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教育史之元代的庙学、私学、宗教教育和书院


2014/9/8    热度:5727   

  元朝教育史之元代的庙学、私学、宗教教育和书院

  元代的庙学、私学、宗教教育和书院

  在元代,除由政府直接管辖的官学外,民间的办学形式还有庙学、私学、宗教教育和书院,政府对它们也都采取了保护、扶持、鼓励和倡导的政策,使之有所发展,其中书院的建立尤为普遍,对普及文化教育、传播宗教思想,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一)元代的庙学

  庙学是在孔庙中对孔子和曾参、颜回、孟轲、朱熹等先哲祭祀礼拜后进行的以宣讲儒家经书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教学形式。在元代,有无名氏辑录《庙学典礼》六卷,收录了自元太宗丁酉年始到元成宗大德年间止的 一代庙学之制, ①共78篇文章。粗略地加以区分,这些文章中有关儒人、秀才免差的9篇,严禁搔扰孔庙、学校的4篇,学官薪俸、保勘、提调迁转、任满给由的33篇,学田种养、押发、取勘的5篇,岁贡儒吏、举荐贤才的3篇,儒籍管理的6篇,重视学校、诣庙讲学的5篇,申明学校规式的3篇,儒人公事约会的3篇,其他7篇。通过这些收录的文章,我们可了解到元代有关各类官学的政策法令和管理制度,它涉及到国子学、社学、庙学和书院,包括生员的学习、考核和任职,教师的聘任、待遇和奖惩,科举考试规程及其与学校的关系,各类学校财政的管理等。《庙学典礼》中的所谓庙学,是广义的概念,实际上指的就是各级各类儒学。还有一种是狭义的庙学,专指在孔庙(又称文庙)中定期举行的讲学活动。在《庙学典礼?官吏诣庙学烧香讲书》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记述:……今移文各路,遍行所属,如遇朔望,自长次以下,正官同首领官同率领僚属吏员,俱诣文庙,烧香礼毕,从学官主善诣讲堂,同诸生并民家子弟愿从学者讲议经史,更相授受,日就月将,教化可明,人材可冀。

  在《庙学典礼?崇奉孔祀教养儒生》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记述:诸路、府、州、县、邑,应设庙学、书院,……其赡学地土产业及贡士庄,诸人毋得侵夺,所出钱粮,以供春秋二丁,朔望祭礼及师生廪膳,贫寒老病之士,为众所尊敬者,月支米粮,优恤养赡,庙宇损坏,随即修完。作养后进,严加训诲,讲习道艺,务要成材,若德行、文学超出时辈者,有司保举,肃政廉访司体复相同,以备选用。

  上面的两则引文中的庙学,指的就是狭义的庙学。这种教学形式,与地方儒学不同,是以孔庙为基地、在孔庙中进行的,是在每年春秋两次大祭和每月农历初一、十五对孔子和儒学先贤祭祀烧香礼拜后进行的一种以儒家经典为基本内容的讲学活动,属于整个祭奠活动的内容之一。这一活动由当地政府首脑率领僚属吏员参加,由当地的学官或孔庙的负责人主讲,要求当地官学、书院的生员必得参加外,民间子弟愿就学者可自由参加,资格不受限制,类似于佛教 俗讲 的形式,一般规模较大,形式较为隆重。它和地方官学另一不同之处,是庙学并非常年设置,进行系统教学之地,而是以祭孔为中心所进行的一种附加的教学活动,是一种面向广大群众、任何人均可参加的一种间隔性、普及性的教育形式。庙学的教学内容和地方儒学、设于基层乡村的社学大体相同,它们都是以宣讲儒家经义为主要内容,重点是进行孔、孟和程朱理学所提倡的 三纲五常 、 存天理,去人欲 等封建伦理道德的教化。它们之间所不同的是,地方儒学是由政府管辖,有学官主持,常年进行,有严格地教学规程和考核办法;社学除学习儒家经书外,学习内容还涉及到农业科技知识;而庙学虽是专门宣讲儒家经书,却是间隔性的,一月内只有两三天时间,听讲的对象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在庙学里,一般都有庙产和赡学地土产业,主要用于奉孔祭奠和师生廪膳、维修文庙、救济贫寒老病儒生等,凡参加庙学听讲者,不必自备膳食,有的还可得到书籍和笔墨纸砚。经过庙学的常年教育,如发现 德行、文学超出时辈者 ,可由政府有关部门保举,肃政廉访司审核确实后,量才录用。由上可知,元廷之所以重视庙学,这是和他们所实行的尊孔重儒、提倡理学的文教政策完全一致的。这种以孔庙为活动中心的具有广泛群众性的教育普及形式,在民间产生了相当大的封建道德和礼法教育的影响,从而促进了社会的相对稳定。

  ①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庙学典礼》。

  (二)元代的私学

  元代的私学十分兴盛,它继承了宋、金的私学传统而又有新的发展,但在办学形式和教学内容上与宋、金时没有什么大的差别。元代的私学一般有家长督课、学生自学、私塾授课、名师传授等多种形式,教学内容则侧重于儒家经典,又以朱熹等人注疏的《四书》、《五经》为基本教材。这我们可从后面将要谈到的程端礼的《程氏私塾读书分年日程》中加以印证。此外要注意的一个现象是,地处北中国的蒙古族、女真族、契丹族和西域各少数民族,其权贵、官吏和富有者都十分重视传授儒术的私学,这在宋以前是比较罕见的。为什么会出现这一情况呢?我们分析,主要的原因是:由于各少数民族政权的统治集团内部斗争异常激烈,有时还出现这一少数民族势力的统治者取代现政权中处于掌权地位的另一少数民族的统治者,因而各少数民族和有地位的家族迫切需要培养本民族、本家族的治术人才;由于这些少数民族政权要改变自己的落后面貌,加速实现封建化,不得不借助于私学这种教育形式,培养自己所需要的人才;而更主要的原因是,当时北中国几个政权并立,战事频仍,社会极不安定,官学发展很慢,甚至停办,依靠官学远不能满足人才的需求,而汉族儒学已在北方广泛传播,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有了进一步的开展,这就促进了这些少数民族中的权贵、官僚、富有者和儒士们兴办家塾和私人讲学授徒的积极性。在这种情况下,私学因而也就兴盛起来。

  元朝统治者对私学采取鼓励、支持的态度,在兴办地方官学的同时,规定或自愿招师,或自受家学于父兄者,亦从其便。 ①事实证明,通过私学这种教育形式,的确培养出大批有用的人才。如元初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耶律楚材,他就得益于家学。据史书记载,耶律楚材的父亲耶律履,为契丹族贵族,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八世孙,在家学渊源的影响下,从小聪慧异常,5岁即能作诗,长大后才华横溢,金章宗时考取进士,任尚书右丞,在金朝《辽史》的修撰上作出了很大贡献。耶律履发挥家学所长,他的几个儿子耶律辨材、耶律善材、耶律楚材后来都成为博学多才之士,其中耶律楚材的表现尤为特出。 楚材生三岁而孤,母杨氏教之学。及长,博极群书,旁通天文、地理、律历、术数及释老、医卜之说 ,①成了当时著名的学者。他19岁时就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耶律楚材之所以能成才,除了他本身天资好、家里有优越的学习条件外,主要是家学渊源的影响,特别得益于幼年时母亲杨氏的教子有方。还有元代杰出的科学家郭守敬, 生有异操,不为嬉戏事。大父荣,通《五经》,精于算数、水利。时刘秉中、张文谦、张易、王恂,同学于州西紫金山,荣使守敬从秉中学。 ②可见,郭守敬的成才,与家学和名师传授也是分不开的。

