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北建筑史迹考察纪略(二):写在刘敦桢先生诞辰110周年之际之三
2014/9/8   热度:759
豫北建筑史迹考察纪略(二):写在刘敦桢先生诞辰110周年之际之三 引子 今之豫北焦作、济源一带,古称“覃怀”,《尚书·禹贡》即有“覃怀底绩,至于衡漳”的记载;春秋以降,豫北乃郑晋故地,汉魏之河内郡、唐宋之怀州、元明清之怀庆府,凭借“倚山阻河”的地理形胜,太行险隘(如“太行八陉”第一陉“轵关”、第二陉“太行道”)与河洛津渡南北呼应,自古向为逐鹿中原、贯通河朔之要津。极目四野,风物变幻,或麦菽万顷,点缀以田舍二三,或山水萦绕,集清幽险峻于方圆十里之区:故垒覃边,汉魏城垣旧迹与近代工业遗产毗邻;斜阳草树,古塔名刹隐于寻常巷陌之间。 略以古代文化之昌茂论,唐宋以降,豫北文风鼎盛,书院荟萃,“竹林七贤”林泉名士雅集于前,韩昌黎、李商隐、朱载埔等文人骚客诞生于兹,诸多文化史迹遗存至今,弥可宝贵。 若以建筑文化考察组所关注的古代建筑遗构论之,则豫北覃怀之地虽鲜见诸如五台佛光寺,蓟县独乐寺、大同华严寺、应县佛宫寺塔、义县奉国寺等唐辽木构巨制,然其散布乡间的诸多宋元遗珍与明清住构,诸如济源济渎庙寝宫(宋)、济源奉仙观三清殿(金)、温县慈胜寺大雄殿与天王殿(元)、博爱汤帝庙大殿(元)等,拾遗补阙,可时见宋《营造法式》之遗则。古人云“礼失而求诸野”,豫北地区诚为治中国古代建筑史者所必涉足之重要区域。故七十余年前,中国营造学社诸位先贤,筚路蓝缕,屡度造访豫北调查测绘古代建筑遗构,兴致盎然,成果丰硕。 2007年4月16~18日,建筑文化考察组金磊、刘锦标、殷力欣、温玉清、陈鹤、柳笛等再赴豫北,行程大致参照1936年5月14日~6月29日、1936年11月4日~14日间中国营造学社刘敦桢先生率陈明达、赵正之等两次河南古建筑考察之路线,以豫北地区最大城市焦作为中心,依次踏访考察武陟,修武、沁阳、博爱、温县,孟州诸县境内的重要古代建筑史迹。 谨将此行纪略刊布如下,就教于方家同道。 北京——武陟——修武——焦作 2007年4月16日(晴),嘉应观一普济寺一人民胜利渠首一千佛阁一妙乐寺塔一胜果寺塔一海蟾宫大殿。 晨曦初露,京华春晓。五时许,朝辞京城,车发河南,建筑文化考察组再度踏上豫北建筑史迹考察的行旅。驱车沿京石高速一路南下,至武陟县城东南12km二铺营的嘉应观,已近午后二时。 1、嘉应观 嘉应观,俗呼“庙宫”,南距黄河大堤仅二、三公里。清初雍正元年(1723年)河臣以黄河安澜奉所建,雍正御笔“敕建嘉应观”匾额以赐。“怀柔百神,及河乔岳”,乃古时圣王之制,清帝雍正亲所撰《御制武陟嘉应观碑》略云:“(黄河)自武陟而下,土地平旷,易以汜滥,其来已久。频岁南北堤岸冲决,波浸所及,田畴失业,而横灾运河,为漕艘往来之患,其关于国计民生,甚巨。”作为奉敕修建的“淮黄诸河龙王庙”,嘉应观显赫不凡的营建背景与历史渊源,由此可见一斑。 嘉应观,坐北朝南,殿宇恢弘,院落宏敞。沿中轴线依次设有山门、御碑亭、前殿、大殿、恭仪亭、禹王阁等主要建筑,皆工精料宏,做法考究:两庑设东、西掖门、更衣殿,钟(鼓)楼、龙王殿、风神雨神殿、治河功臣殿等,两侧跨院内则设为河台、道台衙署。此外,庙内另有行宫、戏楼、牌坊、陈公祠等建筑,惜皆已不存。 山门,面阔三间,单檐歇山,覆蓝琉璃顶:檐下斗拱皆五踩重昂,明间、梢间之平身科皆为五攒,用材甚小;明间辟为券门,券额之上置“敕建嘉应观”匾额,乃雍正御笔;券门两侧皆为券盲窗,石雕券额及窗棂,雕镌精致;额枋斗拱皆绘有彩画,云纹龙凤,沥粉贴金,或可知此庙旧时规制之高。 