽静之间和谐而跌宕的感情。对此自古已有评论。

  对于空旷幽静之感的体悟多在“微风万顷靴纹细,断霞半空鱼尾赤”二句。如叶矫然在《龙性堂诗话初集》中赞云:“至杜云:‘白摧朽骨龙虎死,黑入太阴雷雨垂’,‘子规夜啼山竹裂,王母画下云旗翻’,语以奇胜而带幽。苏云:(略)‘微风万顷靴纹细,断霞半空鱼尾赤。’语以幽胜而实奇,不相袭而相当。”汪师韩《苏诗选评笺释》卷一中也有相似评价:“‘微风万顷’二句写出空旷幽静之致。”

  二

  王文濡《宋元明诗评注读本》卷二有云:“因贫而仕,有怀乡去国之思。”[4]这样的感情可在苏轼这一时期的许多诗作中看到,《自金山放船至焦山》[4]更可看成是其“姐妹篇”,两首诗在情感表现上相辅相成。《游金山寺》虽然波澜壮阔而凝练幽静,当中亦有感情起伏波动变化,亦可见苏轼的生命境界,然而全诗终究愁绪更多。合看《自金山放船至焦山》,我们更可以体会苏轼的生命感触与宋诗的特点,诗如下:

  金山楼观何耽耽,撞钟击鼓闻淮南。焦山何有有修竹,采薪汲水僧两三。

  云霾浪打人迹绝,时有沙户祈春蚕。我来金山更留宿,而此不到心怀惭。

  同游尽返决独往,赋命穷薄轻江潭。清晨无风浪自涌,中流歌啸倚半酣。

  老僧下山惊客至,迎笑喜作巴人谈。自言久客忘乡井,只有弥勒为同龛。

  困眠得就纸帐暖,饱食未厌山蔬甘。山林饥卧古亦有,无田不退宁非贪。

  展禽虽未三见黜,叔夜自知七不堪。行当投劾谢簪组,为我佳处留茅庵。

  查慎行《初白庵诗评》卷中有评语曰:“金山诗结句云:‘有田不耕如江水。’故此处(‘山林饥饿古亦有’二句)更深一层。合观两首,奇妙乃见。”[4]汪师韩《苏诗选评笺释》卷一也评道:“《金山》作已极登高望远之胜,故焦山只写山中之景。彼以雄放称奇,此以闲寂入妙。……结出‘无田不退宁非贪’,则又为前篇‘有田不耕如江水’之句进一解矣。”[3]《历代诗发》卷二四中云:“前言无田,所以不归。此言‘无田不退宁非贪’,两意相承递进,非各自为章者也。”《游金山寺》兴象密集、感情丰沛,跌宕起伏,而《自金山放船至焦山》感情抑制,行文悠缓。虽感情基调均在失意,然一张一弛,一雄奇一闲寂。

  赵克宜《角山楼苏诗评注汇钞》卷三有语:“以金山之壮丽,形出焦山之荒僻。‘山林饥饿古亦有’翻转前篇之意,是进一步法。”[4]“翻转”一词恰好点出了宋诗的特点,决不放荡情志的抒泄,而这里的妙处是在一首诗中所见之宋诗的特点,此刻却必要结合两首诗作一起来读才可体悟得更好。表面上,《游金山寺》“以金山之壮丽”,形出《自金山放船至焦山》中“焦山之荒僻”,但在思想感情上,恰恰是反过来的。《游金山寺》中羁愁浓郁,山僧苦留所看到的是“疲惫至极”的落日断霞,而在《自金山放船至焦山》中则是恬淡与宁静,老僧谈笑迎客,“自言久客忘乡井,只有弥勒为同龛。困眠得就纸帐暖,饱食未厌山蔬甘。”这样的恬淡自适,悠然超脱世俗纷争,却有生活质朴的温暖。这两首诗的写作时间相差无几,然壮丽与羁愁,荒僻与恬淡,如此张力的情感在苏轼的笔下却是一样精彩而真诚,苏轼转化感情的能力,尤其是对悲情的转化能力可见一斑,难怪林语堂要称其为“快乐的天才”。

  在这两首诗所限定的语境下,这种转化感情的能力,也是苏轼融通儒释道于己一身的能力。他在后来不久写给苏辙的《初到杭州寄子由二绝》中说:

  “眼看时事力难胜,贪恋君恩退未能。迟钝终须投劾去,使君何日换聋丞。”

  他心系庙堂,然自请退任后亦能在佛教中寻得心安。台湾大学中文系教授萧丽华在《东坡诗论中的禅喻》中说:“熙宁四年(1071)出为杭州通判后,苏轼更是遍游佛寺,向高僧怀琏、慧辩、元净、契嵩、惠勤、参寥等参法。偶游大愚见余杭明雅照师旧识子瞻能言西湖旧游,将行赋诗送之〉一诗说:‘昔年苏夫子,杖履无不之。三百六十寺,处处题清诗。’”金山寺本也是佛教圣地之一,可见苏轼与佛教的因缘。

  《游金山寺》有一“顽”字,《自金山放船至焦山》有一“独”字,那是一种自高自贵的心性,来自于儒家的人格期许,正如其所写《咏怪石》诗中那怪石一般持一份“警惧骄君悛”的大气与“霆霜我不迁”的高节。而在退任之时却又可回归内心、转悲为健,在佛教归隐中求得一份安心。

  参考文献:

  [1]汪师韩.苏诗选评笺释[M].光绪12年钱塘汪氏长沙刻本.

  [2]孔凡礼校点.苏轼诗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2.

  [3]叶矫然.龙性堂诗话初集[A].清诗话续编(上)[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4]纪昀评点.苏文忠公诗集[M].台北:宏业书局,1969.

  [5]陈衍.宋诗精华录[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4.10.

  [6]孔凡礼校点.苏轼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1999.

  [7]故宫博物院编.范大士.历代诗发[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0.

  作者简介:丁佳音(1982—),女,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文艺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诗学。

  来源:《湘潮》(下半月)2007年第12期

 

五明学佛网 工巧明 地理雕塑绘画建筑历史传记农工商业书法天文舞剧哲学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