  ①   《元史?选举志一?学校》。

  除耶律楚材、郭守敬外,我们检阅《元史》列传,还可举出下面一些人物,通过自学成才或通过家学和名师传授而成才,以了解元代私学的一般情况。

  (1)阔里吉思,为成吉思汗的驸马, 性勇毅,习武事,尤笃于儒术,筑万卷堂于私第,日与诸儒讨论经史,性理、阴阳、术数,靡不该贯。 ③(2)只必,元太师木华黎的后裔, 幼嗜读书,习翰墨。至元十四年监东平,官少中大夫,多善政,以清白称。尝出家藏书二千余卷,置东平庙学,使学徒讲肄之。 ④后官至江南、湖北、浙西道提刑按察使。

  (3)唐仁祖,字寿卿,畏兀人, 少颖悟,父殁,母教之读书,通诸方语言,尤邃音律。 ⑤后官至翰林学士承旨。

  (4)千奴,伯牙吾台氏和尚之后,曾任大都路总管,兼大兴府尹。晚年, 退居濮上,筑先圣宴居祠堂于历山之下,聚书万卷,延名师教其乡里子弟,出私田百亩以给养之。 ①(5)拜住,中书右丞相安童之孙, 五岁而孤,太夫人教养之。稍长,宏远端亮有祖风。拜住之贤,母之教也。 ②官至中书左丞相。

  (6)康里脱脱,曾任右丞相、御史大夫等职。 尝即宣德别墅延师以训子,乡人化之,皆向学。 ③(7)太平, 初姓贺氏,名惟一,后赐姓蒙古氏,名太平 , 太平资性开朗正大,虽在弱龄,俨然如老成人,尝受业于赵孟頫,又师事云中吕弼。 ④官至中书参知政事、御史大夫。

  (8)马祖常,曾任治书侍御史、御史中丞等职,元史专家陈垣考证马是基督教世家,非出自中国。 祖常七岁知学,得钱即以市书。……稍长,益笃于学。蜀儒张■讲道仪真,往受业其门,质以疑义数十,■甚器之。 ⑤(9)小云石海涯, 稍长,折节读书,目五行下。吐辞为文,不蹈袭故常,其旨皆出之意表。……北从姚燧学,燧见其古文峭厉有法,及歌行、古乐府慷慨激烈,大奇之。 ⑥后官至翰林侍读学士、中奉大夫。

  ①   《元史?耶律楚材传》。

  ②   《元史?郭守敬传》。

  ③   《元史?阿剌兀思剔吉忽里传?附阔里吉思》。

  ④   《元史?木华黎传?附塔塔儿台》。

  ⑤   《元史?唐仁祖传》。

  ①   《元史?和尚传?附千奴》。

  ②   《元史?拜住传》。

  ③   《元史?康里脱脱传》。

  ④   《元史?太平传》。

  ⑤   陈垣:《西域化华化考》、《元史?马祖常传》。

  (10)泰不华,伯牙吾台氏人,年幼时, 家贫,好读书,能记问。集贤侍制周仁荣养而教之。年十七,江浙乡试第一。明年,对策大廷,赐进士及第,授集贤修撰,转秘书监著作郎,拜江西行台监察御史。 ①(11)余阙,唐兀氏人, 少丧父,授徒以养母,与吴澄弟子张恒游,文学日进。 ②元顺帝元统元年(1333年)赐进士及第,官至中书刑部主事,曾参加辽、金、宋三史的修撰。

  (12)月鲁不花,字彦明,蒙古逊都思氏人, 未冠,……受业于韩性先生,为文下笔立成,桀然成章。 ③曾任翰林侍讲学士、大都路达鲁花赤等职。

  (13)董俊,真定藁城人, 少力田,长涉书史,善骑射。 初为金将,后降木华黎,任龙虎卫上将军等职。蒙军克汴时, 以侍其轴为贤,延归教诸子。尝曰:' 射,百日事也;《诗》、《书》,非积学不通。'④(14)董文用,董俊之第三子, 生十岁,父死,长兄文炳教诸弟有法。

  文用学问早成,弱冠试词赋中选。 ⑤后官至江淮行中书省参知政事、御史中丞。

  (15)严忠嗣,严实之第三子。 少从张澄、商挺、李桢学,略知经史大义。 ⑥曾任东平路管军万户。

  (16)石天麟,顺州人, 好学不倦,于诸国书语无不习。帝命中书令耶律楚材厘正庶务,选贤能为参佐,天麟在选,赐名蒙古台。 ⑦后官至荣禄大夫、司徒等职。

  (17)洪君祥,小字双叔,征东行省右丞洪福源之第五子, 年十四,随兄荣丘见世祖于上京,帝悦,命刘秉中相之。秉忠曰:' 是儿目视不凡,后必以功名显,但当致力于学耳。' 令选师儒诲之。 ①官至中书右丞。

  (18)董文炳,董俊之长子。 父殁时年始十六,率诸幼弟事母李夫人。

  夫人有贤行,治家严,笃于教子。文炳师侍其先生,警敏善记诵,自幼俨如成人。 ②后官至山东东路经略使、参知政事。

  ⑥   《元史?小云石海涯传》。

  ①   《元史?泰不华传》。

  ②   《元史?余阙传》。

  ③   《元史?月鲁不花传》。

  ④   《元史?董俊传》。

  ⑤   《元史?董俊传?附文用》。

  ⑥   《元史?严实传?附忠嗣》。

  ⑦   《元史?石天麟传》。

  ①   《元史?洪福原传?附洪君祥》。

  ②   《元史?董文炳传》。

  (19)董士选,董文炳次子。 幼从父文炳居兵间,昼治武事,夜读书不辍。……宋降,随文炳入宋宫,取宋主降表及收其文书图籍,静重识大体,秋毫无所取,军中称之。 官至御史中丞。 士选平生以忠义自许,尤号廉介,自门生部曲,无敢持一毫献者。……在江西,以属椽元明善为宾友,既又得吴澄而师之,延虞汲于家塾以教其子。诸老儒及西蜀遗士,皆以书院之禄起之。 ③(20)刘秉恕,元开国功臣刘秉忠之弟, 好读书,年弱冠,受《易》于刘肃、遂明理学。 ④后官至礼部侍郎、淮西宣慰使。

  (21)郝经,家世业儒。 家贫,昼则负薪米为养,暮则读书。居五年,为守帅张柔、贾辅所知,延为上客。二家藏书皆万卷,经博览无不通。 ⑤后官至国子祭酒。

  (22)王磐,世业农, 年方冠,从麻九畴学于郾城,客居贫甚,日作糜一器,划为朝暮食。年二十六,擢正大四年经义进士第,……东平总管严实兴学养士,迎磐为师,授业者常数百人,后多为名士。 ⑥后任翰林学士。

  (23)李昶, 颖悟过人,读书如夙习,无故不出户外,邻里罕识其面。 以父忧去官,杜门教授,一时名士,若李谦、马绍、吴衍辈,皆出其门。①官至吏、礼部尚书。

  (24)李谦, 幼有成人风,始就学,日记数千言,为赋有声,与徐世隆、孟祺、阎复齐名,而谦为首。 ②官至侍读学士,翰林承旨。

  (25)杨恭懿, 力学强记,日数千言,虽从亲逃难,未尝废业。年十七,西还,家贫,服劳为养。暇则就学,尤深于《易》、《礼》、《春秋》,后得朱熹集注《四书》,叹曰:' 人伦日常之用,天道性命之妙,皆萃此书矣。'③官至直学士、兼太史院事。

