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庙祭祀舞蹈 日喀则扎什伦布寺羌姆
2014/9/8   热度:563
宗庙祭祀舞蹈 日喀则扎什伦布寺羌姆 ■文/袁兹 羌姆起源 羌姆起源于西藏,公元7世纪佛教从印度传入西藏,与西藏原有的苯教并行传播。羌姆的起源众说纷纭,传说佛教传入西藏,在西藏建造第一座寺庙桑耶寺时,四面八方的鸟畜都来帮忙,其中有一头大青牛,勤勤恳恳,出力甚大。可是,寺庙建成后的庆功大会上唯独忘记了大青牛。于是,大青牛气愤至极,用尽毕生的气力撞到庙台上死去。大青牛死后托生为人,成了吐蕃五朝时的三大法王之一赤热巴中的哥哥达玛。他继承弟弟的王位后,下令杀戮僧侣、拆毁寺院、焚烧经书,佛教面临崩溃边缘。一些幸免于难的僧侣不甘心佛教的毁灭,决心要复兴佛教。其中有一位机智的僧人叫巴拉尔道尔吉,想出了“跳羌姆除暴主”的办法。他头戴面具,身穿黑色袈裟,袖中暗藏弓箭,天天到皇宫附近跳舞,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凡是看到的人都赞不绝口。这个消息传到了达玛那里,达玛也想看看这个奇怪僧人的舞姿。于是,他传旨巴拉尔道尔吉到皇宫楼台下跳舞,巴拉尔道尔吉在皇宫楼台下越跳越美,达玛不知不觉被优美的舞姿吸引,身体探出楼台,巴拉尔道尔吉趁机取出袖中的弓箭射死了达玛这个暴君。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个复兴佛教的英雄,每年都在寺庙跳羌姆,旨在“打鬼驱邪,拔除不祥”。就这样,羌姆便流传下来了。以上故事虽是传说,但达玛确有其人,他是吐蕃王朝的最后一个王,确实死于僧人的箭下。艺术特点 羌姆作为宗教寺庙的一种祭祀活动,本身具有独特的风格。这种祭祀活动不同于其他的宗教活动,它跳于寺庙的庭院,场地、面具、道具、服装均别具一格,整个活动全部通过舞蹈来体现,是很有舞剧因素的大型舞蹈。 羌姆是通过独舞、双人舞、群舞的形式来完成的。整个舞蹈,有的见功夫于腿部,有的见功夫于腰部,有的见功夫于肩部,也有的见功夫于臀部。这些舞蹈动作既优美,难度又很大。由于羌姆起源于西藏,在整个舞蹈中许多动作明显带有藏舞的韵味。自传入内蒙古地区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加之内蒙古自身固有的习俗,从而逐步形成了内蒙古本身的风格特点。可以说,羌姆是西藏故事题材加以蒙古化、又形成了与内蒙古生活密切结合并具有内蒙古风格和特点的舞蹈。 跳羌姆的场地主要是在寺庙的庭院内,距寺庙不远处有一个场地主要用于祭祀活动。在庭院内,庙门前画有直径分别为15米和11米的大小两个圆圈,小圈在内,大圈在外。跳羌姆的喇嘛的所有动作都是在这两个圆圈内完成的。也就是说,场地的圆圈线对表演者有严格的限制。 戴面具是羌姆在装扮上最突出的特点。除了21个角色戴头盔外,其余各个角色都分别戴着神态迥异、形神兼备、栩栩如生的面具。面具分为全面具和半面具两种,全面具有牛头、鹿头、狮子头、凤头等。半面具有骷髅头等。 羌姆的服饰华丽,多数服装都是绸缎袍,款式独特,袖口呈喇叭状。袖口之所以是这种形状,据说是当年那位传说中的机智僧人巴拉道尔吉跳羌姆时,为了暗藏的弓箭不易被发现而设计的,这种袖口也因此一直沿袭了下来。羌姆的道具很别致,刀、斧、剑、戟等兵器似像非像,这些道具的设计、制作都很精巧。 羌姆的伴奏均是吹打乐。乐器有寺庙大号、羊角号、螺号。打击乐器有鼓和大钹。大号长5米,声音深沉。羊角号与螺号不经常使用,通常用于每场的开头和结尾。乐队的主奏乐器是大鼓和大钹。其中大钹是羌姆的指挥乐器。使用大钹的喇嘛必须掌握羌姆的全部过程和动作,因为跳羌姆的表演者是根据大钹的节奏变化表演的,所以表演大钹的喇嘛一般都是曾经跳过羌姆主要角色的人或是教练者。羌姆的乐队位置通常在庙台上,在庙门的左侧还有念经的喇嘛。传承意义 如今,羌姆不仅保留在藏传佛教不同教派的寺院中,并且遍布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藏族分布区。在与西藏毗邻的锡金、不丹、尼泊尔和印度北部、孟加拉国、原苏联东南部流传蒙古喇嘛教的广大地区,都有这种舞蹈。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广大专业文艺工作者积极考察挖掘、认真加工整理,将羌姆中的某些部分搬上了舞台,受到国内外观众的赞赏。作为罕见的藏传佛教宗庙祭祀舞蹈,扎什伦布寺羌姆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链接】 2006年,由西藏自治区申报的日喀则扎什伦布寺羌姆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