入山门,为御碑亭。亭平面六角,石制台基之上,置檐柱及金柱各六根,承托黄琉璃之重檐圆形攒尖顶。正心间檐柱悬有楹联,联曰:“河涨河落维系皇冠顶戴,民心泰否关乎大清江山”,文辞虽不甚工整雅驯,却也直抒胸臆,寓意深省。亭之上檐为圆形攒尖,最顶部置鎏金宝顶,组合别致精巧,与紫禁城御花园万春亭相类。亭内立有雍正《御制武陟嘉应观碑》一通,高近4m余,碑身及龟蚨皆以铸铁为胎,外饰铜皮,铸工及雕刻皆极精湛。 前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前出外廊),单檐歇山,覆蓝琉璃瓦顶。此清代官式门殿,比例隽秀,曲线飘逸,堪为佳构。 前殿与大殿之间以石砌甬道相连。大殿,俗呼大王殿,面阔五间(若加以周围廊计,实为七间),重檐歇山,覆以蓝琉璃瓦顶。殿内今存“钦赐润毓”金牌一道,传为雍正钦赐封赏河臣的封号。殿内藻井彩画,皆绘龙凤,图案今已斑驳。 大殿两侧之配殿为治河功臣殿,殿内奉祀历代治河功臣,有贾让、白英、宋礼、林则徐诸公,而以林则徐最为人所熟知。林公因虎门销烟等彪炳汗青,而作为治河功臣似乎并未人所共知。其实鸦片战争后,林公壮志未酬,贬谪革职,在流放新疆途中,因黄河决口泛滥,林公再度受命治河,“肝胆披沥通幽明,亿兆命重身家轻”,正可谓林公忧国忧民赤子之心的豪迈誓言。 嘉应观建筑群尽端的两层楼阁为禹王阁,面阔五间,硬山灰瓦,平远简约,砖工精致。阁前立有石碑一通,俗称灵石碑,轻击石碑,声若铜磬,蔚蔚动听。 嘉应观西路北侧院落,方整简洁,青砖墁地;院内竹松交翳,清幽别致,青砖灰瓦屋舍隐于葱茏苍翠之中,淡雅素朴,曾是20世纪50年代时任水利部部长的傅作义先生治理黄河现场指挥部旧址,今则辟为嘉应观文物保管所的驻地。嘉应观东路跨院,旧为清代河道衙署,近代曾设“黄沁河修防处”于此,兼管治黄工程之行政管理与建设。亦因水利部门长期驻扎于此,文革动乱期间“庙宫”才逃过浩劫得以保全。 清代官式建筑之分布,以京畿地区、热河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山东曲阜孔庙等地为最盛,京畿之外,多为奉敕所建的庙宇、寺观、衙署建筑等。作为雍正十二年(1734年)清工部《工程做法》颁布之前的遗构实例,对于研究清代官式建筑的源流、分布及其发展状况,嘉应观古建筑群的学术价值自不必待言。 嘉应观古建筑群为河南省内重要的清代官式建筑遗存之一,其在建筑形制、构造做法、装饰题材等方面所体现出的诸多特征,与河南地区清代建筑的地方特色与构造做法之间的关联与互动,似应引起研究者的关注。 出嘉应观,由文物管理所同仁引路,踏访与嘉应观相距不远的千家村普济寺。寺内今存山门、菩萨殿。 2、普济寺 普济寺山门规模不大,面阔三间,单檐悬山,覆以绿琉璃瓦顶;檐下斗拱用四铺作单昂计心,柱头与补间皆施一朵;八棱石制檐柱,收分显著,形制古朴,柱基覆莲石础(因地基覆土无存,石础根部外露),观其形制及尺寸与《营造法式·石作制度》所谓“造柱础之制,其方倍柱之径,谓柱径二尺, 即础方四尺之类,方一尺四寸以下者,每方一尺,厚八寸,方三尺以上者,厚减方之半,方四尺以上者,以厚三尺为率,若造覆盆铺地莲华,同每方一尺,覆盆高一寸,每覆盆高一寸,盆唇厚一分,如仰覆莲华,其高加覆盆一倍……”甚合,殆为旧物;昂嘴、普拍枋、耍头、蚂蚱头等,皆有宋元作风,墙体大部经后世改建,已非原貌,改建糙砌砖墙或将窗户、角柱及其斗拱封堵,亦未可知;梁枋及斗拱彩画乃新近改绘,工艺粗陋,皆无可记述者。 