  (26)王恂,父亲王良 潜心伊洛之学,及天文律历,无不精究 , 恂性颖悟,生三岁,家人示以书帙,辄识风、丁二字。母刘氏,授以《千字文》,再过目,即成诵。六岁就学,十三学九数,辄造其极。岁己酉,太保刘秉中北上,途经中山,见而奇之,及南还,从秉中学于磁之紫金山。 官至太子赞善。 子宽、宾,并从许衡游,得星历之传于家学。 ④(27)杨桓, 幼警悟,读《论语》至《宰予昼寝章》,慨然有立志,由是终身非疾病未尝昼寝。弱冠,为即诸生,一时名公咸称誉之。 ⑤(28)杨果, 幼失怙恃,自宋迁亳,复涉居许昌,以章句授徒为业,流离坎坷十余年。 ⑥后官至怀孟路总管。

  (29)魏初, 好读书,尤长于《春秋》,为文简而有法,比冠,有声。

  中统元年,始立中书省,辟为椽吏,兼掌书记。未几,以祖母老辞归,隐居教授。 ①后官至治书侍御史。

  (30)李之绍, 自幼颖悟聪敏,从东平李谦学。家贫,教授乡里,学者咸集。 ②后官至国子祭酒、奉政大夫。

  ③   《元史?董文炳传?附董士选》。

  ④   《元史?刘秉中传?附刘秉恕》。

  ⑤   《元史?郝经传》。

  ⑥   《元史?王磐传》。

  ①   《元史?李昶传》。

  ②   《元史?李谦传》。

  ③   《元史?杨恭懿传》。

  ④   《元史?王恂传》。

  ⑤   《元史?杨桓传》。

  ⑥   《元史?杨果传》。

  ①   《元史?魏初传》。

  (31)陈祐, 少好学,家贫,母张氏尝剪发易书使读之,长遂博通经史。 ③后官至浙东道宣慰使。

  (32)申屠致远, 清修苦节,耻事权贵,聚书万卷,名曰墨庄。家无余产,教诸子如师友。 ④(33)雷膺, 七岁而孤,金末,母侯氏挈膺北归浑源,艰险备尝,织纴以为业,课膺读书。膺笃志于学,事母以孝闻。太宗时,诏郡国设科选试,凡占儒籍者复其家,膺年甫弱冠,得与其选,愈自砥砺,遂以文学称。 ⑤后官至行台侍御史。

  (34)刘因, 天资绝人,三岁识书,日记千百言,过目即成诵,六岁能诗,七岁能属文,落笔惊人。甫弱冠,才器超迈,日阅方册,思得如古人者友之,作《希圣解》,国子司业砚弥坚教授真定,因从之游,同舍生皆莫能及。因性不苟合,不妄交接,家虽甚贫,非其义,一介不取。家居教授,师道尊严,弟子造其门,随材器教之,皆有成就。 ⑥(35)赵孟頫, 幼聪敏,读书过目辄成诵,为文操笔立就。……宋亡,家居,益自立于学。 ⑦后官至集贤侍讲学士。

  (36)曹元用, 资禀俊爽,幼嗜书,一经目,辄成诵;每夜读书,常达曙不寐,父忧其致疾,止之,辄以衣蔽窗默观之。 ①后任礼部尚书。

  (37)齐履谦,父齐义,善算术。履谦 七岁读书,一过即能记忆;年十一,教以推步星历,尽晓其法;十三,从师,闻圣贤之学。自是以穷理为务,非洙、泗、伊、洛之书不读。 ②后任司天台官和国子司业。

  (38)姚燧,三岁丧父,由伯父姚枢抚养成人。 枢隐居苏门,谓燧暗蒙,教督之甚急,燧不能堪。……年十三,见许衡于苏门,十八始受学于长安。燧知学,有得于许衡,由穷理致知,反躬实践,为世名儒。 ③后任大司农丞。

  (39)夹谷之奇, 少孤,舅杜氏携之至东平,因受业于康晔。 ④后官至吏部尚书。

  (40)李孟, 生而敏悟,七岁能文,倜傥有大志,博学强记,通贯经史,善论古今治乱,开门授徒,远近争从之。一时名人商挺、王博文,皆折行辈与交。 ⑤官至中书平章政事。

  (41)吴元珪, 父鼎,燕南提刑按察副使。元珪简重,好深沉之思,凡征谋治法、律令章程,皆得于家庭之所授受。 ⑥后官至江浙行省左丞。

  ②   《元史?李之绍传》。

  ③   《元史?陈祐传》。

  ④   《元史?申屠致远传》。

  ⑤   《元史?雷膺传》。

  ⑥   《元史?刘因传》。

  ⑦   《元史?赵孟頫传》。

  ①   《元史?曹元用传》。

  ②   《元史?齐履谦传》。

  ③   《元史?姚燧传》。

  ④   《元史?夹谷之奇传》。

  ⑤   《元史?李孟传》。

  (42)陈颙, 幼颖悟,日记诵千百言,稍长,游京师,登翰林承旨王磐、安藏之门。磐熟金典章,安藏通诸国语,颙兼习之。 ⑦后官至集贤大学士。

  (43)孔思晦,孔子五十四世孙,童年, 读书已识大义。及长,授业于导江张■,讲求义理,于词章之习,薄而弗为。家贫,躬耕以为养,虽剧寒暑,而为学未尝懈,远近争聘为子弟师。 ①后袭封衍圣公。

  (44)虞集,其母为国子祭酒杨仲文之女,杨氏未出嫁前即通程朱性理之学。 集三岁时即知读书,……于干戈中无书册可携,杨氏口授《论语》、《孟子》、《左氏传》、苏、欧文,闻辄成诵。比还长沙,就外傅,始得刻本,则已尽读诸经,通其大义矣。……集与弟槃,皆受业于家庭。 ②后官至翰林直学士,兼国子祭酒。

  (45)揭傒斯, 父来成,宋乡贡进士。傒斯幼贫,读书尤刻苦,昼夜不少懈,父子自为师友,由是贯通百氏,早有文名。 ③后官至侍讲学士、中奉大夫,为修《辽史》、《金史》、《宋史》的总裁官。

  (46)柳贯, 尝受性理之学于兰溪金履祥,必见诸躬行,自幼至老,好学不倦。凡《六经》、百氏、兵刑、律历、数术、方技、异教外书,靡所不通。……仕至翰林侍制。 ④与黄溍、揭傒斯、虞集齐名,人称 儒林四杰.(47)欧阳玄, 幼岐嶷,母李氏,亲授《孝经》、《论语》、《小学》诸书,八岁能成诵,始从乡先生张贯之学,日记数千言,即知属文。……部使者行县,玄以诸生见,命赋梅花诗,立成十首,晚归,增至百首,见者骇异之。年十四,益从宋敬老习为词章,下笔辄成章,每试庠序,辄占高等。

  弱冠,下帷数年,人莫见其面,经史百家,靡不研究,伊、洛诸儒源委,尤为淹贯。 ⑤后官至侍讲学士,兼国子祭酒,为修辽、金、宋三史的总裁官。

  (48)王思诚, 天资过人,七岁,从师授《孝经》、《论语》,即能成诵。家本业农,其祖佑,诟家人曰:' 儿大不教力田,反教为迂儒邪!' 思诚愈自力弗懈。后从汶阳曹元用游,学大进。 ①后官至通议大夫、国子祭酒。

  (49)李稷, 幼颖敏,八岁能记诵经史。从其父官袁州,师夏镇;又从官铅山,师方回孙。镇、回孙皆名进士,长于《春秋》,稷兼得其传。 ②后官至大都路总管,兼大兴府尹。

  (50)成遵, 幼敏悟,读书日记数千百言。年十五,丧父。家贫,勤苦不废学问。二十能文章。时郡中先辈无治进士业者,遵欲为,以不合程式为患。一日,愤然曰:' 《四书》、《五经》,吾师也。文无愈于《史(记)》、《汉(书)》韩(愈)、柳(宗元)。区区科举之作,何难哉?'③发愤自学,后中进士第,官至中书左丞。

