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宁寺大乘之阁
2014/9/8   热度:447
普宁寺大乘之阁 在大乘之各内下层的两边修有许许多多的佛龛的。每龛高约九寸。过去,每个龛中都供奉着一尊泥塑贴金佛像,被称为万佛龛。初建的时候,共有10090个佛龛,10090尊佛像。现在,佛龛尚存,但佛像流失,至今公剩数百尊了。 在阁内的第雨季层回廊上,从东经南、西到北,分别建有形状各异的八座喇嘛塔,即万寿塔、纪念塔、八角塔、64角塔(两座)、三轮塔、莲花塔、降魔塔。它们分别代表着佛祖释迦牟尼的重要经历和佛教的教义。大乘之阁修建在一个石台基上。周围有石栏杆围绕着,前面有三座台阶。中间的一座刻着双龙戏珠的图案,这是御道;两边石台阶,才是其他人员的通道。 在大乘之阁的四周,分别修有日殿、月殿,四大部洲,八小部洲,四座喇嘛塔。这是藏传佛教宇宙观的体现。日殿和月殿,都是长方形的台殿式建筑。日殿在东,月殿在西,象征着日、月围绕着佛的世界。 四大部洲分别修建在大乘之阁的东、西、南、北四方。这是人类居住的地方。这些象征四大部洲的建筑物均为台殿式。台上的建筑多为单檐庑殿顶。东边的叫作东胜神洲,其台座为月形;南边的叫南瞻部洲,位于金刚墙上,为梯形,状似人类的半扇肋骨,所以又被称为梯形殿;西边叫作西牛贺洲,其台座的形状为椭圆形;北边的叫作北俱卢洲,建在一座假山上,其形为方阁。 象征八小部洲的建筑是八座两层白台。设有台阶可以上下。这八座白台分别安置在四大部洲的两侧。这八座白台布列有序,但形状不同,有的呈正方形,有的呈长方形,有的呈正六边形,有的呈扁六边形,在统一中又有变化,耐人寻味。 在大乘之阁的四周,还有四座颜色不同的喇嘛塔。这四座塔代表着佛祖释迦牟尼的四个故事,即降生、得道、初转法轮、涅槃。还有的说,这四座塔代表着佛祖的四智,即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还有的人说,这四座塔埋葬着宝物:红塔下埋的是三世佛的舍利,黑塔下埋的是苯教的经典,绿塔下埋的是为再修桑耶寺用的财宝,白塔下埋的是松赞干布的经典和赤松德赞的战利品。 由此可见,以大乘之阁——须弥山为中心,分别建置着日殿、月殿、四大部洲、八小部洲等,这是一个变形曼陀罗,也是一个藏传佛教宇宙观的形象表现。因此,无论在建筑上,还是在历史文化上,它都具有十分重大的价值,值得我们好好珍惜和保护。 在大乘之阁的前面还有两座小殿,一座叫妙严殿,一座叫讲经堂。讲经堂是乾隆皇帝的智囊人物章嘉活佛讲经的地方。妙严殿是乾隆皇帝进阁之前的休息处。这两处殿堂,也值得珍存。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