普济寺菩萨殿,亦面阔三间,单檐悬山,覆以灰瓦,檐下斗拱五铺作用双昂计心,上昂实为昂形耍头,柱头与补间皆施一朵;普拍枋用材甚大,额枋断面尺寸颇小,二者组合呈“T”字形,普拍枋与额枋两端皆由山墙顶部承托:大木梁架为四架椽屋剖牵用三柱,惟其上木沓头与蜀柱同高,形制特殊;菩萨殿的额枋、普拍枋、袱等皆绘有彩画,系新近改绘,简陋不堪。粗略浏览,此殿大木形制结构等皆与山门相仿,应为同期遗构。 调查普济寺毕,未及停歇,继续行程。返至武陟县城途中,道经20世纪50年代著名的引黄灌溉工程——人民胜利渠渠首,今则辟为“毛泽东主席视察人民胜利渠纪念馆”。此渠虽不似本组先前踏访林州红旗渠堪称“人工天河”之奇迹,但亦可由此想见,历代河南人民兴修水利之智,治河用功之勤。 由文物管理所同仁引路,驱车至武陟城西,沿沁河大堤西侧的乡间公路北进。苍茫四合中,渡过沁河,遥望宁静和缓的沁水逶迤南去,村舍数家,散布于青翠麦菽之间,有如“路傍弥良田,绿蔚黍禾风”之画境。车行一刻,古拙苍劲的塔影不期而然地闪出,此即妙乐寺舍利塔。 3、妙乐寺塔 妙乐寺塔,亦称妙乐寺真身舍利塔,平面方形,约10m见方,通高约30m余,为十三级密檐砖塔。史籍及相关碑刻略云,妙乐寺塔创于五代。 刘敦桢先生1936年10月《河北、河南、山东古建筑调查日记》记录妙乐寺塔颇为详尽,并以其塔刹形制与日本法隆寺五重塔比较,推测此塔应为唐或五代之遗构。刘公记述,言简意赅,在此不再赘述,择要摘录如兹:“(武陟)城西十二里张村,调查妙乐寺塔。塔平面方形,密檐十三层,下部无台座,出檐略带收分。至顶,四隅皆置四铜狮,其刹之结构,尤为特别。即方座之上,构日本式之受花(类似仰莲),其上相轮七层,再上为伞状华盖及宝珠等,俱青铜制,其全体型范,酷似日本法隆寺五重塔之状,洵异事也。塔内仅构方形小室一间,其顶覆以木板,故其上部之结构不明。以意度之,宜有砖券或叠涩之属,惜仓卒中未获细查,证其确否若是也。室内佛像一尊,似宋物。综观以上各节,疑此塔为唐或五代遗构,而经后世修葺者。” 颇为引起本组注意的,却是关于妙乐寺之寺史及其舍利塔渊源的数条史料。初唐诸如释道世撰《法苑珠林》、释道宣撰《广弘明集》等佛教典籍中皆有“隋怀州妙乐寺塔”的记载,且称之为阿育王在中国为供奉佛祖舍利所建的十九座佛塔之一。由此可知,初唐佛教典籍中的妙乐寺塔,乃阿育王所建十九座真身舍利塔之一,可以想见当年其声名之显赫,规制之殊胜。初唐佛典所记隋怀州妙乐寺“五级白浮图”与今日所见十三层密檐砖塔的渊源与关联,甚是耐人寻味之处。“方基十五步”的平面尺度约与今存砖塔相符,极为细密“侧石编砌”的五级浮屠与今之砖砌十三级塔身却不甚相合,因今日所见砖砌塔身并未有砌石痕迹,故“以石编之,石长五尺,阔三寸”、“侧石编砌”之法,皆不得知。史籍所述五代后周显德二年之创建,其晚于初唐佛典之编撰年代近三百年,或可至少推测妙乐寺塔应始建于隋末或初唐,而阿育王舍利塔与更为久远的历史渊源与关联,则须有待来日更为详缜的考证了。 调查拍摄妙乐寺舍利塔毕,约下午四时许,沿沁河大堤原路折返武陟城内,踏访千佛阁。县城规模不大,然街市井然,柳色青青,有如旧时电影《小城之春》中的静谧恬然。 4、千佛阁 千佛阁位于武陟城内南大街北端,始建于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清咸丰六年(1865年)重修,今为武陟县博物馆。 千佛阁所处之地,乃武陟旧城中心,其旧有格局,乃由山门、中佛殿、千佛阁、关帝庙、城隍庙、白衣殿、财神殿等构成释道合一的大型建筑组群,规模宏敞,今存山门(乃近期重修复原)、中佛殿、千佛阁等。 