  ⑥   《元史?吴元珪传》。

  ⑦   《元史?陈颙传》。

  ①   《元史?孔思晦传》。

  ②   《元史?虞集传》。

  ③   《元史?揭傒斯传》。

  ④   《元史?黄溍传?附柳贯》。

  ⑤   《元史?欧阳玄传》。

  ①   《元史?王思诚传》。

  ②   《元史?李稷传》。

  (51)张翥, 少时,负其才隽,豪放不羁,好蹴鞠,喜音乐,不以家业屑其意,其父以为忧。翥一旦翻然改曰:' 大人勿忧,今请易业矣。' 乃谢客,闭门读书,昼夜不暂辍,因受业于李存先生。……未几,留杭,又从仇远先生学,……于是翥遂以诗文知名一时。已而薄游维阳,居久之,学者及门甚众。 ④官至翰林学士承旨。

  (52)张■,四川导江人。 金华王柏,得朱熹三传之学,尝讲道于台之上蔡书院,■从而受业焉。自《六经》、《语》、《孟》传经,以及周、程、张氏之微言,朱子所尝论定者,靡不潜心玩索,究极根柢。用功既专,久而不懈,所学益弘深微密,南北之士,鲜能及之。至元中,行台中丞吴曼庆闻其名,延致江宁学官,俾弟子受业,中州士大夫欲淑子弟以朱子《四书》者,皆遣以■游,或辟私塾迎之。其在维扬,来学者尤众,远近翕然,尊为硕师,不敢字呼,而称曰导江先生。 ①(53)金履祥, 幼而敏睿,父兄稍授之书,即能记诵。比长,益自策励,凡天文、地形、礼乐、田乘、兵谋、阴阳、律历之书,靡不毕究。及壮,知向濂、洛之学,事同郡王柏,从登何基之门。基则学于黄榦,而榦亲承朱熹之传者也。自是讲贯益密,造诣益邃。 ②终生不仕,以授业传道为业。

  (54)许谦,京兆人。 谦生数岁而孤,甫能言,世母陶氏口授《孝经》、《论语》,入耳辄不忘。稍长,肆力于学,立程以自课,取四部书分昼夜读之,虽疾恙不废。既乃受业金履祥之门,……居数年,尽得其所传之奥。于书无不读,穷探圣微,虽残文羡语,皆不敢忽。有不可通,则不敢强;于先儒之说,有所未安,亦不苟同也。延祐初,谦居东阳八华山,学者翕然从之。寻开门讲学,远而幽、冀、齐、鲁,近而荆、扬、吴、越,皆不惮百舍来受业焉。 ③许谦是元代著名理学家之一,卒后朝廷赐谥文懿。

  (55)陈栎, 生三岁,祖母吴氏授《孝经》、《论语》,辄成诵。五岁入小学,即涉猎经史。……十五,乡人皆师之。宋亡,科举废,栎概然发愤,致力于圣人之学,涵濡玩索,贯穿古今。教授在家,不出门户者数十年。 ④(56)肖■, 性至孝,自为儿时,翘楚不凡。……读书南山者三十年。

  制一草衣,由身半以下,及卧,辄倚其榻,玩诵不少置,于是博极群书,天文、地理、律历、算数,靡不研究。……学者及其门受业者甚众。 ①官至国子祭酒。

  (57)安熙, 既承其家学,及闻保定刘因之学,心向慕之。熙家与因所居相去数百里,因亦闻熙力于学己之学,深许与之。 他 不屑仕进,家居教授垂数十年,四方之来学者,多所成就。 ②

  ③   《元史?成遵传》。

  ④   《元史?张翥传》。

  ①   《元史?张翥传》。

  ②   《元史?金履祥传》。

  ③   《元史?许谦传》。

  ①   《元史?肖   传》。

  ②   《元史。安熙传》。

  (58)韩性, 天资警敏,七岁读书,数行俱下,日记万言。九岁通《小戴礼》,作大义,操笔立就,文意苍古,老生宿学,皆称异焉。及长,博综群籍,自经史至诸子百氏,靡不极其津涯,究其根柢,而于儒先性理之说,尤深造其间域。其为文辞,博达俊伟,变化不测,自成一家言。四方学者,受业其门,户外之屦,至无所容。 ③终生不仕。

  (59)陆文圭, 幼而颖悟,读书过目成诵,终生不忘。博通经史百家,及天文、地理、律历、医药、算数之学。宋咸淳初,文圭年十八,以《春秋》通乡选。宋亡,隐居城东. 东南学者,皆宗师之。朝廷数遣使驰币聘之,以老疾,不果行。 ④(60)李孝先, 少博学,笃志复古,隐居雁荡山五峰下,四方之士,远来受学,泰不华以师事之。 ⑤后官至秘书监丞。

  (61)伯颜,哈剌鲁氏人, 六岁,从里儒授《孝经》、《论语》,即成诵。早丧父,其兄曲出,买经传等书以资之,日夜诵不辍。稍长,受业宋进士建安黄坦。……伯颜自弱冠,即以斯文为己任,其于大经大法,桀然有覩,而心所自得,每出于言意之表。乡之学者,来相质难,随问随辩,同解其惑。于是中原之士,闻而从游者日益众。至正四年,以隐士征至京师,授翰林侍制,预修《金史》。既毕,辞归。……及还,四方之来学者,至千余人。 ①(62)赡思,大食国人, 生九岁,日记古经传至千言。比弱冠,以所业就正于翰林学士承旨王思廉之门,由是博极群籍,汪洋茂衍,见诸践履,皆笃实之学,故其年虽少,已为乡邦所推重。 ②(63)赵弘毅, 少好学,家贫无书,佣于巨室,昼则为役,夜则借书读之,或闵其志,但使总其事而不役焉。尝受经于临川吴澄。③曾任国史院编修,大乐署令。

  (64)孙辙, 幼孤,母蔡氏教之,知警策自树立。比长,学行纯笃,事母甚孝。家居教授,门庭萧然,而考德问业者日甚。郡中俊彦有声者皆出其门。 ④终生隐逸不仕。

  (65)李杲, 幼岁好医药,时易人张元素以医名燕、赵间,杲捐金千金从之学,不数年,尽传其业。……其学于伤寒、痈疽、眼目病为尤长。 ⑤当时的人,都称他为神医。

  还有许衡、吴澄、程端礼、郑玉四人,他们的成才立业,也都得益于私学,因在后面将列专节作具体介绍,此处从略。

  从以上所举的实例中,我们对元代私学发展的情况,可得出以下几点基本看法:其一,私学的兴办,除主要是汉族外,还有蒙古族、畏兀族、契丹族、女真族、党项族、西域各少数民族,以至阿拉伯等民族,它表现了各民族间文化的广泛交流,从而有力地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融合。这是元代私学所独具的最鲜明的特色。其二,从教学形式上看,有矢志自学,刻苦攻读者;有家学渊源深厚,受教于父兄或祖母、母亲者;有由家庭延请名师授业者;有儒生亲自访求名儒或明师,得之口传心授者,形式不拘一格。其三,私学的学习内容,一般都以儒家经典为主,即以《四书》、《五经》和程、朱的注疏为基本教材,但也兼及天文、地理、律历、算数、医学等有很高实用价值的自然科学的内容。其四,当学有所成后,大部分儒生通过各种方式踏入仕途,为世所用,在功业上有所建树;也有相当一部分的儒生 耻事权贵 , 不屑仕进 ,或闭门教诲子弟,或在乡里设学授业,或隐居山林讲学传道,他们为保存、继承和发展以汉族儒学为主体的华夏文化,普及文化教育,培养各方面有用的人才,做出了积极有益的贡献。

  ③   《元史?韩性传》。

  ④   《元史?陆文圭传》。

  ⑤   《元史?李孝先传》。

  ①   《元史?伯颜传》。

  ②   《元史?赡思传》。

  ③   《元史?赵弘毅传》。

  ④   《元史?孙辙传》。

  ⑤   《元史?李杲传》。

  (三)元代的宗教教育

  在元代,对各种宗教,都采取兼容并包的政策,只要不危及其统治,都予以保护和利用。因而,元代的各种宗教都比较兴盛,其中尤以佛教的势力最强,在政治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各种宗教通过寺、观、教堂进行传教活动,宗教教育开展的较为普遍。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罕见的。

  蒙古人历来信奉传统的萨满教(亦称珊蛮教)。这是一种原始宗教,信仰万物有灵,尤其信仰 天 ,认为 天 是至高无上、永恒不灭、力量无穷的,这个 天 就是元代诏书中写在最前面的 长生天.朝廷中的 蒙古巫祝 , 蒙古巫觋 ,每年都要举行若干次 国俗旧礼 ,履行各种祭祀仪式。这种以蒙古语 告神 、 告天 、 祝赞 、 念咒语 ,以国语 呼累朝帝后名讳而告之 ,①指的就是萨满教的宗教活动。然而,萨满教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教义和仪式,虽在漠北草原广为传播,并进入元代宫廷,但它不像其他宗教那样具有很大稳定性和排他性。

  以后,蒙元统治者在对外征服的过程中,接触到许多宗教:佛教、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以及摩尼教、婆罗门教、犹太教等。成吉思汗对各种宗教采取优容、利用的态度,不取此舍彼,不尊此抑彼。他尊崇各宗教中虔诚的、有学识的人,乐于向他们优礼求教。如他在西征途中召请全真道(道教的一支)领袖丘处机,求教 为治之方 ,并给予极高礼遇就是明证。②成吉思汗及其继承者窝阔台、蒙哥本人始终保持着对萨满教的信仰,贵由则倾向于基督教,而元朝的创建者元世祖忽必烈则特别尊崇佛教,他本人最终改信了佛教在西藏的分支喇嘛教。此后,元朝各代皇帝对佛教都优渥有加。蒙元最高统治者这种宗教信仰上的变化,是各民族在接触、交往过程中蒙古族较落后的文明接受较先进的文明的具体表现之一。

  当时,在元大都和一些大中城市,各种宗教的礼拜场所林立,它们以各种方式宣扬本教的教义,吸引人们信奉本教,宗教教育活动十分普遍。当然,最盛行的还是佛教中的喇嘛教。蒙元统治者对各种宗教的传教活动都予以保护和支持,但却要求他们所宣扬的教义必须符合 长生天 的信仰,要求他们用各自的宗教仪式为自己告神祝寿,要求他们用各自的宗教权威使本教的信徒顺从元廷的统治。这一总的要求是各种宗教都必须切实遵守的。这样,在元朝的统治范围内,各种宗教就成了禁锢人们思想、麻痹人们斗志、忠实地为蒙元政权服务的有力工具。

  ①   《元史?祭祀志六》。

  ②   《元史?丘处机传》。

  蒙元统治者进入中原后,最先接触到的是佛教,当时似是中原汉地的禅宗。元太祖九年(1214年),蒙古军陷宁远(今山西省五寨北),禅僧海云年仅13岁,曾于 稠人中亲面圣颜 ;①次年,成吉思汗在西域传诏,要部属对临济宗僧侣中观、海云师徒 好与衣粮养活着,教做头儿,多收拾那般人,在意告天。不拣阿谁休欺负,交达里罕(蒙古语自由自在的意思——引者)行者 ,②让其统领汉地僧人,免除其差役赋税。元太宗窝阔台逝世,在乃马真皇后称制的1242年,海云禅师又北觐忽必烈,讲说佛法大意。在蒙古政权统治下的北方,文化凋敝,可是佛教《大藏经》却得以继续印刷发行。

  蒙哥汗统治时期,中原的佛教势力己从金末所遭受的惨重打击下恢复和发展起来。大约在此前后,吐蕃佛教——喇嘛教的影响亦开始渗入到蒙古宫廷。

  元宪宗三年(1253年),吐蕃萨斯迦喇嘛八思巴谒忽必烈于潜邸;元世祖中统元年(1260年),忽必烈封八思巴为国师,赐玉印,统领天下佛教;至元元年(1264年),诏令八思巴领总制院(后改宣政院),统辖佛教僧徒及吐蕃地区军政事务;至元七年(1270年),又进封八思巴为帝师,地位高贵显赫。元世祖忽必烈在佛教内部,为压抑禅宗的势力和影响,推行 崇教抑禅 的政策。他在召集江南佛教上层人物聚会时, 升教居禅之右.③还从北方派遣禅宗以外各教派的僧侣三十人,到江南各大寺院宣讲,以扩大他们的影响。④而其中,尤以喇嘛教地位最为尊荣。正如《元史?释老传》所说: 元起朔方,固己崇尚释教。及得西域,世祖以其地广而险远,民犷而好斗,思有以因其俗而柔其人,乃郡县土蕃之地,设官分职,而领之于帝师。乃立宣政院,其为使位居第二者,必以僧为之,出帝师所辟举,而总其政为内外者,帅臣以下,亦必僧俗并用,而军民通摄。于是帝师以命,与诏敕并行于西土。

  百年之间,朝廷所以敬礼而尊信之者,无所不用其至。虽帝、后、妃、主,皆因受戒而为之膜拜。正衙朝会,百官班列,而帝师亦或专席于坐隅。且每帝即位之始,降诏褒护,必敕章佩监络珠为字以赐,盖其重之如此。 元代皇帝受佛戒的共九次,许多佛寺都得到皇帝颁赐的 护持 诏书,享有种种特权。有些大的寺庙,僧众多至数百上千。少数上层僧侣利用特权,在地方上为非作歹,霸占土地,搜括民财,奸YIN妇女,戕害人命,无恶不作,在《元史》中多有记载。由于元代最高统治者的尊崇,佛教的势力发展很快。据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的统计,全国共有寺宇42318所,僧民213148人。所以,元代有人说: 盖佛之说行乎中国,而尊崇护卫,莫盛于本朝。 ①

  ①   念常:《佛祖历代通载?海云传》。

  ②   念常:《佛祖历代通载?海云传》。

  ③   《佛祖通纪》卷四十八。

  ④   念常:《佛祖历代通载?祠祀志》。

  ①   危素:《危太朴文集?扬州正胜寺记》。

  佛教的教育形式通常是 俗讲 ,即由道行高深的僧侣用通俗的语言和形象的实例宣扬佛教的教义,劝人皈依佛教。听讲的不受限制,男女老幼,只要愿意崇佛者皆可参加。 俗讲 往往与祭礼祝祷结合在一起,有似元代庙学在孔庙中对孔子和先哲祭祀礼拜后所进行的讲学活动一样,也是整个崇佛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元史?释老传》中有这样一段记载:若岁时祝厘祷祠之常,号称好事者,其目尤不一。有曰镇雷阿兰纳四,华言庆赞也。

  有曰亦思满兰,华言药师坛也。有曰搠思串卜,华言护城也。有曰朵儿禅,华言大施食也。

  有曰朵儿只列朵四,华言美妙金刚回遮施食也。有曰察儿哥朵四,华言回遮也。有曰笼哥儿,华言风轮也。有曰■朵四,华言作施食也。有曰出朵儿,华言出水济六道也。有曰党剌朵四,华言回遮施食也。有曰典朵儿,华言常川施食也。有曰静坐,有曰朝鲁,华言狮子吼道场也。有曰黑牙蛮答哥,华言黑狱帝主也。有曰搠思江朵儿麻,华言护法神施食也。