山门,即天王殿,面阔三问,进深二间,单檐歇山,覆绿琉璃顶,前后檐下皆施五铺作用双昂,殿内东西两侧塑有四大天王像。 中佛殿,坐北朝南,面阔三间,进深一间,单檐悬山,覆绿琉璃瓦顶,前檐之柱头铺作为五铺作用双昂计心,承撩檐枋及耍头,转角铺作除其外侧另出45°斜昂两重外,多与柱头铺作类同,补间铺作概可分为两种,心间用补间铺作两朵,五铺作用双昂计心,形制尺寸皆与柱头铺作相类,惟次间之补间施一朵,五铺作用双昂计心,两侧另出45°斜昂两重,后檐皆减跳为四铺作计心,形制多与前檐类同。 千佛阁,位于中佛殿之北同一轴线上,是建筑组群的主体。平面略呈方形(东西面阔17.4m,南北进深15.7m),阁身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加之外施副阶,面阔进深皆实为五间,乃三重檐歇山楼阁(通高约为18m),覆以绿琉璃瓦顶。此阁结构与本组前月调查济源阳台宫玉皇阁相类同,二者皆以砖砌墙体为主要承重结构,首层檐柱20根,梁及角梁皆插入墙体,承托副阶檐部,阁之首层檐廊斗拱皆为七铺作用三昂计心,心间补间两朵,次间、梢间皆施一朵,次间补闾七铺作用三昂,两侧另出45°斜昂两重,繁复有加,且斗拱之昂嘴、耍头等雕饰以祥云及龙首,交相错落,参差层叠,气势飘逸,蔚为壮观,彰显斗拱的装饰效果;阁之上层四隅施扒梁与四隅之抹角梁、角梁等结合连接,简洁自如,老角梁端部透雕云龙,至为精美:上层歇山梁架及转角铺作用抹角拱,内部构八角形井口枋,手法颇古。 旧时阁内奉有千佛,今皆荡然,闻当地人士言,近期武陟信众已自缅甸购回整块上好玉石,计划雕为玉佛,置于阁内,以图旧观。 昔中国营造学社刘敦桢先生一行于武陟调查,计有法云寺大殿、文庙、牌楼、民居、妙乐寺塔,宋代经幢及砖塔等,而嘉应观、千佛阁等则不在当年考察之列。今行仅见妙乐寺塔,而法云寺大殿、文庙等皆杳如黄鹤,惟有嘉应观、千佛阁等应是本组此行之意外所获。刘敦桢先生谈法云寺“唯大殿年代最古……殿单檐歇山,面阔五间……元代遗物”,此殿今之无存,尤其可惜。 出武陟,为能在一日之内多有浏览,即刻疾驰赶赴修武。 入修武城中,时近黄昏。城内旧貌大变,全不似大刘公笔下“城内街衢修洁,朴素无华,并在城垣内侧开凿广阔水池数处,很有南方水乡风趣”、“修武城垣甚整洁,城内沿城垣皆水池, 树木参天,风景宜人,北方不易多睹”之记述。回望本组前倾于武陟的臆测与企望,不觉相视哑然,诚为此地痛失此等地域特色而扼腕叹息。 5、胜果寺塔 转过几道破落街巷,遂于喧闹市井之间寻到北宋遗构——胜果寺塔。 清道光十九年《修武县志》载胜果寺创于宋绍圣三年(1096年)。今之胜果寺塔,位于修武旧城西南一隅,寺址殿宇皆废,唯塔独存,系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塔之平面为八角形,每边长约3m余,塔高九级,各层东向皆辟塔门,通高约26m余,自下而上逐层均匀递减,塔径亦逐层收分。塔身各层塔檐下皆施仿木构斗拱为塔身主要装饰,皆出双抄华拱五铺作,玲珑交错,清秀雅致,刘敦桢先生评价此塔“其出檐、斗拱与开封铁塔繁塔接近……”。塔心室平面六角,逐层所设踏道不仅施于塔内,从第二层沿塔身外壁出檐部分转入另一级塔门,此类形制,甚为殊异,不审何故。拾级而上,登至塔顶,可俯瞰全城风物。塔顶置铸铁塔刹,由刹座及宝珠组成,其上铸有八卦、日月、龙凤等图案及“万历四十五年四月初十日造”铭文。今之塔基已低于地面约1m余,仅以塔身四周砌挡土墙围之,若遭雨侵,排水不畅,势必水淹塔基,进而威胁至塔之稳定性,此种状况,令人堪忧。 