  有曰赤思古林搠,华言自受主戒也。有曰镇雷坐静,有曰吃剌察坐静,华言秘密坐静也。

  有曰斟惹,华言文殊菩隆也。有曰古林朵四,华言至尊大黑神回遮施食也。有曰歇白咱剌,华言大喜乐也。有曰必思禅,华言无量寿也。有曰睹思哥儿,华言白伞盖咒也。有曰收札沙剌,华言《五护陀罗尼经》也。有曰阿昔答撒哈昔里,华言《八千颂般若经》也。有曰撒思纳屯,华言《大理天神咒》也。有曰阔儿鲁弗卜屯,华言《大轮金刚咒》也。有曰且八迷屯,华言《无量寿经》也。有曰亦思罗八,华言《最胜王经》也。有曰撤思纳屯,华言《护神咒》也。有曰南占屯,华言《坏相金刚》也。有曰卜鲁八,华言咒法也。又有作擦擦者,以泥作小浮屠也。又有作答儿刚者。其作答儿刚者,或一所二所以至七所;作擦擦者,或十万二十万以至三十万。又尝造浮屠二百一十有六,实以七宝珠玉,半置海畔,半置水中,以镇海灾。

  这里的 华言 也就是指当时广大汉族居住地区所使用的语言。上面的引文就是在崇佛祝祷和 俗讲 时对梵语、藏语的佛教专用术语用汉所作的翻译和解释,以使人们能正确了解它们的含义,从而达到宣扬佛教教义的目的。

  当然,佛教教育除了 俗讲 这一主要形式外,还有佛经的翻译刻印,传布四方;佛寺里的雕塑、壁画,民间流传的宣扬佛法无边和向善去恶、因果轮回等内容的话本、戏剧,更是一种形象性的教育形式;至于佛教僧侣和信徒们的崇佛祝祷和禁咒祛邪等活动,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生老病死有着密切的关系,因而这种教育形式所起到的潜移默化的效果,也就更为普遍和明显。

  一些精通佛经、道德高尚的僧侣向民众进行佛学教育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相传八思巴(1235- 1280年)3岁时能念咒语,7岁时能背诵经文数十万字,大略地通晓其中的含义,8岁时能背诵《本生经》,9岁时即向人们讲经。西藏人称为八思巴,即 圣童 的意思。年纪稍长,八思巴即精通 五明 (内明——指哲理;因明——指逻辑;工巧明——指工艺技术、天文数学;医方明——指医术、药剂、卫生;声明——指文法、训诂)之学,所以又称他为班弥怛。就八思巴本人而言,他的成长过程完全得益于佛学教育。

  他经常为王公贵族和世俗民众讲经, 年有十五,谒世祖于潜邸,与语大悦,日见亲礼。 ①在与道教名流相互辩难时驳倒了对方。一生著作,有《彰所知论》等三十余种,是蒙古新字的创始人。他对普及藏传佛教,促进元代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八思巴的弟弟、侄儿和门徒等,在元朝中央和地方政府担任显要职务,都为普及佛教和发展文化教育事业作出了贡献。元代著名的维吾尔族学者阿鲁浑萨里就曾拜八思巴为师,从他那里学习佛教经典和非常广泛的知识。②

  ①   《元史?八思巴传》。

  ②   《元史?阿鲁浑萨里传》。

  有元一代,所采取的都是元世祖忽必烈定下的尊崇佛教而又对其他宗教兼容并蓄的基本宗教政策。在大都和各地的寺、观、教堂所在地,一般都立有这样的碑: ……皇帝圣旨里:和尚、也里可温、先生、答夫蛮每,不拣什么差发休教著,告天祝寿者么道来。如今依着在先圣旨体例,不拣什么差发休教着者,告天祝寿者,…………他每的房舍里,使臣休安下者,铺马祗应休拿者,税粮休与者,不拣是谁没体例休倚气力者,不拣甚么他每休断拽夺要者,寺院里休断人者,官粮休顿放者。…… ①这是当时流行的生硬地译自蒙古文的文字, 和尚 指的是佛教僧侣, 也里可温 指的是基督教士,在元代包括景教教士和罗马公教教士, 先生 指的是道士, 达生蛮 指的是伊斯兰教的教师, 每 即 们.对于佛教、基督教、道教、伊斯兰教的传教者来说,一般都免去他们的赋税(后规定部分交纳,但执行也不严),而不充当任何差发,他们的职责就是为皇帝告天祝寿祈福。使臣不得占用他们的房屋,不得干预他们的传教活动,并应及时向他们发放口粮。

  这些特权,所有宗教的传教者都同样享有。然而,不同宗教在地位上实际还是有区别的,这可从元廷设置的管理各宗教的专门机构的品级就可看出。掌管佛教的宣政院,院使从一品,仅次于中书省,和枢密院、御史台的地位相等;在地方上,与行政机构并列,设有各教僧司衙门,分别管辖本地区的佛寺;掌管基督教的崇福院和掌管道教的集贤院,院使从二品,比宣政院品级要低一级;在地方上,道教和佛教一样,设有衙门, 一如有司,每日公署莅政施刑。 ②而伊斯兰教和其他宗教,中央不设专门管理机构,由地方官兼管,地位就要低一些。这主要是根据各宗教信教的人数多寡以及它们在政治生活中所起作用的不同,设置相应的管理机构,或由地方官兼管。

  当时的元大都,成了各种宗教活动的中心。在宫廷里,各教的名流为皇帝、权贵祈祷祝福和治病,有的不失时机地提出政治上的某些建议。在元大都城内,佛寺、道观、教堂、清真寺、萨满巫祠等,各种宗教的殿堂都能见到,他们各自从事着传教活动,开展各种形式的宗教教育,宣传教义,扩大信教的人数。在全国各地,道观的建立比较普遍,北方主要是全真教派,在南方主要是正一、太一教派。为了争取道教的正宗地位,扩大传教手段,由全真教披云真人、宋德方主持刊刻保藏的元刊《玄都宝藏》,设经局七十二处,共计七千八百余卷,比《大金玄都宝藏》增加一千四百卷。元仁宗延祐二年(1315年),全国曾设立也里可温掌教司七十二所,可见在许多地方都有也里可温(主要是景教)在活动。现在有记载可考的,在扬州、镇江、杭州、温州等地,都修建有基督教的教堂。十三世纪末,罗马教皇派遣教士数人,以孟德维诺为第一任天主教总主教,来中国传教,在大都兴建教堂,招来信徒,宣讲基督教义,同来的教士则分赴福建等地传教。以后又有意大利圣方济各会教士鄂多立克来中国传教,他还在杭州灵隐寺与佛教僧侣辩论生死轮回之说。元代可里温教(包括景教、天主教等)共有信徒四万余人,多系蒙古人和色目人中的康里、阿速以及中亚的回回人,也有少数汉人。在元代, 回回之人遍天下 ,①他们 皆以中原为家,江南尤多,不复回首故园也.②伊斯兰教也随之得到广泛传播。有的记载说: 今近而京城,远而诸路,其寺万余。 ③未免有所夸大,但也反映了伊斯兰教寺院较前大有增加,传教活动十分广泛。明代田汝成在他的《西湖游览志》中谈到杭州的 木速蛮(即穆斯林——引者注): 元时内附者,又往往编管江、浙、闽、广之间,而杭州尤伙,号色目种。 他们都是 隆准深眸,不啗豕肉 、 诵经持斋,归于清净 的伊斯兰教徒。元代诗人张昱对大都伊斯兰教礼拜传教活动作了如下形象的描绘: 花门(唐代指回纥,这里借指回回——引者注)

  齐候月生眉,白日不食夜饱之;缠头向西礼圈户,出浴升高呼阿弥。 ①由此可知当时伊斯兰教的礼拜传教活动的一般情景。此外,摩尼教、婆罗门教和犹太教等,随着西域、中亚、印度和犹太各族人民的来华经商、传艺、作官并定居,在我国各地,尤其是江浙、福建等沿海地区,也有所传播。婆罗门教元代时在泉州曾建立寺院,俗称番佛寺。犹太教亦称 一赐乐业 教,陈垣考证 一赐乐业 即以色列的音译。②在开封、大都等地都有他们的踪迹。

  《马可?波罗游记》中就有犹太教徒的记载。这些宗教也进行过一些宗教教育活动,不过没有产生过什么大的影响。

  ①   《元典章?礼部六?释道》。

  ②   吴澄:《吴文正公文集?杭州玄都观藏室记》。

  ①   孙贯文:《重建礼拜寺记碑跋》见《文物》1961年第 8期。

  (四)元代的书院及其演变

  书院 的名称最早见于唐代,原来只是官方藏书、修书或私人读书治学的地方。南唐升元四年(公元94O年)建立的庐山白鹿洞国庠,可看成是含有教育性质书院的滥觞。书院制度形成于宋代。宋代,尤其是南宋的书院兴隆发达。从现有的史料来看,金、西夏、西辽基本上没有建过书院。蒙元统治者承袭宋代的传统,对书院采取利用和控制的方针,积极地加以提倡、扶持并给予奖励,使之朝官学化的方向演变,从而使元代的书院较之宋代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蒙元亡宋以后,汉、蒙之间的民族矛盾加剧,不少汉族的儒家学者,不愿到元朝的政府部门做官,也不愿到元朝所设的官学中去任教,甚至不愿让自己的子弟到官方所设立的学校去就读,于是他们就退而自立书院,招收生徒讲学。如:安徽歙县的汪维岳,入元不仕,自比陶渊明,建友陶书院,在此读书讲学;江西务元的胡一桂,隐居于婺源湖山书院授徒讲学;安徽休宁的汪一龙,宋亡不仕,自元世祖至元年间起,即在婺源的紫阳学院讲授程朱理学。面对这种情况,元朝统治者吸取辽、金两朝的统治经验,采用了较为开明的文教政策,因势利导,对各地书院的建立和恢复加以鼓励和提倡,并将书院与地方上路、府、州、县官学同等看待,归官府统一管理。元太宗窝阔台登基后的第八年(1236年),行中书省事杨惟中,从皇子阔出(又译名为 库春 )伐宋时,就曾搜集大量宋儒所著的书籍送回燕京(今北京市),并在燕京立宋代理学鼻祖周敦颐祠,创立太极书院,延请名儒赵复、杨粹到书院讲授程朱理学,这是元代政府建立的第一所官方书院。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元世祖在关于江南诸路学及各县学内设立小学的诏书中,明文规定: 先儒过化之地,名贤经行之所,与好事之家出钱粟赡学者,并立为书院。 ①这是元世祖忽必烈对书院的承认和提倡,也为汉族士大夫及其子弟开辟了一条出路,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不仅缓和了汉族知识分子的反抗情绪,而且为他们提供了研究学术和讲学、求学的场所,利用他们的文化知识,为发展元代的文化教育事业服务。因而从此以后,书院这种有别于官学的民间教育机构,在元朝就更加兴盛起来。据《日下旧闻》称: 书院之设,莫盛于元,设山长以主之,给廪■以养之,几遍天下。

  ②   周密:《癸辛杂识续集?回回沙碛》。

  ③   孙贯文:《重建礼拜寺记碑跋》,见《文物》1961年第 8期。

  ①   张昱:《张光弼诗集》卷四《辇下曲》。

  ②   陈垣:《开封一赐乐业教考》。

  然而,蒙元统治阶级内部也有人对承认和鼓励、扶持设立书院的政策不够理解,甚至加以反对。据《元史?许有壬传》载: 有壬之父熙载仕长沙日,设义学,训诸生。既殁,而诸生思之,为立东罔书院,朝廷赐额设官,以为育才之地。南台监察御史木八剌沙,缘睚眦怨,言书院不当立,并构浮辞,诬蔑有壬,并其二弟有仪、有孚。 可见书院的建立和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虽然书院的建立和发展存在波折和斗争,但由于最高统治者的大力提倡和奖励,元代各地书院发展很快,到元末顺帝时更是遍地开花,数量大大超过了宋代。据王坼的《续文献通考?学校考》的记载,除最早建立的太极书院外,元代著名的书院还有下列四十所:昌平——谏议书院        河间——毛公书院

  景州——董子书院        京兆——鲁斋书院

  开州——崇义书院        宣府——景贤书院

  苏州——甫里书院        苏州——文正书院

  苏州——文学书院        松江——石洞书院

  常州——龟山书院        池州——齐山书院

  婺源——明经书院        太原——冠山书院

  济南——闵子书院        曲阜——洙泗书院

  曲阜——尼山书院        东阿——野斋书院

  凤翔——岐阳书院        郿县——横渠书院

  湖州——安定书院        湖州——东湖书院

  慈溪——慈湖书院        宁波——鄮山书院

  处州——美化书院        台州——上蔡书院

  南昌——宗濂书院        丰城——贞文书院

  余干——南溪书院        安仁——锦江书院

  永丰——阳丰书院        武昌——南湖书院

  武昌——龙川书院        长沙——东冈书院

  长沙——乔冈书院        益阳——庆州书院

  常德——沅阳书院        福州——勉斋书院

  同安——大同书院        琼州——东坡书院

  ①   《元史?选举志一?学校》。

  《续文献通考?学校考》在列举了上述书院后接着说: 凡此,盖约略举之,不能尽载也。 据《元史》、《宋元学案》和后人吴景贤所著《安徽书院沿革考》、柳诒正所著《江苏书院志初稿》,刘伯骥所著《广东书院制度沿革》等文所载,未见于《续文献通考?学校考》的书院还有:济南——历山书院     济南——子思书院

  宜宾——石室书院     镇江——淮海书院

  金华——四贤书院      江州——景星书院

  洪州——东湖书院      潭州——石林书院

  衢州——明正书院      歙县——师山书院

  饶州——双溪书院      绍兴——和靖书院

  信州——道一书院      兰溪——斋芳书院

  当凃——采石书院      鄱阳——玉溪书院

  四明——宣公书院      四明——稼轩书院

  弋阳——迭山书院      慈溪——泽山书院

  浏阳——文靖书院      乐安——鳌溪书院

  饶州——高节书院      温州——岱山书院

  慈溪——龟山书院      金华——说斋精舍

  道州——西山精舍      歙县——友陶书院

  婺源——湖山书院      婺源——紫阳书院

  舒州——龙眠书院      歙县——初山书院

  婺源——阆山书院      无为——秀溪书院

  无为——兴文书院      黟县——集成书院

  绩溪——翚阳书院      合肥——三贤书院

  饶州——高节书院      江宁——江东书院

  宿州——文山书院      江宁——南轩书院

  江宁——昭文书院      苏州——鹤山书院

  昆山——玉峰书院      江阴——澄江书院

  崇明——三沙书院      松江——西湖书院

  曲江——相江书院      顺德——翠岩书院

  海北——濂泉书院      惠州——丰湖书院

  东莞——聚秀书院      遂溪——文明书院

  新会——古冈书院      海丰——海丰书院

  番禺——玉岩书院      雷州——平湖书院

  上列书院也是不完全的,实际数目当为更多。据曹松叶的《元代书院概况》一文的统计,元代新建书院143所,恢复书院65所,改建书院19所,总计为227所。特别是元末顺帝至元、至正(1335- 1368年)年间的三十多年中,元朝兴建了140多所书院,占元代书院总数的59。3%,充分显示了元代书院发展的盛况。从元顺帝时书院的地区分布看,书院的设立仍以江南为最多,长江流域有152所,占全国总数的66。96%;珠江流域有32所,占总数的14。10%,二者合计184所,共占有总数的81。06%。这是因为有南宋的书院作为基础而进一步发展的结果。北方的书院较少,黄河流域共43所,其中河北11所,河南9所,山东10所,山西7所,陕西6所,合计仅占全国总数的18。94%。①虽然北方的数量较少,但它是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发展起来的,改变了南宋时书院集中于江南一带的情况,使书院这一新型的办学形式,在我国北方也得到了逐步的发展和巩固,从而进一步扩大了书院的影响。