修武城北30km嵇山有百家岩寺金代砖塔,亦称孝女塔,八角九级,与胜果寺塔形制多有类似,惟其构造做法与装饰题材更为繁复。本应前往,惟因行程甚紧,未及踏访亲睹,至为憾事。 调查拍摄胜果寺塔毕,城内的喧闹繁华渐次散去,一抹残阳,街灯初上,不容停歇,再行北进,暮色苍茫中驱车至城北十公里的马坊村,踏访元代遗构海蟾宫大殿。 6、海蟾宫大殿 海蟾宫在马坊村之清真观中,旧传海蟾子得道于兹,并因邱长春撰《海蟾宫入道歌》而得名。旧时海蟾宫,山水相依,稻塍修竹,洵为胜境也。今之观内多数建筑皆已无存,仅存海蟾宫大殿。 海蟾宫大殿,坐南朝北,面阔五间,单檐悬山,覆以布瓦,正脊及垂脊以蓝琉璃饰之,殆为新制。其心间面阔略小于次间,不合常制。檐下补间铺作各施一朵,柱头与补间铺作除耍头部分尺度区别显著外,其余形制相类,皆为五铺作双抄华拱计心,其上承托昂形耍头。此殿局部虽历经修葺,因陋就简,颇失原意,粗略浏览其内彻上明造的大木梁架,诸多作风仍有金元遗意。 刘敦桢先生《河南古建筑调查笔记》:“十一时,经马坊村海蟾宫,有元至元、至正二碑、及邱长春书《海蟾宫人道歌》。正殿北向,斗拱似元式,而梁架较新,疑为清代改修所致。”大刘公所记元碑皆无存,今之所见殿前有《海蟾宫人道歌》、元好问《清真观记》碑二通,皆为今人仿制,《海蟾宫人道歌》元碑残碎为乱石,散落于殿侧民居之内。 昔刘敦桢先生一行踏访调查修武县,计有 关帝庙、文庙、城隍庙、三公祠、胜果寺塔、东大街经幢、二郎庙、汉献帝陵、海蟾宫大殿等,今日仅见胜果寺塔、海蟾宫大殿,文庙、二郎庙等诸多金元遗构毁于近世,惟有古汉山之西的汉献帝陵,因行程紧迫只能留待他日再行踏访罢。 月冷星稀之夜,踏过汉陵春草,出海蟾宫,乡间公路苦无灯火,只能一路摸索前行,几经迷路折返,待至焦作市内,匆匆用餐毕,宿山阳建国饭店时,已近子夜时分矣。 焦作——博爱——沁阳——温县——北京 2007年4月17日(晴间多云),汉山阳故城一月山宝光寺一大云寺金塔一清真北大寺一慈胜寺。 晨六时即起,于道畔小摊早餐毕,启程北行,驱车赴博爱县月山。 道经焦作东南城郊之汉山阳故城,稍事停留。故垒春晓,麦菽青青;残垣断壁,芳草凄凄,忆起唐代诗人刘禹锡《山阳城赋》“山阳故城,遗址数雉,四百之远,终于此墟”之句,让人不由心生感慨。 1、山阳故城 《后汉书·献帝纪》“奉帝为山阳公”《三国志》亦有“以河内之山阳邑万户奉献帝为山阳公”之记载。山阳公即为被废的汉末君王汉献帝刘协,贬居山阳城十四年,死后葬于距山阳城不远的古汉山之西。今日所见,山阳城夯土版筑的城垣,伫于青翠麦菽之间,清晰可辨。城垣遗迹呈不规则的长方形,惟其东南部毁圮无存。据相关考古发掘调查所述:山阳城之北城垣长1850m,破坏严重,有断有续,东城墙长1350m,西城墙长1000m,除自然风化外,保存基本完好:南城墙中间大部分已无痕迹。城墙周长约为5000m,城垣上辟有9门(北5门、西2门、东1门、南1门)的痕迹,依稀可见。城垣宽14m~35m,残高4m~6m,皆为夯土版筑而成。城垣断面夯土层清晰,每层厚10cm~15cm,厚薄均匀。近世以来,山阳城内墓葬、遗址多有“山阳”、“山阳万年”铭文的出土器物,更加印证了史料中关于“山阳城”的记载的真实性。作为汉末重要城邑,规划合理,城垣坚固,利于防御,今存山阳故城遗址,虽仅余残垣断壁,而于管窥中国古代城市之渊源与流变则不无裨益。 简略踏查山阳故城毕,车出焦作,驱车西行约30km。虽此段路途虽不甚遥远,但地势渐次崎岖陡峭,加之路狭车多,车行甚缓,至华北最大铁路编组站——月山火车站。举目北顾,见车站之北孤峰高耸云际,此即为月山,刘敦桢先生一行于1935年5月19日至此调查所记之“明月山”是也。蒙月山风景区管理处同仁接洽,停车山坳之内,拾级登山而上,踏访明月山宝光寺内诸多建筑史迹。 2、月山宝光寺 月山处太行之东南,山形如月,故名明月山,俗呼月山。史籍载,月山宝光寺,一名明月寺,始创于唐,初名清风寺,至金初正隆至大定中(1156~1170年),大兴曹洞禅风,寺名遂改为“清风庵”,后再改为“大明禅院”,至元泰定间(1324~1328年)重建后,则更名为宝光寺,明永乐中重修,寺内所藏经版及佛经甚多。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清高宗弘历圣驾幸嵩洛经此,曾作《御制登明月山宝光寺》诗云:“月地由来号月山,蜿蜒一径入云关。真成七宝光无定,消受三秋趣以闲。平野色含菁峭外,飞泉声在翠微间。心疑开士幽居处,欲辨残碑藓已斑。”宝光寺因此声名大振,与登封少林寺、洛阳白马寺、开封相国寺并称中原四大名刹。 旧时月山宝光寺,隐于山阿之间,幽折有致。寺址规模较大,系由东、西跨院及正禅院三路建筑所构成的大型建筑群,约计僧舍千余间。惜历经戡乱兵燹,寺内建筑损毁过半,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大佛殿、龙庭、玉佛殿等皆成荡为烟雨,仅存台基和柱础等,今日所见寺内建筑亦多为20世纪90年代复原重建者。 刘敦桢先生当年所记:“山门三间,左右辅以夹屋,殆系赵宋以来之遗制。”今日所见山门,略与大刘公记述相合,却为近期复原重建之作。 山门内为天王殿,面阔三问,单檐歇山,亦为近期复原所建,其形制构造及殿内彩塑四大天王,皆无可记述者。天王殿之北,东西各设御碑亭一座,甚为古朴别致,殆为旧观,惜大刘公当年却对此未有提及。碑亭平面为方形,建筑主体以砖石砌筑,屋顶单檐十字脊四面皆出抱厦,檐下施以砖制仿木斗拱,及砖石砌筑挑檐棒与椽飞等,皆比例尺度适宜,构造细致入微,另有亭身砖雕尖券欢门及柿蒂棂花窗扇,以及亭内砖砌穹隆顶莲花藻井,皆雕工精美异常。由御碑亭门额雕镌藏密六字真言“嘛呢叭眯哞”,以及亭内各置清乾隆元年(1736年)龟跌鳌座汉白玉《敕赐宝光寺藏经碑》一通,可知此御碑亭应为清初遗构。 正殿大雄宝殿,面阔五间,重檐歇山,亦系近世复原重建,仅从刘敦桢先生当年所摄照片观之,旧为单檐庑殿,而今复原为重檐歇山失去原貌论,今日新构与刘敦桢先生当年所记“正殿五间,明建,梁架结构,尚存古意”能否相称相合,则更无从知晓了。 遗憾之余,至寺后观音阁。旧志云:“明月山,在河内县东北四十里,有古刹自山坳层构而上,最后日凭虚阁,高峻舒豁,可以登眺。”今日所见,月山观音阁,首层面阔三间,加之副阶周匝实为五间,乃三重檐之大阁,其形制与做法多与昨日及上月所见武陟千佛阁、济源阳台宫玉皇阁类同,与大刘公当年所记“寺后杰阁二层三檐,创建于元,重修于明成化、清道光,其下檐八角柱及绰幕枋,与上层墙下之木制须弥座,尚保存一部元代旧观”颇为相合。 一月之内,本组同仁亲睹豫北地区三座大阁,甚为振奋,且三阁皆属同一系统之遗构,岂不快哉!惟余当年大刘公一行调查的博爱清化镇观音阁,却杳若黄鹤,遗踪难觅,至为可惜。此阁形制亦与明月山观音阁一致,谨补记刘敦桢先生《河南古建筑调查笔记》记述于兹,以供参证“外观上下二层,下层之檐经近代改修,斗拱甚小,其平座比例粗巨,正面中央用斜拱一朵,显系原来旧物。上层出檐亦新修未久,惟歇山顶、转角铺作用抹角拱,内部构八角形井口枋,手法较古。又上层室内构壁塑,中央供观音等像三尊,左右列十八罗汉,及二十四诸天,另有铁像数驱,弃置案下,俱似元末明初作品,殆与建筑物同时者也。” 