  ①   曹松叶:《元代书院概况》,载《中山大学语言历史研究所周刊》第 10集第 112期。

  元代的书院除少数是由官方所办的外,绝大多数则为民办,这说明自宋以来儒家学者民间讲学的风气到了元代不但没有衰微,反而有所发展;同时也说明元代统治者为了争取和利用儒家学者,鼓励他们自立书院或去各地书院讲学,这在客观上为提高人民文化素质和延续、发展华夏文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对元代书院的兴建和发展有重大影响的是杨惟中,姚枢、赵复、王粹、许衡、郝经、刘因等一批儒家学者,他们有的参与了书院政策的制定,有的主持著名的书院,有的是书院的主讲。据《宋元学案》的记载,在各地书院讲学的著名学者有:赵复(太极书院)、同恕(鲁斋书院)、胡炳文(明经书院)、黄泽(景星书院)、赵介如(双溪书院)、程绍开(道一书院)、唐良骥、仁山金(斋芳书院)、欧阳龙生(文靖书院)、程端礼(稼轩书院和江东书院)、祝蕃(高节书院)、陈麟(岱山书院)、郑玉、鲍元康(师山书院)、黄叔英(和靖书院和采石书院)、周棐(鄮山书院和宣公书院)

  等,他们都担任过书院的山长,又是书院的主讲,传播自己的学术观点。元朝政府对书院虽加以控制,但实际上对教学活动则未多加干涉或过问,不论是官办书院还是私立书院,学术空气都比较浓厚,可以自由地讲学,宣扬自己的学术观点,很少受到干预,没有太多的拘束。所以那些淡于荣禄、讲求修身治人之法的儒家学者都愿到书院讲学。这就有效地缓和了汉族知识分子对蒙元政权的对立、反抗情绪,争取和团结了一大批汉族知识分子,起到了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的作用。这正是元代统治者实行比较缓和的文教政策的成功之处。

  元代书院的突出特点是官学化。政府对书院的师资任用、组织管理、乃至经费供给等都加以控制。书院的山长,和官学的学正、学录、教谕一样,须经礼部、行省或宣慰司任命或在朝廷备案,即使是边远地区,也概莫能外。

  书院的经费由政府划拨的官田和私人捐助的田产供给,但由官府掌管。元朝政府规定: 路、府、州书院,设直学以掌钱谷,从郡守及宪府官试补。 ①书院的教学方法,主要是依据程端礼的《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这在第六部分将详细论述,此处从略。书院的学生要任政府官职,也由政府考核任用: 自京师及州、县学以及书院,凡生徒之肄业于是者,守令举荐之,台宪考核之,或用为教官,或取为吏属,往往人才辈出矣。 ②元朝政府对书院的严加控制,主要是出于巩固封建政权的目的。书院在管理、财政、人事、教材等方面受到政府的控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书院学术思想的活跃;但另一方面,也正因如此,教师任免、学生来源、财政收入、教学秩序等才得以制度化,有了可靠的保证。这种鼓励社会办学,政府从宏观上加以管理和进行具体指导的做法,在今天对我们仍有它积极的借鉴意义。

  元代书院的另一重要特点是以儒家经典、尤其是程朱理学作为教学的基本内容。程朱理学形成于宋代,但它真正成为封建统治者的官方统治思想却是在元代。朱熹集理学之大成,他的《四书集注》也就成了儒家的主要经典,确定为各级各类儒学的基本教材。这在南宋已开其端,然而最终确立其法定地位、并普遍推广实施的,也是在元代,元仁宗时制定的科举制度,以朱熹注疏的儒家经典为考试内容,这更影响到各级儒学和书院的教学,使程朱理学成了儒生学习的法定教材和必读书。元代书院的许多山长、主讲,或是著名的理学家,或以宣传程朱理学为己任,他们讲授的内容毫无例外的都是儒家经典的《四书》、《五经》和朱熹等理学家的注解。有的还自己著书立说,作进一步的发挥。可以这么说,元代书院因有理学家的讲学而得以兴盛,书院的兴盛反过来又推动了程朱理学的普及和发展。

  ①   《元史?选举志一?学校》。

  ②   《元史?选举志一?学校》。

  元代书院不仅教学以程朱理学为基本教材,而且书院祭祀的对象也是以道学家为主。除在文庙祭祀孔子、孟子等先哲外,元代最早建立的太极书院,设立周子(敦颐)祠,就以朱熹等六君子配祭,元顺帝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八月, 奏准送礼部定拟五先生封爵谥号。俱赠太师。杨时追封吴国公,李侗追封越国公,胡安国追封楚国公,蔡沈追封建国公,真德秀追封福国公。

  各给词头宣布,遣官齎往福建行省,访问各人子孙给付。如无子孙者,于其故所居乡里郡县学,或书院祠堂内,安置施行。 ①同年十二月,又加封朱熹为齐国公,追谥朱熹之父为献靖。②以后,还诏令许衡从孔庙祭祀。由此可知,各级儒学和书院祭祀的对象,除孔、孟及其弟子外,就是宋元理学的代表人物和有名学者。

  由于元代书院都是以儒家经典《四书》、《五经》和朱熹等人的注解为教学内容,这就使得书院成了科举的附庸,必然箝制读书人的思想,使他们 存天理,灭人欲 ,知乐常足,安份守己,不敢有非份之想。而这样,正是适应了元朝统治者禁锢人民思想、淡化民族意识、维护其封建统治的需要。

  元代书院随着数量的增多,由朝廷任命山长和教员,无法保证质量,渐渐出现了 滥竽充数 的现象,这和南宋时书院山长和教员大都由名师巨儒充任是难以相比的。元成宗时,著名学者、集贤修撰官虞集曾痛言师资猥杂的情况: 师道立则善人多。今天下教官,猥以资格注授,强加之诸生之上,而名之曰师。有司生徒,皆莫之信,如此而望师道之立可乎? 他积极建议: 为今之计,莫若使守令自求经明行修之士,身师尊之,以求其德化之及,庶乎有所观感也;其次,则操履近正,确守经义师说,为众所服者;又其次,则取乡贡至京师罢归者,其议论文艺犹足以动人,非若泛泛莫知根抵者矣。 ①根据虞集的建议,元仁宗于延祐二年(1315年)四月, 赐会试下第举人,七十以上七品流官致仕,六十以上府、州教授,余并授山长、学正。 ②元顺帝至正三年(1343年)三月,又采纳监察御史成遵等言: 可用终场下等举人充学正、山长。国学生会试不中者,与终场举人同。 ③这样一来,山长、学正的数量增加了,而素质却大大降低了,混进了一些不学无术之人,从而使书院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①   《元史?祭祀六?宋五贤从祀》。

  ②   《元史?祭祀六?朱熹加封齐国公父追谥献靖》。

  ①   《续文献通考?学校考》。

  ②   《元史?仁宋本纪二》。

  ③   《元史?顺帝本纪四》。

 

五明学佛网 工巧明 地理雕塑绘画建筑 历史传记农工商业书法天文舞剧哲学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