藏经楼,位于寺之东侧,楼高四层,皆为灰砖砌筑,墙面辟有券窗若干,覆以布瓦卷棚顶,为近世复建,原貌尽失矣。寺之西侧现存明清墓塔十余基,平面皆为六角,塔高5m~10m不等。寺内另有金元以来碑碣80余通,其中金大定十六年(1176年)《明月山大明禅院记》之碑,记述寺史沿革甚详,弥可珍贵。 与当年营造学社行程相逆而行,过清化镇,原本欲再寻大刘公所记观音阁之遗踪,因行程所限,亦无遐顾及。 上午十时许,车抵沁阳。沁阳旧为覃怀首邑,汉唐之河内郡,明置怀庆府,自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清代置河北镇总兵于此。后因民国时期改怀庆府为沁阳县,又于清化镇设博爱县,致使沁阳精华尽失,大改旧观。城内除大云寺金代三圣塔、清真北大寺外,几无可言者。未及休憩,马不停蹄转至大云寺内踏查金代之三圣塔。本组至时,适逢三圣塔大修工程,蒙沁阳博物馆诸位同仁指引,得以从容攀上脚手架登塔,近距离地详细调查修譬过程中的金代砖塔遗构。 3、大云寺金塔 大云寺,又称天宁寺,位于沁阳旧城之东南隅,今则辟为“沁阳博物馆”。寺始建于隋,初名长寿寺,唐武周时诏两京各州修大云寺,易名为大云寺,至宋金以降,则改称天宁寺。今之寺内建筑大部皆毁圮,惟余金代所建三圣塔遗存至今,故俗称沁阳“金塔”。 三圣塔,平面方形,边长约12m,塔身通高约33m。首层塔基高台为砖石砌筑,高约6.5m,其上承托十三重密檐塔身。塔身首层的南面辟券门一洞,其上有石刻“中天一柱”题额一方,并有“钦加道衔知怀庆府事平原张甑”题款识。券门两侧施直棂盲窗,仿木构砖制普拍枋上设斗拱四朵,形制与“把头绞项作”相类,耍头上承托仿木撩檐枋。塔内中央另辟方形小室,其外踏道环绕,可直达塔之上部,尚存唐塔旧法。塔之外观,塔身上构筑叠涩密檐十三层,各层叠涩密檐下皆砌菱角牙子,并砌出腰檐。塔身高度及叠涩由下向上逐层递减,平面尺度也逐层收小,遂使塔身呈现凸弧形的外轮廓线,卓尔不群,峻拔秀丽,其形制源流,或可溯至昨日所见武陟妙乐寺塔,以及附近洛阳白马寺塔、陕县宝轮寺塔、登封嵩岳寺塔等河朔诸塔,皆为同一系统。 因为三圣塔正处于修缮工程之中,故塔内诸多珍贵佛龛及造像,此行未能亲睹,甚憾。而塔顶之塔刹部分亦因尚未归安完毕,也未能见识完整的塔顶结构,在此仅凭刘敦桢先生所记“三圣塔顶铁制,作炮弹形,表面饰以凸线,殆表示相轮意义,较为特别”,作为简略的参考。 大刘公所记“十时赴大云寺,寺大部已毁,仅存正殿及塔一基,殿面阔五间,昂头刻三幅云,耍头雕龙首,似系明构,但背面之昂,又为正规形制,殆数经修葺而成此畸形状态”,犹言在耳,大云寺之大雄宝殿却荡若烟雨,仅余台基及柱础散落其间,此时此地,数帧旧照,更让本组的行程平添了几分落寞和无奈。 出大云寺,道经沁阳旧城内朱载士育故居,正可谓“寻常巷陌寻常寓,藏有惊天动地人”。 出朱载墒故居北行约二里,入回族自治街内清真北大寺调查。 4、清真北大寺 北大寺是河南省内规模较大的伊斯兰教建筑遗存,系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寺初创于元至正年间,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重建,清代多有增华,寺内尚存明清碑碣十余通。整个建筑群分为三进,中轴对称。前有厦殿(寺门),清嘉庆年间建,面阔三间,单檐歇山,覆以蓝琉璃,檐下柱头科、角科、平身科斗拱皆为“一斗三升”,拱端透雕龙首:厦殿后为过庭,面阔三间,绿琉璃瓦覆顶,建于清初,过庭四隅设讲堂四座,皆为单檐硬山。过庭后为礼拜殿,平面长方形,绿琉璃瓦覆顶,檐下斗拱用双昂,昂及耍头形制特异,古风尚存,殿内梁枋彩绘及石雕皆精致。礼拜殿后为主殿,挺拔高耸,屋面构件皆为蓝琉璃质,造型繁复,色泽醒目,殿内墙壁皆饰以釉面瓷砖,图案为伊斯兰风格,亦甚精美。其北另辟女寺一座,规模较小,格局完整。 调查拍摄北大寺毕,出沁阳,车行约一小时,过温县,于城西20km大吴村寻访慈胜寺。 5、慈胜寺 慈胜寺今存山门、天王殿、大雄殿,其余殿阁已无存。 山门,亦称金刚殿,面阔三间,进深五架椽,单檐悬山顶,上覆布瓦,正脊与垂皆用黄绿色琉璃:檐下斗拱皆为四铺作单昂计心,昂下隐刻华头子,用材颇小,明间施补间两朵,东、西梢间各施补间一朵:柱身收分甚大,阑额及普拍枋断面甚狭,观其斗拱与大木梁架,多与上月本组所见济源大 明寺山门相类,保留元代建筑特征,山门两侧夹屋各一问,中辟券门,古朴大方,惟以其墙身砌法及屋顶形制观之,应为后世增建。 天王殿,面阔三间,进深四架椽,单檐悬山,上覆绿色琉璃瓦,檐下斗拱四铺作单昂计心与山门类同,惟心间用瓜棱栌斗,前檐令拱两端上部呈斜面状,三都呈菱形,形制罕见;斗拱后尾令拱为卷云状,后檐斗拱后尾三幅云系后代所加;普拍枋相接处勾头搭掌出头,隐刻海棠线:前后心间辟门,各施版门,次间置直棂窗,殿内梁架彻上明造,后金柱柱顶置内额,此殿木构形制多有元代建筑特征,弥可宝贵。殿内旧有元代壁画,惜早年遭毁。 大雄殿,位于天王殿之北,坐落于砖砌台基之上,面阔三间,进深六架椽,单檐歇山顶,上覆绿琉璃瓦,檐下斗拱外跳皆为五铺作单抄单昂重拱计心,足材耍头,琴面昂幽页势显著,跳头横施令拱,其上承托撩檐枋,明间施补间两朵,东,西梢间各施补间一朵,殿内彻上明造,梁枋制作粗糙,大木梁架为五椽袱后对乳袱用三柱,平梁之上置蜀柱,柱下用合木沓,柱顶施丁华抹颏拱承托脊搏。五搏袱上置驼峰和散斗襻间承托四椽袱,四椽袱后端与后金柱相接。乳袱后端伸出檐外,斫成蚂蚱头承托撩檐搏。此殿屋面举折平缓,出际深远。前后心间各有版门,次间各辟版棂窗,殿身正面柱头铺作里转单抄华拱及丸头承托四椽袱,补间铺作则用真昂,惟转角铺作之角梁后尾除自正面与山面补间铺作起秤杆承托外,又自平柱与山柱内侧出45°斜撑,此法与前月本组踏查济源王屋山阳台宫山门、大明寺中佛殿,形制如出一辙,洵为河南现存元代木构价值最高者。 殿内前及东西壁,尚存元代壁画,内檐拱眼壁间皆有彩绘佛像,结跏跌坐,可能是明代重修时所绘。寺内还有五代后晋天福二年(937年)石幢,幢高5m余,由须弥座,莲座、造像龛、幢身、宝盖、方城、仰莲、绶花、火焰宝珠等组合而成,幢身刻有经序、伎乐、飞天等,形制古朴,刻工精湛,堪为上品。 出温县,转道京珠高速公路,返抵北京,又是月冷星稀之际。 结语 查阅刘敦桢先生《河南省古建筑调查纪略》、《河南省北部古建筑调查纪略》、《河北、河南、山东古建筑调查日记》,当年中国营造学社在河南踏查之处,尚有登封县汉代三阙、中岳庙、嵩松岳书院、崇福宫(已毁)、法王寺塔、会善寺净藏禅师塔、永泰寺塔、少林寺、初祖庵、嵩岳寺塔、西刘碑村北齐碑及开元石塔、告城周公测量台,汜水县等慈寺,孟津县汉光武陵,偃师县唐太子宏陵,密县法海寺塔,渑池县文庙、鸿庆寺石窟、节孝坊,浚县天宁寺、吕祖祠、碧霞宫、千佛寺,孟县河阳书院、文庙、陕西会馆,郝文忠墓、石坊、药师村大明院、石幢、兹胜寺大殿,宝山县龙岩寺、水质镇古城明代石建城墙、灵岩寺等三十余处,为本考察组二度寻访所未达,且留待来日。 出自: 《建筑创作 》 2008年3期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